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昆蟲生態觀察

雲林「石榴車站」:曾為軍事用途的木造車站

雲林「石榴車站」:曾為軍事用途的木造車站
「2024環島驛站之旅」首站是位於雲林斗六的石榴車站,雲林斗六之東為南投竹山鎮,南為雲林古坑鄉,西為雲林虎尾鎮,北方臨林內鄉,有濁水溪作為雲林與彰化區隔。石榴舊名「射榴班」,石榴、射榴都是安石榴的別稱,與相鄰的刺桐鄉一樣,都是以植物為名。

為何大掃除的時候都是晴天?

為何大掃除的時候都是晴天?
早就定好週末要來年前大掃除?zozo疑問:「為什麼大掃除的時候都是晴天?」聽來可愛!因為我不會在寒流來襲,預約大掃除啊!一定要天氣好,才不會因為身體濕而感冒,當然,大晴天可以快速乾爽,洗淨屋子絕對需要好天氣。

連拍冬季夜鷹二十六天(2023.12.21~2024.01.15)

連拍冬季夜鷹二十六天(2023.12.21~2024.01.15)
在宮澤賢治的〈夜鷹之星〉創作故事中,夜鷹是個讓同類歧視的鳥類,文章一開頭便說: 夜鷹是一種長得很醜的鳥。 臉上到處都有彷彿沾到味增一樣的斑點,扁平的嘴巴直裂開到耳朵下面。 腳步蹣跚,搖搖晃晃地連六尺長的距離都走不完。(摘自《童話詩人宮澤賢治燃亮社會》)

成群結隊的外來種:亞洲輝椋鳥

成群結隊的外來種:亞洲輝椋鳥
假日到台南官田的種書店值班, 一向習慣到處觀鳥的我,在廣場的橫槓電線上,驚見許多黑麻麻的鳥類,感覺很怪異。從前來到拔林村,總會在不同時節看到不同鳥類,像是赤腰燕、栗尾椋鳥、大捲尾(烏秋)、家八哥等。這次觀測到這些黑成一片、不像烏秋那麼長尾的鳥,忍不住拿小相機拍攝。當預覽畫面時,驚嚇竟是排列站立的輝椋鳥。

【散步水圳邊9】嘉南大圳南北幹線分歧工作站

【散步水圳邊9】嘉南大圳南北幹線分歧工作站
2013年起,我們與八歲的雙胞胎女兒開始步走「嘉南大圳」水圳路,為符合親子時光的娛樂性與輕鬆感,每回散步不超過五公里,主要是小朋友熱中觀察水圳路邊的生物,往往就停留在西瓜田邊或是直接蹲在路邊觀察鍋牛等。這十年來走過的路段不多,但以珊瑚潭為中心點,南北到善化、麻豆、新營等,算是稍微摸清了嘉南大圳的中心點。

【Video】台灣大蝗:交尾時也會餓

【Video】台灣大蝗:交尾時也會餓
台灣大蝗(Chondracris rosea)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蝗蟲,一身綠、黃觸角、黃褐色複眼,身長可達十公分,後足脛節上有刺,最大特徵是各腳脛節有明顯的紅色。每到秋天便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但有時天氣太溫暖,在台灣南部仍可看到牠們的蹤跡。這次已冬季的十二月天,氣溫異常溫暖30度,我就看到了甜蜜恩愛的台灣大蝗露天恩愛記。

【2023小事報—曾文刊】農人帶路2:育苗場蓋水庫/秧苗捲心酥/灌蟋蟀

【2023小事報—曾文刊】農人帶路2:育苗場蓋水庫/秧苗捲心酥/灌蟋蟀
這堂課有四部分,介紹曾文溪與兩大水庫、介紹育苗工作線、親手捲秧苗出貨,最後一起灌蟋蟀。 十一歲的小朋友跟著「農人帶路」,上半場陳鴻偉老師傳遞稻米知識,也讓小事報大小編輯真空包裝一包米。農人老師告訴我們,一期稻作的育苗時間大約在小寒與大寒之間,二期稻作則在小暑與大暑之間,而這育苗的工作就是第二個農人老師胡育旗在「渡頭育苗場」進行的工作。小事報營隊時間早已過了小暑與大暑之間(7/6-7/22),已沒有...

從南海路走往牯嶺街

從南海路走往牯嶺街
對一個不熟悉台北的南部人而言,當你告訴我「南海學園」時,是無法知道那在哪兒,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透過Google Map,我把游標落在台北市建國中學一帶,地圖標示周邊有著台北植物園、郵政博物館、國語實小、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還有頗具知名度的牯嶺街。

【2023無支配】蹽過溪:走過枯水期的官田溪、曾文溪 (2023.04)

【2023無支配】蹽過溪:走過枯水期的官田溪、曾文溪 (2023.04)
這是Doch【無支配ISONOMIA ART LAB】藝術實踐課程紀錄。 每週一下午的「無支配」課程,有時會額外添課,不強迫參與下,參與的學生仍佔多數,就如週六(2023.04.22)「農人帶路」,連四個小時戶外課,年輕人也早起一起隨行,很喜歡他們的積極性。由於當天下午有事,我們錯過了這趟「農人帶路」中,跨越曾文溪的橋段,於是,隔兩天的上課日,我們決定來補走這段蹽溪行程。

愛吃木棉花蜜的栗尾椋鳥/紅眼的輝椋鳥

愛吃木棉花蜜的栗尾椋鳥/紅眼的輝椋鳥
第一次見到栗尾椋鳥就在去年的三月,正是木棉花盛開的初春時節,我用相機拍下了遠處一棵木棉樹,發現樹上有多種鳥類在吸花蜜,包含白頭翁、八哥、紅嘴黑鵯、黃鸝鳥以及第一次見到的栗尾椋鳥。今年,同樣是木棉花開時節,栗尾椋鳥再次報到,而且日日在木棉樹上快活地吸蜜。當我紀錄此篇時,木棉花已掉落並開始結果,這群椋鳥又飛到哪兒去了呢?接下來,他們在吃什麼花蜜?

寒假末,幾乎相似的行程

寒假末,幾乎相似的行程
(照片是我們北上把zozo送回學校,在把yoyo接回南部,這天和小事報夥伴一起到關渡美術館看展覽,zoyo這天見到面後又分離。) 寒假結束剛過半個月,雙胞胎女兒也已北上開學,這個寒假是她們第一次外居返家,離家的大一生再度回到家鄉,肯定更珍惜自己的家。寒假末,因為學校工作與開學時間不同,兩女兒各自在家五天,zozo停留在家五天,然後北上入校,換在學校工作的yoyo回來五天。

黃尾鴝來過冬

黃尾鴝來過冬
▲隔了四年,黃尾鴝再訪,2022.11.08 嘿,黃尾鴝,四年不見,你還好嗎? 活蹦亂跳的你,早已烙印在我腦海裡, 你反像一張網,套住了我的目光, 我私自將你與秋橘相連在一起, 吃橘子的晚秋,應該就是你會到來的季節。

白頭翁雛育十二天:從鳥寶寶到離巢

白頭翁雛育十二天:從鳥寶寶到離巢
從二樓書房往窗外看,那個土蜜樹上用美人樹棉絮支撐蓋起的小鳥巢已經多日,我一直不清楚是哪一種鳥來築巢,也沒有多留意鳥群動態,直到某日才從三樓高處往下看,看到肉肉小鳥兒,原來是白頭翁孵化破殼,而這又啟發了我觀察鳥類的動機,這一則紀錄,是從白頭翁爸爸媽媽雛育開始,我這旁人時兒從高處往下觀察,時而平行視野注目的生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