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小野老師的一本新作,書名叫《心所愛的人》,書名幾個字在心裡迴盪著。我告訴女兒,這幾個字要用台語來唸更有味道,因為好像是心裡全部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愛人。我教她們如何用台語唸「心所愛的人」,慢慢唸,就覺得故事藏在文字裡。 小野老師要來說一段愛情故事嗎?他似乎鋪了一個看似懸疑的故事,我得用不同的語調共讀這個故事給女兒聽,才能激起一些波動的漣漪。
我來說一則自己的故事。 那是發生在我剛升上國中的那一年暑假,那時,我的身體裡還存有小學生天真的分子,一種還處在快樂童年的樂園裡的單純形象。我並沒有太多「奇怪」的多餘情感(以孩子的角度來說),成天只知道玩樂,甚至沒有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怎麼一個人?那種青春期該有的似懂非懂的情愫都沒有像落葉一般,孤零地灑落在我身上。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讓我摸不著頭緒的事,一個要好的同學——財,丟了一句話給我。
卡夫卡是我成人之後,書櫃裡的重要角色,每隔一兩年,總會拿起他的書重讀。在讓女兒看這部電影前,我和Doch兩人預先看過,想著:「十歲的孩子適合看這部電影嗎?她們會看得懂嗎?會不會怕影片裡的蟲?」 我始終認為,卡夫卡筆下那變成一隻蟲的葛雷戈,他的變形模樣應該是由讀者在腦中自行蛻變想像,各有各的蟲模樣,醜陋、恐怖及孤單程度不一,如今電影呈現葛雷戈的變形,少了觀者的想像,孩子能接受這隻和她腦中預設不一樣的...
翻了書才知道又挑了一本關於死亡議題的書,原以為又會來一股讓人鬱悶的糾結情緒,幸好作者並不煽情,他不刻意營造死亡的恐懼氣氛,而是用「收藏天空」這種類似創作的方式當作故事主軸,用一次又一次收集到的天空,紀錄故事中母親一點一滴的離去。媽媽最後離開了,也許就像是天空永不停置在某一時刻,但因為透過收藏,好像留下了當下的天色與氣氛,細細想來,故事中的女孩似乎也間接留下了當時和媽媽對話的溫度以及母親淡然的身影,...
你是否曾經做一件事,做了數十年,至今仍未放棄,自始至終低著頭繼續苦幹堅持著?就像是《過於喧囂的孤獨》中,漢嘉先生三十五年來都處在廢紙與書籍之中,都在用壓力機處理紙張,年復一日,持續地做著。我在《地下花園》這本繪本中,同樣嗅到一位清潔員摩斯叔叔從一而終的工作著,他在乎自己的工作,把工作視為己任,而且不是那種熱情滿溢的作風,反是平靜淡然的做著事。
這是一本1942年的繪本,此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可以想像的,這本用漫長時間來闡述環境變遷的繪本,確實能勾動人們一些內在情感。算一算,這繪本已經七十年有了,多少的孩子為這小房子起起伏伏的命運緊張著,擔憂著。
22歲時,我讀了這本書,那時看見星月書房出版了這麼一本可愛的書,其封面設計深得我心(更甚於現在再版的封面),完整地呈現繪者米夏埃爾.佐瓦所描繪的肅靜氣氛,黑色的夜,檯燈的光投射在桌上的一杯咖啡及讀完的報紙上,小國王十二月站著,手背在後,他身形雖小卻氣宇非凡,若照書裡含意,小國王應該進入晚年了。
▲學威利躲起來!2014.09.07,10.1ys 女兒小的時候,我們就曾購買威利的書,讓她們在書上尋找老是與我們躲貓貓的威利,那時只要一投入威利的世界,兩姐妹就變得很安靜、很專注,雙眼四面掃射,非得把威利找出來不可!上了小學後,她們更是常常把威利書再拿出來重新自我挑戰,而且常常意猶未盡地一頁接著一頁。
還記得那幾天,我和女兒拼了命地想一起讀完這本書,我們三人可是「大人」與「小孩」兩種年齡層,但卻同時著迷於這個手絹花田上的懸疑故事,我的閱讀經驗比女兒多,應該可以在故事中段猜出結局,但一直到末段我才猜測出作者為主角安排的命運,當我緊張地發現時,那個已偷偷看了一點結局的zozo說:「結果很驚人吧!」這本兒少文學小說,在暑假假期要結束前,就這樣給了我和女兒許多想像的空間。
在書店看見一本黑黑的繪本,封面中央有個可愛男孩正鼓起勇氣準備走下樓梯,不知為何?我一眼就看出他的心事,並且知道他鼓起了勇氣,準備要面對恐懼。他辦到了嗎?我不禁關心起小小的他,是否克服了廣大的黑暗?翻到次頁,故事尚未進入主題,但一束光線指引著讀者,男孩拿出了手電筒,往前方照射,他看見了什麼呢?
兩年前女兒小學三年級,她們就開始讀《我是白痴》這本書,當時我並沒有陪著她們讀這本多字小說,只是讓她們自己去感覺書裡的故事,她們時常拿出來重讀,並且以推薦人的口吻告訴我「這一本很好看喔」。一直到這個暑假我們一同觀賞了電影《阿甘正傳》,才想起了這本書,或許可以相呼應,做個延伸閱讀與討論。
▲在圖書館借的書,也是zoyo在2014年暑假閱讀的書。 這是一本對老師的感謝書,是作者多年以後回過頭,以自傳式的方式感謝當年,一直耐心陪伴他的Miss Little。
一直都有在閱讀《親子天下》月刊,也知道雜誌有個「跟著課本去旅行!」的專欄,這次看見編輯群將此專欄集結出版,感覺真的可以拿著這本「課外讀物」,和學校所學作結合,一起和孩子在寒暑假充實知識。
▲這是我們在圖書館借的《城南舊事》,後來也買來收藏了。 小的時候,鼓勵我閱讀的爸爸,常常在假日時,帶我去二手書店買書,我經常挑了一大疊書回家,爸爸從不管我找了什麼書,只要女兒喜歡都可以,所以在我那一大疊書裡,常常是笑話集、百科全書、兒童故事,然後也會不知不覺誤放了幾本大人閱讀的書,我不知國中時期常常看的綺君的《錢塘江畔》是不是也是這樣誤買而來,在當時我幾乎把這本書看過一回又一回。這次,第一次帶女兒...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機智阿凡提》,沒預料到如此好看,於是書還沒讀完,就已經上網訂購書,甚至還多訂了另一本。這是一本機智故事集,描述智者阿凡提遇到問題時,如何有智慧又冷靜地解決問題。這應該是左右姐妹第一次閱讀機智故事,她們對於這些故事意想不到的精彩結局相當著迷,所以,急著一則一則故事往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