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事報—曾文刊:土城分站】想要帶你走一條路: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小事報」營隊邁入第三年,這一年太特別了,迎面而來的挑戰一波三折,這讓我們的企劃編輯心臟噗通噗通大跳,因為新冠疫情導致課程總是起伏不定,甚至在開營前一天,還急速轉彎,但這些都可以一一迎刃而解的。

這次營隊和過去兩年有何不同?

從暑假延期到秋天舉辦,每週三下午集合,小事報編輯老師到參與的六校,各自就定位,直至十月中活動結束。因為我和Doch負責台南安南區土城國小,所以我們會和學校帶隊的浴巾老師及三位小編一起活動五、六回,每一次都有主題,第一堂課就是:想要帶你走一條路。

九月八日,二〇二一

週三下午,我們在智慧教室。三個小編準時來報到,姑且稱他們是一編(文字編輯)、勳編(攝影編輯)與恩編(美術編輯)吧!這三個六年級的小編個性鮮明,各有自己的風格,能彼此互補互助,非常有趣的孩子。

始業式得和鏡頭前的各地小編揮手,十七個小編都住在曾文溪流域,座落上中下游,每介紹一所學校,我們就要土城小編看看自己身上的小事服(今年小事服是黑色搭配芒果黃字),知道已經介紹到地圖上的哪一個點。介紹各校校長及主編老師時,我們還說土城要「華麗登場」,一整個搞笑團。

土城國小有一優勢,因為「小事報」的攝影編輯Doch駐校在此,他把攝影器材預先帶來讓小編們認識,因為結束營隊前,要拍出一小段影片,得慢慢摸熟這些攝影器材,這讓我想起第一屆「小事報」,安業國小的小朋友也有接觸專業攝影過。(請參考:【小事報-安業刊】新聞編輯營器材教學:採訪、錄音、攝影

每回攝影教學時,都會發覺一現象,現在孩子多接觸手機平板,對於少見的專業相機非常感興趣,那些黑麻麻的機身、毛茸茸的收音器、特殊的鏡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他們好奇、啟發興趣的起點。

想要帶你走一條路

這是團隊一開始就給每位參與者設定的題目之一。一編說,想要帶我們走往鹿耳門聖母廟,那要往哪兒走呢?他們比著海那一邊,從校門口走過去五分鐘,那一大建築群就是幫助國姓爺的「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歷史悠久,信徒與觀光客絡繹不絕。很特別的是,廣場有兩尊千里眼、順風耳巨像,這兩座雕像在2015年完工,如果往前推算,就是在小編們剛上小學的時候。


▲從學校出發走一條路

我們頂著大太陽往廟裡走,海邊的陽光特別焰,漁村長大的我可有經驗,小時候在外撒野遊戲時,就是這樣曬得要命,全身包緊緊是我的行動裝扮,抵抗毫無遮蔽物的靠海艷陽。


▲三個小編輪流拍攝

由於土城居民的信仰中心大都是聖母廟,所以小編們都很清楚廟的歷史與諸位神明,一編介紹我們認識第一殿的五王廟,第二殿的媽祖殿,及最後面的佛祖殿。聽他如此清楚介紹,也許就是從小耳濡目染,可把眾神介紹的很完整。


▲攝影編輯勳編拍的千里眼巨像

從小,我家就祭拜媽祖,所以對媽祖有親切感,這裡的媽祖殿供奉「鹿耳門鎮殿大媽」,是建廟以來第一尊神像;還有「國姓媽」,為鄭成功感激媽祖保佑,將船艦帶來的三尊神像放置在古廟,其一就是國姓媽,另外廟方還有供奉湄洲媽。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間廟原址不在現今城安路,小編們告訴我,清朝時期,因為曾文溪暴漲,沖毀了老廟,老廟遺址還立碑紀念。放學後,一編與家人拍攝老廟古址,與我們分享。



▲謝謝一編與媽媽幫我們拍攝古廟位置

走了一條往媽祖廟的路,就是土城小編要讓大家認識的路。回到學校後,又和主編台連線,接著和孩子一起當記者、當編輯,腦力激盪編報紙,試著編輯出外出行走的文圖報導。文編負責說明,攝影負責挑照片,美編畫插圖,和三位小編一起合作相當愉快。


▲美編恩編負責畫插圖

很奇特的是,一編告訴我,他的作文不好,聽說要寫作文就雙腳發軟,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但當我們把相機對向他拍攝,問他問題,要他用「說」的,他就能有條有理,口條好,運用多詞彙發言,從他嘴中吐出的就是一篇好文章,完全無贅字。是不是他被灌輸了「作文就一定要怎麼寫」而怯步呢?除了小事報工作外,增加他的信心是我要做的事。

離開前,我行個禮,告訴他們:「和你們合作非常愉快,謝謝你們。」下一回,又是什麼主題呢?

 

2021小事報課程:

【2021小事報—曾文刊:土城分站】想要帶你走一條路: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2021小事報—曾文刊:土城分站】想要帶你看一個人:讚伯包子店 

後記:

1.提前到土城國小報到是因為要讓土城請客,好久沒吃小學營養午餐了,超級興奮。郁菁說,週三都是小確幸,菜單比較多變,今天吃義大利麵。

2.和土城小編的第一回合,不到三分鐘就點燃熱情,三個小時後,他們就有了共識,覺得自己是小事報的人。因為走一段路回程時,時間緊迫,大夥兒以路跑的模式衝回教室,這時候,郁菁老師竟然即時遞來飲料,我們忍不住暢快一飲,舉瓶乾杯。小編們說:「辛苦終於有回報,乾杯吧!小事報」

延伸資訊:

小事報,FB

台南土城國小,FB

延伸閱讀:

基隆港邊/和平島天后宮 

來去走菁寮:用腳走出專屬「I GO Map」(10.11ys) 

【專欄】藝術事件簿:島嶼的路上觀察:即興創作的親子旅行(2017.03) 

【文章收錄】和孩子蒐集旅行的痕跡:以高雄白屋為例(國語日報) 

洪醒夫的〈散戲〉,與我童年歌仔戲的回憶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