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水鳥鷺鷥腳印服貼 標示食魚的交戰動線 加入腳印陣線的我 只能觀望已去的戰役
九月中秋前後,橫切台灣的河川,其河床早已佈滿甜根子草,我來到南端的屏東,看着下淡水溪變了雪白,柔軟如毛毯。
小事報營隊一日勇闖曾文溪,上游拜訪茶山部落,由茶山國小退休校長鄭佩茜校長為我們上課,下游則是拜訪台南安南區土城,由土城國小王郁菁、林慧清兩位主任帶著小事報夥伴,來到曾文溪出海口南岸:城西夢幻湖(又稱「鹿耳門夢幻湖」)。
小事報營隊一日勇闖曾文溪,來到了獵人老師巴蘇雅·雅古曼居住的茶山部落,我告訴巴蘇雅別亂跑,一定要一直待在現場,因為他就是一個精神象徵、靈魂人物,平地上來的小編們會一直盯著他看,千萬別遠離大家的目光。
「小事報-曾文刊」為了帶領孩子認識曾文溪流域,會刻意安排獵人老師及農人老師的課程,今年特地邀請農育家胡育旗老師當任講師。
七月初的家族旅行,一連兩天出遊,一日走台南麻豆與學甲,第二天走屏東郊外,地點是三地門鄉的大津瀑布,屬茂林國家風景區。
這一環線,經過恆春鎮商圈、高士神社、八瑤灣、鯨魚噴泉、車城福安宮。
從二樓書房往窗外看,那個土蜜樹上用美人樹棉絮支撐蓋起的小鳥巢已經多日,我一直不清楚是哪一種鳥來築巢,也沒有多留意鳥群動態,直到某日才從三樓高處往下看,看到肉肉小鳥兒,原來是白頭翁孵化破殼,而這又啟發了我觀察鳥類的動機,這一則紀錄,是從白頭翁爸爸媽媽雛育開始,我這旁人時兒從高處往下觀察,時而平行視野注目的生態紀錄。
這肯定是一件浪漫的事!一直以為攝影師楊順發老師在高雄中鋼工作,應該是正港港都人,沒想到他是道道地地在曾文溪流域成長的台南善化人。
〈花盆〉by 瓦歷斯‧諾幹 我們用移植的山野 招喚久違的大自然 朋友寄來我大概一百年也種不完的種子,你若是去買種子包,一包約1000顆籽,數個花盆可以種個兩年多,而這包裹內約有萬粒籽,一個半日照陽台,可供給實驗者無限的贊助。智子多可愛!她給我各種菜籽,肯定知道我喜歡東種西種,累績失敗與成功的經驗,如果每一種植物都可以寫成一篇種植紀錄,我的部落格就已成了菜圃。 謝謝我的好姐妹,知道我的...
這是冬季二月爬大凍山的紀錄,雖然已過了三個月,但一想起山況,還是會有一種腳好痛、腿好抖的感覺瞬間閃出。網路上有一篇文章,形容大凍山步道是「虐腳」的石坡路,作者形容得太恰當,真的是苦苦虐待自己的雙腳啊~所以,若決定要上大凍山,一定要有一雙舒服且耐得住下坡一直被抵住的鞋子,一定要帶著ok蹦,起水泡時可以先貼痛處,抵擋一下下坡摩擦腳掌、腳趾的腫痛。
多年前那個冬日午後,來到成功漁港,魚市水泥地面濕濕搭搭的,擺滿著剛入港,捕捉上岸的各類大小魚,種類多到不知其名(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很懂啊),當時九歲的yoyo忍不住問:「這些都是真的魚嗎?」喊價的人、穿著青蛙裝的漁民、識貨買魚的人蜂擁而至,注視著這些絕對是真的魚,整個魚市場生氣勃勃,充滿了喊價的吆喝聲。
春天到,花兒盛開,風鈴木花朵豔麗地炸開了,木棉花霸氣地橘紅滿天下,還有苦楝淡淡粉紫的小花多少女!像極了刷子的刷子樹也紅通通地垂掛著⋯⋯,春天的顏色好多采多姿!隨即而來的就是鳥兒成群結隊出籠,遠處近處多種鳥聲起起落落,愈來愈多小鳥來我窗前啄窗,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擾我的工作,讓我忍不住拿起相機拍攝,現在又讓我插播寫了一篇鳥兒出籠的文章。
行駛於【台11線】台東段,跨越卑南溪後,便會到富岡漁港,它是僅次於成功漁港,是台東的第二大漁港,它同時也是到綠島、蘭嶼的交通進出港,因為就在加路蘭附近,又稱為「加路蘭港」。 下筆寫這篇紀錄時,恰看到新聞報導,一艘貝里斯籍貨船擱淺在富岡漁港外,擱淺處就是我們開車停駛在路邊望向太平洋,看見的地方。
幾年走訪台灣東部的經驗,習慣北上時走海濱公路【台11線】,可以遊賞位於右側的太平洋,隨時停靠觀景很方便,而南下則走花東縱谷的【台9線】,可以穿越多個鄉鎮,走走停停,鄉鎮美食一路享食。 「隨黑潮行」延續此模式,第二天從台東市出發,一路開車到花蓮豐濱鄉磯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