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石濤筆下的府城】〈吃豬皮的日子〉|下大道廟/良皇宮

從二〇二二年入秋開始,我捧著台灣學文學家葉石濤的作品,如棋子般把熟悉的府城巷弄再走一回,有時疏於停留的點,也因為文學家過去逗留的喜愛度,讓後輩的我的腳步拉緩了下來,要我走進去看,彎進去瞧一眼,過去那些三兩步就晃過去,或是連停車的機會都趨近零的景點,因為一兩則故事讓我這棋子選擇佇立其中。

葉老肯定是個美食家(其實我覺得台南人大都有基因),文章中總會一而再地提到府城美食,讀著讀著,發現他挺愛吃菜粽的,因為多篇文章主角會特別愛吃菜粽。於是,我刻意觀察台南的小吃店,的確常有特別賣「菜粽」的店家,家鄉高雄比較不專於菜粽,就賣粽子居多。(不過,菜粽李是高雄值得推薦的小吃店)

葉老提到的菜粽在哪兒?就在西門圓環的下大道廟附近,下大道廟指的是良皇宮,而他常去的那間菜粽店現在已經不在。

這家菜粽評價如何呢?在〈鳥籠〉一文,開門見山就說:

簡明哲走到下大道廟時,日已斜。還好,十月初的夕陽仍然是暖和的。他想了一想,這時刻離晚餐時間不遠,也就去買了幾粒菜粽。下大道廟的這菜粽在府城是聲名遠播的。人人誇耀菜粽碩大,而那煮熟的土豆又香又軟,入口即化。


▲台南小西門圓環

我走上葉老最愛菜粽店家的周邊,那是位於小西門圓環邊,周邊的確有一家賣菜粽,但不是葉老吃的那一家,因為他在〈吃菜粽〉一文中提到最喜歡的那家在下大道廟前的一個攤子。

我來到下大道廟,它在台南城城門內,為何稱為「下大道」?是因為良皇宮供奉的是大道公保生大帝,為了與成功路興濟宮的保生大帝作區別,興濟宮稱為「頂大道公廟」,良皇宮稱為「下大道公廟」。

而在小西門道路拓寬前,這一帶有許多點心攤,包含葉老愛吃的菜粽。小西門圓環(1970 )拆除後,這些點心攤小吃店遷散到附近,在西門路一帶會看到冠上「下大道」三字的小吃店,可能就是從這拓延出去的,包括我愛吃的「下大道旗魚焿」。

葉石濤在哪些文章中提到良皇宮呢?除了前提到的〈鳥籠〉外,〈潘銀花的換帖姐妹妹〉及〈吃豬皮的日子〉皆有。

從府城小南門的小客棧走出來時,大約是清晨六點鐘。夏天的第一道晨曦已經開始照亮這繁華的城市。她們看見在著甘藷、玉米或紅甘蔗的牛車一輛輛地駛到下大道廟前的攤子外頭停下來。從鄉下來的農民,就在攤子上吃早飯。(摘自〈潘銀花的換帖姐妹妹〉)

此次文學走讀則是以〈吃豬皮的日子〉作為散步腳本,這是葉石濤發表於一九八八年《臺灣時報》的一篇文,文中年代為一九五〇年代的台南。故事中的主角在馬兵營街附近的自來水機構當零時工。馬兵營街原是明鄭時期駐兵之處,後連雅堂故居,1895乙未戰爭時遷出,位置就在現在的台南地方法院,即「司法博物館」(府前路一段307號)。

〈吃豬皮的日子〉中的老師,每晚十二點下班,從馬兵營街散步到下大道廟前吃宵夜。若用現在散步路線估算,大約走了十分鐘。

廟前有一攤賣類似關東煮的小攤子,是主角最愛的攤子。日本關東煮的火鍋料是蒟蒻、豆腐、芋頭⋯⋯等高貴的食物,葛根伯卻用一些人家看不起的卑賤食物代替,替如豬皮,但是便宜又可以無次數盛熱湯。主角老是來這喝豬皮湯,然後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可見書中主角有苦難言,心有萬般無奈,借酒消愁。

