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暖暖金山寺步道|暖壽山:清法戰爭戰壕遺址

知道要來暖暖金山寺步道,是讀到「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的紀錄,才知道這裡有清法戰爭的戰壕遺址,我想來走這一段步道,看看當時清軍的壕溝,也試著想像基隆河那端有法軍,兩軍雙雙對峙。原只是走歷史,沒想到卻意外發現金山寺步道至暖壽山,再下切到暖暖火車站,這一段有竹葉飄然落下的山徑是如此清幽,讓人忍不住想多待一些時間。

這一段步道,我完全參考了Tony先生影片,Link

很謝謝他如此仔細地記錄,其實我十多年前就開始追蹤他的文章。

一月二十四日,二〇二五

早上8:30手機鬧鐘叫醒了我,這是旅行時固定起床的時間。下樓到飯店餐廳吃早餐,我仍不忘晨讀,讀的當然就是陶德所寫的日記,是這趟旅行伴讀的書籍之一。昨日到淡水,今日計畫到暖暖及基隆一趟。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一書,出現許多「暖暖」字眼,我從未來過暖暖,對於這麼優雅地名的地方,帶著無限的想像。後來查詢,原來是從凱達格蘭族「那那」社諧音轉來。

清法戰爭發生在台澎戰區的時間,從1884年8月5日法軍攻打基隆開始,1884年10月2日,法軍攻打淡水,清軍在短時間內擊敗法軍,10月4日,獅球嶺被法軍攻下,11月7日暖暖之役爆發,1885年法軍調來外籍兵團,霧峰林家所率領的棟軍擋下法軍,同年6月11日,孤拔死於澎湖。

以下摘自:《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這些短日記記錄著暖暖戰役,發生在1884年年末。

1884年11月3日 

據傳,昨天清軍攻打嶺腳(Liang-kah)、暖暖丘陵地帶的法軍,被法軍架於高處的機關槍掃倒了二百人,清軍敗退。(p.073)

1884年12月10日 

另有謠傳法軍已打通「瀑布小徑」(Cascade Pass,南嶺腳附近),並有高處架設機關槍陣地,嚴重威脅了暖暖的清軍陣地。該地守軍主要是民間團練(由林朝棟、王廷理領導),他們已向劉銘傳請求援兵。(p.081)

1885年1月27日~31日 

越來越多的法國援軍開抵基隆,怕不有五千~六千人(可上岸打仗的只三千出頭,總兵力近五千)。守軍傳出,暖暖一帶的法國先鋒部隊,個頭矮小、皮膚黝黑、配掛很時髦的徽章,從作戰時不後送戰友的死屍來看,似乎不是法國人(外籍兵團)。(p.095)

作者陳政三老師考證:1885年1月6日,綽號「西風」的法國「非洲兵團」共九百一十七人抵達基隆。


▲從安德宮(暖暖媽祖廟)出發


▲右邊的金山步道上去

1885年3月1日~7日 

暖暖附近有座形狀奇特的「媽祖婆山」(Majuba hill,紅淡山),山壁呈垂直,頂部平如桌面,上種茶樹,緊扼交通孔道並可以俯視法軍動態。附近另有數個清軍營區駐紮,每營區由三百~四百兵力組成(每營正式編制為三百五十人),但卻被法軍逐一擊潰了。暖暖、水返腳(汐止)的團練英勇奮戰,死傷數百人,或許不該將這些沒有訓練的民兵派到戰場送死。暖暖居民都撤了,清軍則退至六堵,重新集結重兵,準備迎接下一場大戰的來臨。(p.101-103)

