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台北「臺灣博物館」: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年初到台北一趟,和Doch突發想再訪「國立臺灣博物館」,一年半前我獨自帶女兒上台北考試時,母女三人去了臺博館走走,但Doch可就真的兩年多未去。這一次再訪,突然遇上一個特展:「漂鳥集—臺灣候鳥展」,這讓愛鳥的我可興奮!可近距離看見各種候鳥標本,此特展已經快要結束,在此分享,感興趣的大小朋友,可以前往觀展喔~

展覽名稱: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展期:2023.07.11~2024.06.16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一樓西展間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一月二十八日,二〇二四

在分享照片之前,其實難免對於人類求知行為與動物肢體被分解而產生矛盾感,當我在現場看見那些標本時,其實有些畫面挺害怕的,尤其是一隻五色鳥被肢解身體各部位,甚怯。如果帶著幼童前往,父母再斟酌是否讓孩子看到此畫面。以下以照片分享展場內容。

展覽一開始介紹鳥的身體構造,包含羽毛、骨頭等。

20240128-候鳥展7拷貝
▲北部好多金背鳩,南部珠頸斑鳩多


▲這……五色鳥被分解


▲大冠鷲的羽毛


▲蒼鷺的羽毛


▲黑鳶,基隆港邊常常可看到黑鳶飛翔

「遷徙是指動物群體定期往返於兩地之間的現象,通常有固定的路線。而鳥類為了適應環境的季節性變化,遷徙正是他們為生存而演化出來的重要行為。」

你知道鳥類遷徙行為何時被發現的嗎?在1822年,一位德國男子打獵時,擊落一隻脖子上插著一根長矛的白鸛,後得知長矛是來自非洲中部,也就是這隻白鸛曾經飛到非洲中部。

20240128-候鳥展11拷貝

展場寫著:

「候鳥」是擁有長距離飛行能力的鳥類,很多鳥類在一年裡進行雨次長距離移動,這類移動在季節和路線上都十分精確,不過遷徙距離卻長短不一。有些鳥類如北極燕鷗幾乎可以在南、北極之間遷移,另有些鳥類如臺灣朱雀,僅在一個山頭下降1,000至2,000公尺的直線距離。因氣候的季節性規律變化,為了尋求適宜生態環境與豐富食物資源,這群呈現季節性遷徙行為的鳥類就稱為「候鳥」。

原來,從山頭下降到一兩千公尺也可以稱之為遷徙。

其實許多候鳥,牠們也會因為氣候變遷或對環境適應等因素,從候鳥變成留鳥。

夏候鳥是主要在春夏季出現的候鳥,像是在夏季時,騎樓簷下有個家燕巢,大量的燕群會回到台灣;另外還有鷗科鳥類,每年都有上萬隻燕鷗會於夏天台繁殖。相反的,冬候鳥就是秋冬出現的候鳥,鳥類從北方來台灣避寒,像是黑面琵鷿,鴨科、鷺科、鷸科、鴴科等鳥種,都會在台灣過。


▲水鳥的鳥喙都特別長,為了吃魚啊


高蹺鴴的腳好長啊

鳥類在飛行時,因爲高耗能的運動,所以,牠們有發達的氣囊系統與肺氣管相連,不論是吸氣或是吐氣,都有新鮮空氣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作用,這就是鳥類的 「雙重呼吸」。

現場有一隻好大的禿鷹標本,是遷徙時走錯路線的,1912年在新竹發現。

小型特展輕鬆看,可以近距離看見鳥類(而且不會飛走),也算是一堂自然課。

延伸閱讀:

《鳥的感官》鳥的感覺真的和我們想像的一樣嗎? 

【博物館】台北「臺灣博物館」:森丑之助採集的原民文物展 

黃尾鴝來過冬 

【台61線】布袋濕地生態園區漂浮的鳥蛋 

宜蘭礁溪塭底看水田、水鳥/夜間蘭陽溪出海口的祕密活動(12.5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