是什麼樣的憂愁擾了書中的老師?我想,又是葉老的白恐經驗讓他困頓於此。

人落魄到這個地步也只好任人踐踏。在那荒蕪的五〇年代裡,人能夠僥倖保存一條老命,從那惡魔島回來,也等於是獲得上帝的垂憐,又有什麼不滿可言?糟糕的是我跟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小知識份子一樣,身無一技之長,真是個「無用的人」。(p.48)

就在他日日以酒澆愁下,這天葛根伯的女兒來攤子幫忙,給的豬皮湯特別豐盛,豬皮多、香菜多、香油多,還多了油豆腐,一碗接著一碗,結帳時並沒有比較多錢,還是同樣的四塊錢。後來才知道,葛根伯的女兒是當年自己的學生。教導六年級學生時,她是班長,老師被帶走後,學生們四處打聽才知道老師坐牢了,於是大家樂捐毛巾、香皂、牙刷之類的,寄給綠島的老師。

學生秋霞鼓勵老師:「老師,我爹說,您酒喝得太兇,而且現在的工作也不合您的身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應該另謀途徑才是。」

也許是過去溫暖的雪中送炭,觸及老師柔弱的心,第二天後,老師辭去臨時工的工作。

學生一番鼓勵,讓葉老銘記在心,也代表著在他落魄時期,遞來的雙手與鼓勵,都會讓他深深記住。我得去看看,故事中葛根伯半夜還擺攤的位置,那裡有深夜食堂,有深夜熬煮的心靈雞湯,讓葉老感性的寫下這篇文。


▲永記的肉燥飯

十一月十七日,二〇二二

驅車進入台南城,先到永記吃一碗肉燥飯,然後往小西門去。府前路與西門路交叉口的這個圓環,有討論度高的阿堂鹹粥,在府城路上不遠處有司法博物館,即故事中主角工作的馬兵營街,走路約十分鐘。這個圓環還連接保安路,台南一級美食戰區:保安路美食,有許多老字號美食攤,可能當時就在下大道公廟前開始擺攤也說不定!


▲蘇家五連棟

圓環環狀住屋還有蘇家五連棟,女兒小學時期,我們還曾經來到這裡開設的一家餐廳用餐(參閱:【餐廳】台南「小西門時光驛棧」)。而在五連棟旁就是良皇宮。 

良皇宮創立年限約為1647年,主祀吳真人保生大帝。我在廟中還看見好幾尊黑虎將軍,非常喜歡這虎爺神像的雕刻。參觀「良皇宮」後拐進左側一旁巷弄,這條巷弄,從1917年的「臺南市地圖」可看見,名叫「良皇宮街」。

一拐進巷內,就可看見原是「杏源蔘藥行」的「杏源咖啡」,這是兩位年輕人共同經營的咖啡館,他們非常有創意的安排這家小店(座位不多),店外抽籤詩桶解決猶疑不定的人的困擾,店內中藥櫃讓整體呈現「漢方」的風格,一種合順的無衝突感。

既是如此,就來杯無衝突的咖啡吧!我點了麵茶咖啡,Doch點了可樂咖啡。

這家咖啡館最令我感動的是,兩個年輕人經營的咖啡館其粉專或IG,鮮少大力宣傳自己的咖啡,他們推廣的反是文化走讀、認識府城,如此有目標、有衝勁,是我欣賞之處。

半日走讀,把葉老的〈吃豬皮的日子〉一文重讀,下回應該再到保安路走走,跟著美食家大快朵頤府城美食,想像這些小吃飄香半世紀。或許也可以到沙淘宮廟前的菜粽攤,模擬廟前吃菜粽的氣氛。

延伸資訊:

更多「葉石濤文學走讀」,Link

四安境北汕尾下大道良皇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台南-杏源咖啡,FB

 

延伸閱讀: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紅鞋子〉|新美街/米街、石鐘臼、五金舖、冥紙店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阿姆的情人〉|宮古座、蝸牛巷、沙淘宮 

【葉石濤筆下的府城】〈抉擇〉|大埔街 

那幾家常吃的台南美食小吃 

尋找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之文學景點(2):醉仙閣、稅關俱樂部 

【咖啡館】台南「透南風咖啡劇場」:能安靜閱讀工作的地方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