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小事報引導小朋友書寫小詩,我總是特地訂下當年度的主題,2022年土、植、竹、水、石五元素的二行詩;2021年為有「時間感」的詩;2020年為山海自然的詩。今年,我想與小編們來一首「有節奏感的詩」。
暑假前,收到小事報流域小學——文正國小的來信,詠翔主任邀請我們到學校為三~五年級混齡班的孩子們,規劃暑期活動,由於暑假亦是第五屆小事報籌備期,分身乏術恐無法主導整個暑假活動,所以以兩堂創作課獻給文正國小小朋友。
帶領小事報小編們做文字創作已是第三年,早在營隊一開始,我便設定好,要讓小朋友寫一瓶詩。從前,我曾和孩子做過「一盆書」、「一葉書」,當文字座落在石頭上、枯葉上,底層托物就有其自身質感的魅力,文字書寫其上更能襯托出兩者交集的契合度。當詩的單位量詞從「首」到「瓶」,我們觀看的方式已改變,是多角度、多想像,是收納與開放。這次,我把詩貼在玻璃瓶,要小編收集營隊中,碰觸的五種元素之物:植、土、水、石、竹,然後...
四月底到高雄新甲國小,在快篩、打了好幾個噴嚏後,進入學校圖書館,與一群小書蟲相見,一連兩天進行「與作家有約」及文字相關的創作活動,在此簡單紀錄。
帶著收集的籤詩、設計好的幸福籤詩、加印兩百多張空白籤詩、兩桶竹籤筒、五十個吉籤及特製展台,前往鄰近曾文溪出海口的台南土城國小。學期初,因為小事報活動常常來這學校走跳,郁菁老師說的:「熟門熟路的,自己來。」
這是為台南土城國小執行的【籤詩教案】準備的作業。 土城國小郁菁老師邀請我到學校,帶四年級的孩子一堂課,她告訴我,2022年是土城百年校慶,她希望在紀念刊物中有孩子文字的創作。我設計了一套【籤詩教案】課程,希望可以讓小學四年級的孩子玩得愉快。
這是2021「小事報」第三堂課,也是大小編第三次相見,這一堂就由青青說(selena在小事報,稱為青青 or 青青說)來和小朋友一起寫詩。
為了一件工作計畫,反覆儲蓄能量、準備素材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面對對象的節奏。在已為期三年的「小事報」團隊,從第一年帶領孩子創作,尋找家中具有意義的紀念物,到第二年與小朋友一起寫大地詩,今年,延續文字編輯的角色與任務,在營隊中要與孩子討論「時間」,然後寫下「時間感」的詩。
一直到暑假初期,我才知道去年暑假舉辦的「小事報」,並沒有因為疫情關係而停辦,甚至跨大範圍,不再只是台南麻豆安業國小。此次範圍拉到曾文溪流域,共有六所小學參與,分別是上游的嘉義中興國小、茶山國小;中游的台南大內國小、安業國小;下游則是接近出海口的海佃國小、土城國小。原本僅是地理位置有曾文溪相伴,如今把曾文溪作為主軸識別,每一所學校似乎都因為這母親之河,有了連結,有了親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