╠ 來讀一本書

《黑潮漂流》漂在「黑潮」上寫的書

《黑潮漂流》漂在「黑潮」上寫的書
觀賞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後,到圖書館借了兩本廖老師的書,一是《黑潮漂流》,另一是《腳跡船痕》,都是海洋文學的著作。說來慚愧,並沒有讀過廖老師的書,想起女兒曾跟我分享,廖鴻基老師是海洋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台灣中學教材的本土作家群中,廖老師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與海洋、黑潮、鬼頭刀已畫成等號。聽她們這麼說,非讀不可!

《山、雲與蕃人》博物學家鹿野忠雄高山紀行

《山、雲與蕃人》博物學家鹿野忠雄高山紀行
無攀登高山經驗的我,僅是偶而爬爬小百岳,走山間步道,處在山裡迷戀地望遠、讚嘆山脈之美,可我卻沒有自信可以長時間裸露在山裡,雖然身體有能力調節喘吁吁的呼吸節奏,卻因為在平地嬌生慣養,而懼於攀登高山,「便利」是人類的發明,但「求生方法」也是人所碰撞累積的,到底為何我沒有那股冒險的精神?

高中生歷史模擬考題: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

高中生歷史模擬考題: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
十一月初,高三女兒進行一次模擬考,在社會科考題中,相當有深度地考出多種類型,為了點出東協歷史,從描述二戰期間日本殖民東南亞國家的《夕霧花園》小說出題;又從廟宇對聯判別宗教信仰神祇來出題;以及最讓我驚訝的,出題老師竟考出了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論點,老師想強調的並非要每個高中生去讀班雅明的書(能預先接觸也不錯),而是透過題目讓年輕學子間接認識這位哲學家,也讓學子知道觀看...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侏儒的話》、〈戲作三昧〉、〈舞會〉、〈小白〉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侏儒的話》、〈戲作三昧〉、〈舞會〉、〈小白〉
閱讀是充滿驚喜又無法預料的路徑,漫讀了A,A談起了B,續讀B,B叢林裡有C,C又延伸繞回A,A還是談了另一個D,於是就這樣不停地圍繞與摸索。近來我圍繞的圓心軸就是芥川龍之介。 讀完《侏儒的話》後,續買了林水福老師企劃的「芥川龍之介短篇選粹」套書,我有心在這一年末好好的「芥川龍之介」一下。閱讀並整理文章小說本是一件頗費神的工作,雖是如此,從中發現了一些線索,知道百年前文豪在寫什麼、想什麼時?那種興奮...

台南「成功書局」:每次去都有書輪替的二手書店

台南「成功書局」:每次去都有書輪替的二手書店
台南火車站前的那一條路,站著鄭成功銅像,如果記不住路名,肯定可以猜出,這條路是:成功路。橫向的是北門路,因為臺南府城舊城門大北門就在台南公園外,城門雖已成為歷史,卻可以在行道路上看見遺址石柱,位置就在北門路與小東路口。而我們常去的二手書店,雖位處北門路,卻是叫著「成功書局」。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選活動」/叢書工具類精選十本好書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選活動」/叢書工具類精選十本好書
若問防疫在家期間我最投入的工作,應該就是閱讀了!陸續接收到許多出版社的閱讀邀請,以及在這期間擔任文化部第43屆中小學讀物選介評審,讓我在無法出門逛書店的疫情嚴峻期,仍可以收到一箱一箱的書,而讀滿數百本書,這是相當幸福的事啊(其實全家都受惠了)!

「時間感」的詩

「時間感」的詩
  一年前,因為小事報的課程,我收集了一些關於山海自然的詩,這次我收集並摘錄了一些有「時間感」的詩,因為從河流流逝的意象,感受「時間」點與線軸的存在。何謂「時間感」?只要在詩中有感受時間的當下,時間的流逝,或是具有過去、現在、未來時間點、時間段落的想像,都在我收錄的範圍內。在此也分享給朋友們,一起來讀詩。

