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放三天颱風假的怪颱了!名為「山陀兒」颱風像是個陀螺在台灣南邊海域轉了兩三天,龜速行徑讓氣象專家們捉摸不定,第三天(2024.10.03)從高雄直撲而來,就在我的故鄉小港登陸,瞬間刮起了十七級強風,這樣長時間奮戰的颱風假,讓菜市價格飆高,也讓生鮮超市日日空架,民眾搶購一通,這似乎是當時疫情期間,急著去購物備糧又不敢輕忽出門的心情。
遊玩上一個城市——德國紐倫堡時,我們住在城堡青年旅宿,房內沒有廚房設備,無法下廚,只好外食幾天。而移動到布拉格時,我們選擇了家庭式的民宿,民宿內有廚房料理設備、洗衣機,還有一些根本少用的傢俱(例如衣櫥),算是設備齊全,但這些都抵不過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地理位置超讚!位於小城區的它讓我們隨時可以去查理大橋,去卡夫卡博物館也近,玩累了,回到民宿小歇也容易。
「造飛機,造飛機,來到青草地」 我們沒有在青草地,更沒有在飛機跑道,但飛機就在我們的眼前,被收入一個博物館內。
2023年六月,我們與一群年輕人因大學課程而成立了「種書店」,之後一年來,一直有幾位很講義氣的店長,無償的協助我們,和我們一起為書店、為拔林努力。這一群第一代的店長群來自於南藝大的學生,義務性的幫忙值班、書寫店長文、活動支援,他們是:安子、杏子、壯子、芳子與毓子。
暑假歐洲旅遊中,在捷克布拉格待了四天三夜,其中有兩天午後都往舊城廣場去。因為沒有做足卡夫卡功課,所以在布拉格時有點兒慌,多想知道所有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的資訊,幸好在走走停停下,該去的地方都有稍微看到。這一篇紀錄的是我們踏尋卡夫卡在布拉格的生活軌跡,包含他的出生家、後來居住的幾個家。
來布拉格主要是受到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所感召,今年恰是他逝世一百週年,能夠來到布拉格更顯得意義重大。我當然不想錯過他的所有資訊,但上半年期末忙碌讓我準備不足,心裡有點慌。
女兒中學時期,為了紓解其課業壓力並增加親子對話的多元性,每逢週四清晨,在我負責載她們到離家二十分鐘的路程學校中,播放一首曲子作為當月的主題曲,一來舒坦身心,二來也是認識多元音樂。這個【清晨之曲】實行了三年多,從女兒國中到高中。 今天早上,我決定來播放一首曲子,對象肯定不是已經上大學的女兒,而是我的枕邊人Doch先生。
每回計畫旅行,總是少不了安排靜態的書店及咖啡館,在歐洲呢?我是否能順利地找到想去的地方,參觀幾家書店、喝杯咖啡再啟程?!
Queen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正在耳邊播放著,我一邊輕搖身體,一邊書寫著這篇文章,雖沒有直接關係,但我想以這首曲子作為認識波西米亞的開始。
知道夏天要前往布拉格時,我開始翻找自己在書櫃裡的卡夫卡,從年輕時代到現在,在不同時期接近他,他總是有意無意的給我訊號,我就自行解套以度過混沌的階段。
離情依依,萬般捨不得的揹著大行囊,我們就要從德國紐倫堡離開,準備搭乘FlixBus巴士前往捷克布拉格(上次從巴黎到布魯塞爾也是搭這家巴士公司,印象非常好的),就以步行穿越舊城區再次回看兩天來走過的每個場景,作為向紐倫堡道別的儀式。
這個鐘,很少遲到,很少換電池,時間一到,它的花黃了,然後小氣囊鼓脹了,紅褐色的蒴果掛在枝頭,有時黃紅交雜,高調地召喚著我們的目光,告訴你,秋來了,秋真的來了。
一連三天的出差,他終於結束工作了。離開東部前,如卸氣球的他,突然央求著,可以去看海嗎?當然可以的。 三天來都是我在享受著獨自旅行的幸福感,而他卻沈悶於無趣的出差工作。無論如何,得去拜託太平洋的風,吹散這股悶氣。
出國前,早就把民宿旅館都定好了,我們老早知道在每一個城市要入住的地方。當我們看見紐倫堡青年旅社的照片時,驚訝著就是住在城堡區內,yoyo高興地說:「我要去當公主!」這旅館應該是我們此趟歐旅住最好的地方了,同時,因為它建築主體年代久遠,內裝潢又很現代,堪稱是最老也是最現代化的「青年旅社」。
▲發條玩具 紐倫堡「玩具博物館」(Spielzeugmuseum Nürnberg)內有一個標語,讓我好喜歡,它寫著: 玩具就是魔幻 玩具不一定要到商店買。 一個物件+想像力=玩具。 每個東西都可以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