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愛種植的女兒啊,就在秋季盛產橘子時,一萬一萬吃著橘肉,她們可享受著,和我同步喜愛這柑橘類的水果。然後,又發揮了兒時異想天開的想法:「我們來種橘子,好嗎?」zozo這提議可貪婪著豐收的願望,和過往一樣,她們願意許願,我們就來執行吧!於是,她取下果肉裡的種子,埋入土裡,十日後,籽發芽了,一個月後共發出十株嫩芽,兩個月後,穩定成長,接著,忙碌高中生就疏於天天關照小芽。
一聽到「官田」,直接可以聯想的是「菱角」。稻穗在盛夏已收成,水田為菱角提供滋養的溫床,幾月過後的秋季,菱角進入採收期,此時,便可見到菱角農滑著小船採紅菱的農村景象。這所位於盛產菱角之地的官田國小,有著天然的農植大環境,一進入校園才發現,不僅是菱角,這所小學似乎什麼都種得出來,包括大麥。
幾個月前的寒假,計劃到台北旅行時,愛搜集經驗的zozo告訴我,她想要去爬一座小百岳,我並沒有計畫走自然之旅,實因這趟旅行有太多公務,也有許多展覽得去充電參觀,行李裡安插不了爬山的配備,但為了完成她的心願,多帶三雙鞋、一背包,多準備上山輕便裝也願意。在北上旅程的最後一天,全獻給了台北新店獅仔頭山。爬完山後,滿足感及疲憊感交叉融合,就這樣直接開車南下回家。
每年到了三月,橘紅色的木棉便像炸彈似的,一朵一朵輪番盛開,整棵樹都成了橘紅色花朵的展示櫃,豔麗的掛在枝頭上,也許是開得太火紅,霸氣凌人,樹幹英挺,被稱為「英雄樹」,和十一月開粉紅色花的美人樹,成了春秋相隔的英雄與美人。原產於印度的木棉,每到春夏兩季可忙碌,三月開花,四月結果,五月碩果迸裂,白色棉絮四處飄散,成了五月雪,而這也是過敏族的惡夢開始。
年前的嘉義達邦行,刺激身心,累積許多特別的經驗,特別安插一篇文章,放置漏網照片,多年後,必能在此重複溫習山中的影像,不管多近多遠,都能像底片一樣,留在此,等著我來沖洗畫面。
第一次認識黃藤是在藝術家王文志紀錄片《山靈》中,看見他奮力取藤,編織大型作品,而親眼看見黃藤,是在台南的竹仔尖山,看著它滿身是刺,好嚇人。那時只知道它帶刺,不知它其實是頗刁鑽的,攀爬上其他植物,往上生長可達一、兩百尺,不僅莖帶刺、葉帶刺,連葉軸末端也有鉤刺,要扯下它勢必有所挑戰。但再仔細想想,黃藤爬上朋友樹,像是穿針引線一樣,把樹與樹之間縫緊繞穩,就如這次我在竹林仰望一看,竹與竹之間佈滿黃藤,如果...
今早讀著《ACT》(NO.84),一邊讀一邊和孩子分享我們幾日前去過的地方是哪兒,我們用Google map看看走過的足跡,終明白那兩日坐在貨車上,崎嶇顛簸的路是通往何處,原來是曾文溪上游,叫做「伊斯基安娜」(iskiana)溪谷。
▲有蛹、蛹殼、剛羽化的紋白蝶。 左右女孩三歲時,曾自創怪異的毛毛蟲,zozo發現一種叫「急急蟲」,她說急急蟲總是很急很急,而yoyo發明一種叫「吃吃蟲」,因為吃吃蟲很愛吃東西。童年時期,她們可沒有真正養過毛毛蟲,細部觀察過蟲兒的一舉一動,直至高中自己種菜,發現小白菜上的小菜蟲後,才興起養菜蟲的念頭,這一養,竟從卵、菜蟲、蛹到羽化,整個長成過程都仔細觀察了。
已是多年愛遊的鄉村之旅,我總是在同一時間,仔細看著田裡井然有序的畫面。每到秋冬,那一束束的芝麻被連根拔起,然後交叉綁綑在一起,像是衛兵一樣緊密定位站好,這「芝麻站衛兵」的景象是秋冬台南善化、安定、西港一帶常見的農作事,這區域可是台灣胡麻的主要產地。而我在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時,是以疑惑的雙眼遠觀,想著:「那一排一排的是什麼農作物啊?好特別。」
▲yoyo繪圖。(16.3ys) 在小事報「小事一樁」NO.003(2020.11月)投了稿,寫了一篇:〈鷹〉,還請了yoyo幫我畫插畫,把這些鳥看到的猛禽用短短的字句表達。 「小事一樁」是由曾經參與「小事報——安業刊」、「小事報——曾文刊」共同的夥伴持續創作的介面,讓我們的小小報持續發刊。
十二月七日,是我的生日。 這些年,老早就訓練好自己提出生日的請求,不用不好意思,直接說,也是一種體貼家人的舉動。我可有許多請求,在心裡潛伏許久,常態的生活步調得暫緩擱置才行,因為對自己好一點的念頭,在歲月數字愈來愈多時,愈是加深內化。 ▲2020.12.07這天的雲好特別。 生日是個什麼日子呢? 就是個面對自己的日子啊! 細數一下,自己到底是多少歲數?(我很清楚,數字愈來愈不可愛) 細數一下,還有...
八月暑假末,zozo的「一日獨生女」,我們來到嘉義太平,因為旅遊此處時,有太多美好的感覺如雲霧籠罩著,我們決定帶著yoyo再訪,再上雲梯、再往老街買美食,還有上回無法進入的「張文環紀念館」,都想要於此回再感受一番。
▲zozo高二爬山時所攝影,2020.11.07,16.3ys。 對於成年禮,我有許多的想像,當孩童成為大人前,在尚未成熟與成熟之間,存在著一段相當模糊的階段,這階段懵懵懂懂,矛盾又充斥的緩慢前進,姑且就稱為大家所知的:「青春期」。回想我個人在這段期間,常有許多疑惑困著自己,日記裡盡是與自己的對話。這期間青少年因自身身體的成熟與心靈成長兩種速度不一前進下,許多擾人的情緒紛至沓來,擾了自己,沈悶又善...
這個暑假,左右女孩有個特別的經驗,兩人在不同日期拜訪台中,zozo與好姐妹兩人閨蜜小旅行,yoyo參加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活動。她們在一週內,分別獨自離家,也獨自與爸媽在一起。我們突然嘗試到僅生一個孩子的生活,女孩更是體驗到獨生女的滋味。
猶記得,第一次見到牠,就被牠一身時尚華服所吸引,二〇一三年,和女兒執行「散步水圳邊」計畫,我們在嘉南大圳的善化支線首次看見這藍色的鳥兒,身形迷你的牠飛功一流,抓魚神技簡直是日本忍者級,閃速的讓人無法輕易觀察,更別遑論用一般相機拍下牠,一身藍色羽毛的牠像是琉璃裹身的鳥,在河水上來回穿梭,點綴水上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