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石濤筆下的府城】〈葫蘆巷春夢〉|台南祀典武廟、最早的幼稚園六合堂、葫蘆巷/算命巷、利源巷隘門
不知走了多少回的「臺灣祀典武廟」與「台南大天后宮」之間的算命巷,每回心血來潮想散步新美街,就會從這作為起點或終點,連結到另一頭的便是開基天后宮,中途又經過開基武廟,而開基武廟前的新美街是昔日的「抽籤巷」。
若以「1807年臺南城池圖」來看:
臺灣祀典武廟=大關帝廟
台南祀典大天后宮=媽祖宮
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宮
開基武廟=小關帝廟
▲臺灣祀典武廟
中年四十三歲的葉石濤,已經移居在高雄舊城,他發表了〈葫蘆巷春夢〉一文,寫的卻仍是府城的故事,是在戰後的府城葫蘆巷。
〈葫蘆巷春夢〉一開頭便寫著:
本來葫蘆巷是以典雅、淫蕩著稱的;它之所以獲得典雅的聲譽大概是由於從前有一個號稱前清舉人的施三口居住在這兒以相命為生,信口胡謅了〈葫蘆巷竹枝詞〉二十首而得來的,至於為什麼獲得聲名狼藉的「淫蕩」這一類讚辭委實無從查考。
(摘自《葉石濤集》)
▲這條連結「臺灣祀典武廟」與「台南大天后宮」之間的算命巷(永福路二段227巷)就是葫蘆巷。
這條美惡兩極的葫蘆巷,到底在哪兒呢?
原來就是「臺灣祀典武廟」與「台南大天后宮」之間的算命巷(永福路二段227巷)。
文章中描述葫蘆巷「由於房屋毗連,人丁旺盛,到處傾倒垃圾,杜塞的陰溝溢出的污水無處不流瀉,使人找不出一處可以落腳的乾淨地方。」但現在永福路二段227巷當然已不是這樣。葉老想強化的氣氛應該當時人多人雜,市井小民的居住氣氛。
十二月十九日,二〇二四
這天一早就先去水仙宮買冬至菜包,還故意從十字大路上的大井頭出發,大井頭的現在位置,大約是在全美戲院附近的的十字路口(民權路與永福路),從永福路往北走,就會連結到台南祀典武廟。
「回到葫蘆巷來的時候,這巷子業已昏昏沉睡了。我經過武廟燒金紙的金爐旁邊,發現一對年輕男女躲在那隱密黑暗的角落正喁喁談個不停。」(p.121)
武廟官網寫著:
臺灣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或「武廟」,是臺灣唯一晉升朝廷祀典的武廟,其建廟歷史可溯明鄭時期。
臺灣祀典武廟始建於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經與陳永華於承天府署(今赤崁樓)之南,建寧靖王府(今祀典大天后宮)、又於寧靖王府邸後方的一元子園內建關帝廳和佛祖聽,此關帝廳即為祀典武廟的前身。
雍正五年,奉旨祀以《太牢》之祭儀,由清朝官方主持春、秋二祭,也是全台唯一晉升祀典的武廟、故稱為「祀典武廟」。
也就是說,臺灣祀典武廟是一座官廟。
葉石濤拍攝獨照的地方
但我最感興趣的,其實是往內走到月老祠,我這已婚人士並非要去拜月老,而是後院這一面牆,應該就是1998年4月,攝影師林柏樑老師為葉石濤拍攝獨照的地方。(如果我沒有記錯柏樑老師跟我說的位置)。
最早的幼稚園
月老祠旁的六合堂,原是清同治年間,六和境(包含開基武廟、靈祐宮、廣安宮、倉神廟、祝融殿、赤崁土地六廟)的聯境辦公室,也是「振聲社」、「六和平劇研究社」推廣傳統樂曲的地方。而在日治時期1897年,台南仕紳蔡夢熊在這裡成立「關帝廟幼稚園」,是台灣第一所自辦的幼稚園,經營三年後即停業。
葫蘆巷有許多算命館,短短不到一百公尺就到大天后宮,這條短短的路當時真如葉老所寫:房屋毗連,人丁旺盛,到處傾倒垃圾,那恐怖會非常不適合居住的環境啊。
利源巷隘門
為了防範盜匪宵小入侵,在清領時期有設置區隔內外的防衛設施。我坐在利源巷(永福路二段197巷)隘門的石椅上發呆了一會兒,看見一個郵差被困住,他被這裡的地址搞迷糊,走了兩回才找到包裹的主人,這隘門果然有迷幻人的功效,小偷不易進入。
葉石濤文學走讀: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林君寄來的信〉|民權路、尋找嶺後街、蜜桃香楊桃湯、清代考棚遺構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巧克力與玫瑰花〉|鴨母寮市場、順走《小封神》故事場景開基靈佑宮、「自己的房子」咖啡館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紅鞋子〉|新美街/米街、石鐘臼、五金舖、冥紙店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吃豬皮的日子〉|下大道廟/良皇宮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