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結束「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我開始進入沈澱階段,一方面消化自己隨文字所走的路線,一方面又開始搜刮其他相關書籍,就在我整理旅記的這段期間,發現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旅繪台灣》,作者林致維也循著百年前佐藤春夫訪台路線,用自己擅長的水彩作畫,畫下了所走的路。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我是帶著感動而買下它,因為有那麽一刻,感覺到有人和我一樣,會因為過去發生在台灣島嶼的故事,而踏上歷史的軌跡,那一瞬間...
年前親子天下的朋友們,來信邀請我參與台南圖書館位於大橋的新總圖開幕,推薦書籍的活動,推薦書為自己2020年愛不釋手,或是2021年適合閱讀的書籍,立馬寫了幾本推薦給讀者,而且可以偷偷塞一本自己的著作,真好。
▲2009.05.20的路邊歌仔戲 高二女兒告訴我,國文課要課堂演戲,內容是課本中的其中一課,國文老師要大家操台語演出,可說是困難度十足。zozo十分緊張,因為她要負責演主要角色,台語是一大挑戰,她不想敷衍了事。 我問起。「是哪一篇文章呢?」原來是洪醒夫的〈散戲〉一文(約收錄後半段三分之一),真巧!家中恰好有一本洪醒夫的《黑面慶仔》,我訝異著國文課本收錄洪醒夫文章,yoyo回應:「現在重視鄉土文學...
因為看了一場臺灣文學館「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臺灣旅行文學展」,我拿起了已買半年卻被冷落的《殖民地之旅》,依循著內容,開始走讀作者佐藤春夫曾經去過的景點,這一走,欲罷不能,又延續讀了幾本相關書籍,其中包含《文豪曾經來過》、《文豪怪談》、《帝國旅人佐藤春夫行腳台灣》、《被擺佈的台灣文學》、《旅繪台灣》,這些閱讀與行走讓2020年成為了我的「佐藤春夫年」。
幾個月前的暑假,訂下全家學習主題為:香港,透過作家西西的作品,以文字進入香港。我從圖書館借回西西數本作品,升高二的zozo選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作為暑假閱讀書,而yoyo選的是:《候鳥》,這本是西西自傳式的書寫,經歷兩次戰爭,從北方南遷的童年故事。閱讀時,若搭配陳果導演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我城》,就更能了解西西創作的脈絡。
幾個月前的暑假,一家四口有些忙碌,我不願放棄長假一家進修的機會,仍堅持著一直以來的讀書計畫。這個暑假短程,短到只能讓我對女兒說:「好吧!選一本。」(以前是選三~五本的)。這些是香港作家西西的書,你猜!十六歲升高中二年級的左右女孩各選哪一本?若是你,又想看哪一本?
若說起這家書店,已有太多的朋友登門拜訪,更有許多的媒體爭相報導,使著我前往鹿港時,不用費力就想到了它,執拗的我並不想依循他人的感受來這裡重複感受,只想碰碰運氣,看看文風鼎盛的鹿港鎮,有無機會踏入「書集囍室」。
收集了一些詩,是關於自然景觀,包含山、海、河、樹、石等,這些文字將作為我一堂課的素材,讀者亦可點選讀讀。
終於收到派的新書,是他的第一本詩集。 我回頭想,到底認識他多久? 或許有二十年了吧?! 那些年在西子灣,吹著海風的日子, 就像是書裡穿插的藍色紙張,如浪一般,推向我。 浪裡藍色的字,好美,大概只有詩集可以用藍色字吧?! 忍不住快速掃頁,一遍又一遍, 我闔上了書,摸了裝幀封面有質感的紙質, 想了一些事。
兩年前為了一篇專欄文章,帶著女兒找尋台灣現存卻可能面臨消逝的工藝,那時到鹿港了解獅頭文化、屏東三地門拉玻璃、台南做榻榻米杯墊,也在美濃看斗笠爺爺奶奶製作斗笠,這些百工百態,職人專業精神,在諸位師傅眉宇之間以及雙手運作時自然散發。因為敬佩這些老師傅,「工藝/職人」專題成了我每回旅行各鄉鎮時,一定會刻意安排的戶外教學課。
日本文學作家佐藤春夫,於大正時期1920年六月搭船來台灣,在台時間約一百天。返回日本後,他陸續發表多篇在台所見所聞的報導文學、旅遊文學,這些作品通通都收錄在《殖民地之旅》一書,由文筆文雅的邱若山老師翻譯,篇幅就依佐藤春夫創作的時間序排列。
也許是因為多年喜愛文學與歷史,兩興趣結合下,慢慢涉略這個領域的書,這是多麼小眾的書啊,關於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而且還是以青少年為主軸的成長小說。一開始讀《春風少年歌》是因這些作品皆發表於日治時期,我想藉由文學作品了解那五十年間文人筆下的台灣,以及那時文藝青年都在想什麼。而這本書共收錄張我軍、翁鬧、呂赫若、楊逵、楊雲萍、楊守愚、龍瑛宗、張文環、巫永福共九人,十七篇文章。
記得幾年前為了尋找John Thomson資料,找到了 游永福老師的部落格,也同時認識了老師。部落格裡豐富的圖文資料,讓人感受到游老師嚴謹的考究精神,他切身實地的考察及龐大的研究資料真的讓我十分佩服,心想,這一定要出版啊!終於於去年(2019年)看到了這本厚厚的著作,不僅為老師高興,身為讀者也開心。(紙本書還是比電腦文字好閱讀)
幾月前讀了《徬徨少年時》的心靈起伏還在,總是想起赫曼・赫塞那支憂鬱的筆,寫出孱弱少年的憂傷。忍不住又上網訂了《車輪下》及《荒野之狼》,想延續閱讀這系列成長小說。遠流這一套新版「赫曼赫塞作品集」,裝幀設計很有質感,把赫賽文字深海中的氣氛團團包圍,讓讀者得以一種謎團的心情進入主角的人生故事中。
zozo高一的導師非常積極提倡閱讀,和家長們協調,成立班級書區,書單由老師、家長及學生三方建議提供,家長可自由捐獻。為支持老師,陸續把家裡一些嚴謹的、輕鬆的、文學的、非文學的書整理一番,請zozo帶去學校,也是因為要推薦給閱讀力不平均的班級,偶而也試讀幾本輕鬆易讀的作品。像這本松浦弥太郎的《謝謝你》或許就能提供給年輕人,即將走入成年階段的生活想法。(以前我曾經讀過他的《旅行的所在》) 讀完,決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