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間

工作外掛的小旅行:鹿港「小本愛玉☓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

工作外掛的小旅行:鹿港「小本愛玉☓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
又是一場因為工作,而外掛的小旅行。想起從前得接送就學中的女兒上下學,無法拋下她們接北部的工作,現在反因為她們北漂上大學,而較能應允北部的邀約。十一月中,代表小事報團隊參加新北市美術館籌劃的「協作與共創:共同學習的再思考」論壇,我請同是小事報團隊成員的女兒一同參與,一家四人亦私亦公地在一起,最可惜的是,我們都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了,卻沒有時機入館參觀。我說:「你們兩歲多時,就來過這裡」;她們說:「...

鹿港曾是個繁榮商港

鹿港曾是個繁榮商港
這是「2023暑浪漁港」最後一篇紀錄,五天的行程經過了好幾個漁港,東邊的南方澳、延【台2線】越大溪漁港、大里漁港、桶盤堀漁港、馬崗漁港、美豔山漁港,直到東北角的望海巷漁港,然後再延【台61線】往南到過竹圍漁港、永安漁港、南寮漁港、龍鳳漁港、外埔漁港、苑港漁港、梧棲漁港,最後,我們將終點定在曾是個繁榮商港的鹿港。

【咖啡館】「瘦子咖啡・鹿港大街」:調配出鹿港大街的咖啡豆

【咖啡館】「瘦子咖啡・鹿港大街」:調配出鹿港大街的咖啡豆
去「瘦子咖啡」已是三個月前的事,雖是近百天前的一杯咖啡,但我仍記得當天的氛圍。是正中午,鹿港下著雨,店家剛開門營業不久,店員們都還在吧檯準備著,我們就進去了,店內冷氣尚未平均冷度,客人可能還逗留在廟宇或廣場,人不多是我最想要的狀態,整個空間因為老傢俱,像個緘默不語的老者,室內昏暗的氣氛就是當時的記憶。

【民宿】鹿港以安:睡得如此放鬆

【民宿】鹿港以安:睡得如此放鬆
從未在鹿港過夜過,這是第一次在這裡訂民宿,為了暑假的「漁港之旅」,我刻意再次來到清朝時期重要商港的鹿港。白天從苗栗的苑港漁港、台中的梧棲漁港微逗留,晚上已來到鹿港,黑夜過後,細雨綿綿,撐著傘走在小巷,顯得有些冷清。

【2023小事報—曾文刊】珈雅瑪瀑布授職典禮

【2023小事報—曾文刊】珈雅瑪瀑布授職典禮
▲攝影:黃玟臻 一場雨過,巴蘇雅獵人老師教小朋友製作竹水槍,一支一支完成了,那新鮮竹子被灌注水,用力擠壓,噴出相機拍攝出的完美水線。竹水槍帶來完美水線外,還有瀑布上佈置好的浮板跳板,大小編逐一跑向水中央,大喊出自己的國小名,授職典禮嘩啦啦地噴畫出浮誇的水花圈,這是一場刺激的授職典禮,更是一場讓我硬碟整理不完完美劇照的精彩活動。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2:走近伊斯基安娜(iskiana)溪谷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2:走近伊斯基安娜(iskiana)溪谷
▲攝影:黃玟臻 那一晚10:00熄燈,安頓好大小編輯後,我在帳篷內閱讀當日訊息,收到獵人老師的短訊,要大家隔天7:40坐車出發到溪谷,他要分享溪流的生態與現象。 我心裡想,剛剛才和我們一起迎新晚會的安大哥,體內可能還有幾個音符跳耀著,沒想回到家,可以冷靜地落下休止符,要為小事報加一堂課。從小觀察溪流,累積一定厚度的溪流知識的安大哥,私下打點好貨車,要為小事報上一堂溪流課。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1:從傳統屋認識鄒族文化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1:從傳統屋認識鄒族文化
第五屆小事報首站為中興國小茶藝課,下午一點鐘,小事報準時離開走【169縣道】,從石桌到達邦部落「二二八紀念碑」,再前往LAVANA,先前團隊夥伴「報衝小組」已先行場勘,於是領路在前,九人座汽車接續在後,這條地圖上沒有的路某些路段崎嶇不平,顛簸搖晃下抵達傳統屋,安孝明獵人老師已經站在屋前,英姿颯爽地等著我們。

【咖啡館】南投「無限咖啡館」:空間設計師的咖啡館

【咖啡館】南投「無限咖啡館」:空間設計師的咖啡館
七月盛夏,來到南投草屯,走訪「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後,離黃昏赴約台中老友的時間尚有兩個小時,足以喝一杯咖啡。每到一個城市鄉鎮,我總是透過當地的書香、咖啡香,記住屬於它的味道。出發前,我早在網路上,找到了草屯的「無限咖啡館」,從建物外表就能呼應這城市是工藝之城,重視多材質的運用,而且設計風格獨樹一格,外表以幾何圖形簡潔呈現。

南投「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工藝線、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

南投「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工藝線、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
十多年沒到南投的「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多年前經過這裡時,兩個小女娃在身邊黏著,無法抽出身仔細看展覽,只是陪著她們在戶外玩耍。今年七月暑假再訪時,整個園區有多館舍(包含工藝文化館、工藝設計館、工藝資訊館、生活工藝館、地方工藝館⋯⋯等),一時不知該從何下手,於是,把車停下來後,從停車場最近的館舍開始,目的在於觀賞台灣工藝發展與各地作品,不管從何開始都可以。

雲林土庫半日遊:怪人花枝鱔魚麵、有日本觀音的順天宮、丘山角咖啡

雲林土庫半日遊:怪人花枝鱔魚麵、有日本觀音的順天宮、丘山角咖啡
一年前,上一波疫情煙霧籠罩,「公路旅行」成了疫情下喘息的方式,路上看風景,車內吃美食,車程刻意拉長,抵達更遠的地方。深刻記得有一回驅車前往雲林土庫時的興奮感,陌生城鎮引發感性的刺激,我一向樂於當個觀光客,並非東買西買的購物團,而是叮嚀自己,以陌生的感覺接近環境,才會感覺新鮮、充滿刺激,漸而細膩觀察身邊的人事物。

【台61線】濁水溪南岸:雲林土庫、崙背、麥寮、嘉義東石

【台61線】濁水溪南岸:雲林土庫、崙背、麥寮、嘉義東石
若問台灣最美公路,除了東部193縣道外,這些日子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西濱公路「台61線」黃昏的風景。先前防疫期間,曾兩回開車遊「台61線」,一次從台南北門端,往北至嘉義布袋、東石,再往東至朴子南下回程,那一回在「布袋濕地生態園區」看見漂浮的鳥蛋,至今仍覺得是個弔詭的現象。第二回即是此次紀錄,我們再往北行,路線是先走國道1號往雲林土庫、崙背,再到西邊的麥寮,這些鄉鎮都在濁水溪南岸,原以為可以近距離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