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教孩子

【睡前說一點話】家人間有來有往的關心

【睡前說一點話】家人間有來有往的關心
▲左右女孩與爸爸,2020.10.24,16.3ys 家人之間的關愛得有來有往,互相交流,有時父母忘了關心孩子、冷落親子關係,反之,孩子也會忘了,或是不知該如何關愛家人,就如上高中後的左右姐妹,熱衷校園活動,回到家總是嘰哩呱拉得訴說好多自己的事,沉醉於她們年輕世界裡精彩片段。昨晚睡前,我躺在她們兩人中間,這是我們慣有的睡前時刻,房裏小夜燈營造柔和的氣氛,我趁機告訴她們:「你們沒有發現爸爸今天好累好...

【做筆記】《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

【做筆記】《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
▲總覺得這本書要和zozo縫的不織布偶放在一起拍照才搭。 大好書屋寄來《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一書,希望我能看看這本書。這是由韓國作家尹珠善所著,作者本身是一位高中老師,筆調溫柔,雖說書名像是寫給家有小學、國中學齡階段父母所讀,但其實加入許多她對高中生(也就是青少年)的觀察,以及學生與家人之間的問題,這或許可讓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參考。摘選幾段與我觀念接近並認同的作為筆記,與大家分享。 &nb...

寒暑假閱讀書單紀錄(國小~高中)

寒暑假閱讀書單紀錄(國小~高中)
近日到屏東大學附小演講,分享了親子共讀主題,我談到寒暑假時,自家小家庭都會有閱讀計畫,從女兒小一開始認得字開始,每逢長假必會鼓勵她們增加閱讀,暑假時間較充裕,本數多一些,寒假則因為碰上春節本數較少。暑假閱讀會要求孩子寫繪圖書心得(畫畫+文字書寫),寒假則是抄寫喜歡的詞句。 參與的家長問:「左右姐妹大概是讀多少本?」

那個想聽故事的小男孩

那個想聽故事的小男孩
▲三歲半的zozo想看一本書。2007.02.07 今日,車子依里程數進廠檢查, 我在休息室裡,一個人潤著即將交稿的文字稿。 短短一小時,一幕親子相處的畫面觸動著我, 心生許多感觸,久久難忘。

溝通

溝通
▲photo by zozo,高一手機攝影課。2020.06.15,15.10ys。   媽媽,我們有一件事要跟你溝通一下, 你可能會不高興,是關於戲劇排練的問題。

猶記得孩子會考前一個月⋯⋯

猶記得孩子會考前一個月⋯⋯
▲去年會考前三個月,zozo自己拍了一張書桌上的參考書。 僅剩下不到一個月了,今年即將要會考的國中生(以及家長),一定很緊張吧?!去年已完成會考的左右姐妹至今都還關心著會考大小事,也知道今年因為肺炎疫情取消了英聽考試。我想起去年四、五月,正是女兒升高中會考前一個月,那時,國三生的她們心情如何呢?

《車輪下》學業壓力下的孩子

《車輪下》學業壓力下的孩子
幾月前讀了《徬徨少年時》的心靈起伏還在,總是想起赫曼・赫塞那支憂鬱的筆,寫出孱弱少年的憂傷。忍不住又上網訂了《車輪下》及《荒野之狼》,想延續閱讀這系列成長小說。遠流這一套新版「赫曼赫塞作品集」,裝幀設計很有質感,把赫賽文字深海中的氣氛團團包圍,讓讀者得以一種謎團的心情進入主角的人生故事中。

青春期國中生的小情侶

青春期國中生的小情侶
▲《再會吧,青春小鳥》書封面。 好多好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國中生時,我被班上同學瞎起鬨,莫名其妙的成為某人的女朋友,我都忘了國中一年級的我到底有沒有喜歡他,只知道同學說我們是一對,然後舉凡老師點名到我或他,我們就會招來一陣歡樂的曖昧叫喊與掌聲,我總覺得,那是同學們在享受曖昧的小愛情,我一點都沒有。久了之後,好像也習慣了,甚至自己就是某某人的女朋友也不覺得奇怪,但其實我們倆壓根兒都沒有私下講過話,如...

閱讀偏食者擴增新口味

閱讀偏食者擴增新口味
上週六參加了女兒高中第一年的親師座談會,zozo班的老師提出了一個計畫,她希望能夠透過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建立書單書庫,提供好書資訊、認養採買、連結好書推薦文等完整的閱讀規劃。我聽了舉雙手贊同,因為參加座談會之前,就想好要來提出閱讀建議,沒想到老師也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很高興遇上理念相同的老師。

《我永遠不無聊》荷蘭媽媽創意點子100招

《我永遠不無聊》荷蘭媽媽創意點子100招
兩個月前收到漢湘文化的編輯宛妤來信,希望我為這本荷蘭媽媽所著的《我永遠不無聊》寫推薦文,我點選著未出版的文章,滑鼠不斷的捲動,啊!好多和我們從前相同的舊回憶就在螢幕前亮相著,能夠看到遠在歐洲的媽媽和左右家一樣,喜愛動手做勞作,在帶養孩子的生活中添加創意活動,強調「手」的重要性,這樣真好!而我也受到啟發,想著,「原來還有這招啊!」同時,也激發著我把過往和孩子玩的小遊戲、小勞作慢慢整理。在此,與大家分...

左右家的50個迷你小勞作

左右家的50個迷你小勞作
正在整理一些勞作文章,發現從zozo、yoyo小時候開始,就有許多非常迷你的小勞作,我決定把它整理在這一篇,數天一種,並同步在臉書上分享,所以這是一篇慢慢增加的文章喔! 非迷你小勞作可參考selena拙作: 《在家啟動創造力》 《孩子們,玩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