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香港作家西西的童年故事
幾個月前的暑假,訂下全家學習主題為:香港,透過作家西西的作品,以文字進入香港。我從圖書館借回西西數本作品,升高二的zozo選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作為暑假閱讀書,而yoyo選的是:《候鳥》,這本是西西自傳式的書寫,經歷兩次戰爭,從北方南遷的童年故事。閱讀時,若搭配陳果導演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我城》,就更能了解西西創作的脈絡。
我特別推薦這部紀錄影片,報導文學家的題材,是很需要耐心觀賞,但陳果導演將這部訪談紀錄拍得相當活潑,影片內穿插的大型玩偶(西西製作的玩偶放大)走在街頭,特別能感受出城市中的孤獨感。另外,還有縮小版的香港排屋模型(甚至還有西西小偶在小屋裡),由數位藝術家共同創作,電影中時常穿插令觀者驚喜的畫面,尤其最後幾幕,老年的西西在輪渡船上,看見遠處走進的大型玩偶時,仍像個孩子一樣,開心的摸摸玩偶,那童心的樣子彷彿就是跳格子的西西。
西西(1937~),原名張彥,生於上海,1950年移居香港,這一年,鄰近韓國也在戰亂中,先前介紹的電影《國際市場:半世紀的承諾》,帶到了1950年共軍進入韓國興南,而有興南大撤退。
也是這一年,二戰結束,國共內戰結束,素素(就由書中小女孩來代替西西吧!)一家人從上海南遷到香港,他們本是廣東人,說著粵語,吃蓮蓉月餅,南遷也是返鄉,回到可以講廣州話、大吃蒸籠餃子與包子的地方。
・無論我在學校裡,在街上,在小朋友的家裏,在王家伯伯和王家媽媽家裏,從來沒有一個人和我講廣東話,我祇有在家裏才講廣州話,彷彿廣州話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應該要藏在家裏。如果我在學校裏一不小心講了一句,就會忽然聽到有人喊:餛飩麵,餛飩麵。(p.15)
這一年,把素素的童年一分為二,以前住的是有煙囪的瓦片紅磚屋,媽媽總是穿漂亮的旗袍、手塗指甲油、穿高跟鞋上街購物或是去看戲。南遷後的家有些不一樣,沒有花園卻有騎樓,這是有芒果、龍眼、荔枝的香港,這裡還有可怕的颱風,會把窗戶吹得嘎嘎作響。而處在戰爭中或南遷過後的媽媽不再穿漂亮的旗袍,甚至變了樣,她要做很多事,從此變成能幹的媽媽。
這本書從素素小女孩時期寫到進入師範學院就讀;從童年時光寫到戰爭期間,到即將任職教師,長久的故事中有著家人的身影,還有幾個影響他的人。其中有一段小時候掉入河中的故事,照顧她的小姑娘不小心讓稚兒素素跌落河中,幸好有人救起了素素,但素素也因此生病了好多天。
・媽媽說,我一直是個笨女孩。大家都說,我的魂魄還有一些仍舊在河裏。也許是吧,我永遠也不能把我全部的魂魄從河裏找回來了,我以後會一直是個笨女孩。我想過的,到我長大了,我一定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河,那時候,我就到處再去找找我的那一點兒流浪的魂魄吧。(p.55)
在二姑家的回憶,對素素來說也是相當深刻的。二姑姑家住在盛產火腿的金華蘭溪,識字的二姑姑很威嚴,總是抽著水煙,可以把家中大小事務安排得當。素素在這裡認識一個小女孩阿珠,她是幫忙看管水牛,因為阿珠,素素體驗了各種田野生活,吃西瓜、抓螃蟹、抓蝦子、採栗子,這些經驗相信對素素來說,都是相當珍貴的。
戰爭慢慢接近,上空總有飛機飛越,街上失控的發生搶劫事件,物品愈來愈難買到,有時,同學也不會去學校,爸爸媽媽總有些奇怪的作為,媽媽常常數銀子,爸爸給素素零用錢時,也改變了叮嚀。而這肯定是戰爭帶來的通貨膨脹。
・爸爸每個星期給我零用錢,以前,他把零用錢交給我的時候會說:素素,自己看著用呀,別用到最後兩天一個子兒也沒有呀。可是現在,他並不是這麼說,而是說:素素,喜歡什麼故事書,鉛筆橡皮的,快些去買,喜歡什麼就去買好了,錢也不必留著,因為過幾天,也許東西又會貴了。(p.99)
國共內戰開打了,正是素素小學時期,學校無法去了,街道改變了,生活秩序全都亂了。