呂赫若筆下不露痕跡的暗諷:《牛車》、《冬夜》

呂赫若筆下不露痕跡的暗諷:《牛車》、《冬夜》
(暑假防疫在家,常常對女兒說書,把我所讀的告訴她們,這期間我最常說的,除了先前提到的芥川龍之介外,還有台灣日治時期作家——呂赫若。) 相信很多人對呂赫若的認識,都是因為他長得實在太帥、太出眾,才華洋溢、具有明星氣質的他不僅是作家,更是聲樂家、劇作家,他在一九四〇年代可是擁有許多在台下為之瘋狂的女粉絲,因此被稱為「台灣第一才子」。本名為呂石堆的他希望自己成為赫赫有名的人,所以另取筆名為「赫若」,一九...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羅生門》、《竹林中》、《河童》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羅生門》、《竹林中》、《河童》
對於芥川龍之介的初步印象,來自日本的文學獎:芥川賞。這個獎項為紀念芥川龍之介(1892-1927),其朋友菊池寬在1935年設立此獎項,鼓勵新人作家的文學創作。現今較為大家熟悉的大江健三郎(1958)、小川洋子(1990)都曾是得主。而日本多位文豪都曾擔任過評審,例如1935年第一屆的評審就有川端康成、佐藤春夫、谷崎潤一郎⋯⋯,1966年有三島由紀夫等。 芥川賞受賞作/候補作一覽表 

【防疫日誌32】用我們的方式過「休業式」

【防疫日誌32】用我們的方式過「休業式」
這學期最後一天,今日沒有課程,只有班會時間及休業式。女兒說:「這是最沒有感覺的休業式。」以前結束後,還可以約同學中午出去吃飯,我笑說:「你們也可以中午和同學約好,開鏡頭一起視訊吃飯啊!」一說完,突然靈機一動,「對耶,我們怎不來約『左右三明治』?」於是,zozo立即聯絡好閨蜜,可惜閨蜜珊還要上課,涵沒有看訊息啊~

《鼠疫》瘟疫襲擊時總該讀讀

《鼠疫》瘟疫襲擊時總該讀讀
讀過卡繆的《異鄉人》,後段故事發展仍顯明的記憶著。這兩年,名為「Covid-19」的病毒細菌無情的攻擊人類世界,許多文學著作又再度被哄起,尤其是卡繆的《鼠疫》(另有翻譯《瘟疫》),在這樣人心惶惶,瘟疫襲擊之時,應該讀讀此書。

《少年H》跟著妹尾河童成長,看二戰期間的日本

《少年H》跟著妹尾河童成長,看二戰期間的日本
閱讀妹尾河童的書,大概是從2013年開始的,一系列的「窺看」系列,讓我對這日本爺爺產生好的印象,兒時充滿好奇的他調皮可愛,直至長大成人仍不斷有創意點子湧出。那時,朋友Yen Ling Chou介紹我去看妹尾爺爺的自傳《少年H》,我買了書一直放在書桌左側待讀區,偶而翻翻幾頁,然後又被其他書擱住了。隔了這麼多年,終於在幾個月前,一鼓作氣讀完。喜愛歷史的我深刻體會,這本書是跟著時代走,範圍涵蓋二戰期間日...

《旅繪台灣》用畫筆與行動力追隨著佐藤春夫

《旅繪台灣》用畫筆與行動力追隨著佐藤春夫
2020年夏天結束「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我開始進入沈澱階段,一方面消化自己隨文字所走的路線,一方面又開始搜刮其他相關書籍,就在我整理旅記的這段期間,發現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旅繪台灣》,作者林致維也循著百年前佐藤春夫訪台路線,用自己擅長的水彩作畫,畫下了所走的路。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我是帶著感動而買下它,因為有那麽一刻,感覺到有人和我一樣,會因為過去發生在台灣島嶼的故事,而踏上歷史的軌跡,那一瞬間...

洪醒夫的〈散戲〉,與我童年歌仔戲的回憶

洪醒夫的〈散戲〉,與我童年歌仔戲的回憶
▲2009.05.20的路邊歌仔戲 高二女兒告訴我,國文課要課堂演戲,內容是課本中的其中一課,國文老師要大家操台語演出,可說是困難度十足。zozo十分緊張,因為她要負責演主要角色,台語是一大挑戰,她不想敷衍了事。 我問起。「是哪一篇文章呢?」原來是洪醒夫的〈散戲〉一文(約收錄後半段三分之一),真巧!家中恰好有一本洪醒夫的《黑面慶仔》,我訝異著國文課本收錄洪醒夫文章,yoyo回應:「現在重視鄉土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