這一段作者解讀可能是因為上面有媽祖廟(即 安德宮),所以稱為「媽祖婆山」。但也有網路寫者,認為「媽祖婆山」是指有金山寺的山丘。也是今日我的目標。


▲右邊都有一軌道


▲有許多苔蘚與地衣


▲已可看到【台62線】


▲答案揭曉,果真是運送物資的台車


▲從金山寺往遠處看,可以看到更遠的山

11:50|來到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安德宮,這是一間祭拜媽祖的廟宇,從(面對安德宮)右側的「金山步道」步行多階梯,上到金山寺,沿途有野生植物亦有居民刻意種植美化。這些階梯右側有一軌道,一開始疑惑著為何有軌道,後來才知是運送物資到金山寺的聰明方法,應該算是現代流籠、台車。這裡環境濕度高,牆面可見豐富的苔蘚植物。有一家老宅民宿叫福園,房子兩側種滿了植物,我看見了桂花正盛開。再往上走,一下子就可看到【台62線】,而最清楚的就是站在金山寺鳥瞰遠方。


▲金山寺


▲右邊這條路往上


▲第一個分岔點,取直(偏左邊)


▲取直就是往暖暖運動公園


▲第二個分岔點,取右往暖壽山

面對金山寺右側有一石階就繼續往上走,可抵達清法戰爭遺址。遇到第一個分叉路,選擇直行的「暖暖運動公園」,下一個分岔點選右邊先到暖壽山。山徑盡是細瘦的竹子,落葉紛紛,三兩人走著好清幽。


▲這一段路清幽

12:35|抵達海拔140公尺的暖壽山,這樣的高度就可以遠挑遠方,這裡有一大坑洞,可以掩飾、躲藏軍兵,這是當時清軍陣地的遺址。我坐在這寫了一段日記,記下時間,想像當時可能是棟軍在這裡駐紮。數十分鐘後返回分岔點,剛剛右轉至暖壽山,現在繼續往暖暖車站方向。


▲暖壽山有好幾個坑洞


▲清兵躲藏的坑洞


▲回走的時候看見尖尖的基隆山


▲回到剛剛第二個分岔點,剛剛往右到暖壽山,現在回左到暖暖運動公園方向

又見叉路取左,其實只要往暖暖車站方向即可,也有山友做了指示牌寫著往「清法戰爭遺址」的方向。


▲又見岔路,算是第三個岔路,往左邊


▲牌子上有山友做好「清法戰爭遺址」記號

13:05|看到大電塔,在往暖暖車站的路徑上,一路上都沒有人,這裡可看到【台62線】及基隆山。


▲駁坎的塹壕遺址區

經過電塔後,就開始進入駁坎的塹壕遺址區,這段路不算短,當時到底可以容納多少兵力呢?一個分岔路又往塹壕遺跡,左往暖暖車站,看完遺跡後,再回到這個分岔點,先取右。

1885年1月17日 

清軍宣稱10日遭遇戰,他們在暖暖山區小湖中,擄獲一條法軍小船;例外暖暖傳來法軍正試圖搭建簡易船橋,以便渡過基隆河,攻打在台北府坐擁重兵的劉銘傳。但每天都有不同的消息從暖暖傳來,很難判斷真假。(p.092)


▲這個高度已可以看到基隆河

最後一段往車站的路,竟有一段繩纜讓山友抓繩上下,今天穿著休閒鞋難以俐落的上下坡,不過歷史之旅能有這樣的山林路線,對我而言已是完美的加分行程。


▲竟然有繩索區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走一段歷史 

新北淡水「Somni coffee」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淡水碼頭|馬偕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淡水廟宇群:福佑宮、清水巖、龍山寺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暖暖金山寺步道|暖壽山:清法戰爭戰壕遺址

更多【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Link


▲下去就是暖暖車站,也有人從暖暖車站反方向上來。

更多「爬山/登步道」,Link

延伸閱讀:

【爬山】小百岳NO.20 台北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垂直的崖梯 

【爬山】2024元旦:烏山嶺水利古道(八田與一與工作人員往返探勘的路線) 

花蓮豐濱「大石鼻步道」:登高觀看汪洋大海 

【寫生】花蓮瑞穗「掃叭石柱」:來畫1929年鹿野忠雄看到的巨石(17.6ys) 

遠觀南投土地公鞍嶺、日月潭拉魯島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