・坐在小床上,生活的秩序都給炮聲打亂了,我既不用上學,也不必早起,做不做功課,爸爸和媽媽也不督促我了,我變得那麼自由自在,但這種過分的自由自在,令我又覺得恐慌。(p.126)
・我現在大概明白打仗到底是一件怎樣麻煩的事了,我們讀的書大概也是一座座房子,是這些房子給炸塌了,而這種房子,是看不見的。(p.161)
故事慢慢進入素素舉家南遷的橋段。到香港後,是新的生活的開始,有新的語言,新的詞彙,雜貨店叫做士多,計程車叫做的士⋯⋯。素素還進入一所基督學校,在那裡結識新朋友,其中熱愛文學的小薇帶給素素非常多的文學滋養,淺移默化的影響著她。
・我要跟媽媽到南方去,這是和命有關的事情?命真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屋子有沒有命?這屋子現在是我們的,再過一些日子,它就是別人的,陌生人不知道喜不喜歡這座屋子,會不會好好待它,屋子忽然變了一個主人,這也是屋子的命吧。那麼,其他的許多東西,有沒有命?木頭房子中間的一棵樹,但願它的命好,可以一直留在那裏,一直活下去。(p.196)
・車子走了很久,繞過了一個山又一個山,長途巴士,並不停站,祇一直朝前面走,我覺得車子裏很熱,空氣又好像不夠,太陽一點一點沈下山,四周漸漸暗,因為暗,車外的深淵更可怕的。(p.208)
・一年來,她借給我看了許多書,都是文學作品:屠格涅夫、紀德、拜倫、莫泊桑、契訶夫⋯⋯許多許多書。,那些名字都是我從來沒有聽過和讀過,也是課本裏沒有的。(p.238)
南遷過後,生活一切從重來,素素家沒以前那樣充裕,甚至是清寒的,這些儉貧的生活照樣過,只是漸漸長大的素素,沒有發覺自己長大,卻感受到外公外婆的老化,以及老爸不再像從前一樣強壯。外公外婆終究是離開了⋯⋯
・我在風暴之夜覺得爸爸竟然老了,但更老的是外公和外婆,他們的老,本來是抽象的,直到外婆走起路來一步挨一步,又不能穿針,看不清楚月曆上的字,我才知道,外婆是真的老了。(p.264)
・外公外婆都不在了,我們把他們的床撤去,屋子裏於是寬敞起來,但這裏那裏總留下一點記憶,走到附近,彷彿仍有未逝的音容,那麼隱隱約約地晃蕩。(p.271)
故事最後進入素素會考階段,這是西西書寫童年的最後一段,而這段會考心情,讓經歷過國中會考的女兒yoyo特別有感,她特別能夠感受到少女素素的心情。
・一個像我這般的中學畢業生,如果考取了師範,學一年,就要出來當教師了,我忽然感到十分驚恐,自己懂得多少學問,書本上的、生活上的,配做老師嗎?當老師可是一件責任重大的事。(p.290)
以下為yoyo抄寫的內容:(2020.08,16ys)
・有時候,一陣風吹來,葉子都逃走了,彷彿和清道夫捉迷藏。(p.13)
・雙腳踏在法國梧桐的落葉上,又好像兩隻腳都在唱歌。(p.13)
・節日沒有祕密,如果什麼節日快要到了,大家一早就知道了。(p.94)
・我覺得這一年的鑼鼓好像特別寂寞,所有的大人彷彿都懷著一個大祕密,我又猜不透納祕密是什麼,因為祕密不是可以很快拆開來的聖誕禮物。(p.94)
・只要空地上一有什麼新消息,附近的屋子不久也都知道了,彷彿消息自己長著翅膀到處飛。消息又像空氣,從門縫或窗縫鑽進每一家人的每一個房間。(p.142)
・書本裏有比筆盒更美麗的東西,而且,書本裏有一些感情,比厚厚的學校大衣還要暖。(p.239)
・人原來是會離開世界的。我以前看一些故事,彷彿那不過是書本中的情節,雖然哀傷,但距離遙遠,也沒有貼切的悲愁,但是外公外婆的消失,卻是真實的,那麼平日在屋子裏走動,輕微在響著他們自己的聲音的活生生的人,離去了竟不再出現。(p.272)
・會考,彷彿就是要把我們放進一個大鍋裏去煮一頓,煮得我們焦頭爛額,或者把我們煮成銅皮鐵骨。(p.276)
・考試是像游泳吧,一大羣人在水裏游,就是不知道哪些人可以游到對岸。(p.284)
書名:《候鳥》(新版裝禎設計好多了)
作者:西西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1991年9月(初版);2004年2月(五印)
適讀年齡:15歲以上
yoyo閱讀齡:16 ys(升高二暑假)
延伸資訊:
廖梅璇:寫給最後一名讀者的家族流離誌──讀西西《候鳥》與《織巢》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