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3)法國新橋亨利四世雕像|La Rhumerie酒吧|狄德羅雕像|卡繆的異鄉人成形處
在巴黎第一個停下來放空的地方,是鄰新橋的塞納河邊,坐在河邊,吃著KEBAB,偶而烏鴉叫了幾聲。這裡的烏鴉叫聲和想像中狂傲的叫聲不一樣,法蘭西烏鴉有著淒涼的聲韻,真特別。坐著發呆時,會不停聽到警車警示鳴叫,初聽不覺得訝異,多日後才感受到巴黎警車鳴笛頻率實在有點過高。
六月二十六日,二〇二四,Day 2
叫做「新橋」的這座橋正在我左前方,我告訴女兒:「說是『新橋』,其實是巴黎最古老的橋。」這座橋由亨利三世1577年啟動興建工程,亨利四世接續,直至1607年完工,屈指一算,竟蓋了三十年!在這之前塞納河上的橋樑皆是木製橋,亨利四世想得久遠,希望能建造一座堅固永恆的橋。
海明威在其著作《流動的饗宴》一書中,提到巴黎塞納河及新橋。
西堤島頂端新橋下有一座亨利四世(Henri Quatre)雕像,小島盡頭在那兒深入水中,宛如一座尖尖的船頭。水邊有座小公園,園裡的栗子樹亭亭如蓋。塞納河流過,形成幾股暗流和迴水,那是釣魚的好地方。走下一級級階梯到公園裡,可看見那兒和大橋下有許多人在垂釣。(p.77-78)
這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在1921年至1926年看到的巴黎,那時他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時過一百年的2024年,我也來到了塞納河邊,看見新橋、看見亨利四世雕像,也走下一階一階的石階,進入這個尖尖的小公園。為何來此呢?主要是因為閱讀了《巴黎哲學藝術地圖》一書,書把我揪來這裡了。
▲亨利四世(Henri IV)雕像
新橋(Pont Neuf)大約在1577年開始計畫啟動,因為設計、戰爭之故,一直到拖延至1607年才完工。
書中提到,「新橋」是巴黎最古老的橋,興建工程是由亨利三世啟動,這座橋到一六〇七年才完工,主要與亨利四世有關,他希望巴黎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他建造了一座非常寬闊、經久耐用的石橋。在新橋上,可以看到亨利四世平靜而莊嚴地坐在馬上,欣賞他的建築工事成果。然後到巴黎最古老的廣場,三角形的多芬納廣場(place Dauphine),這座廣場也是亨利四世設計的。
多芬納廣場(place Dauphine)長106m,寬67m,1607年亨利四世下令建造這個三角形廣場。同樣是亨利四世下令建造的孚日廣場(當時為皇家廣場)建造時間為1605-1612。
▲1615年的多芬納廣場,可看到亨利四世雕像
介紹多芬納廣場:Place Dauphine: One of Paris’ Most Romantic Squares
▲的確有石階上下新橋及多芬納廣場(place Dauphine)公園
海明威筆下形容為一座尖尖的船頭的公園就是多芬納廣場(place Dauphine)公園,我們走下公園時,看見許多親子在那兒野餐,許多情人在那兒躺草皮曬太陽。那橋上的亨利四世呢?是否如作者所言:「平靜而莊嚴地坐在馬上,欣賞他的建築工事成果」?我是覺得他好像在笑,上網搜尋一下他的影像,還真是一個和藹慈祥,帶著淺笑及絡腮鬍的君王呢!
▲西堤島最上尖尖的地方為一公園
放棄花神咖啡館,走進La Rhumerie酒吧店(提供雞尾酒)
與亨利四世約會完後已午後兩點,天氣熱到有點受不了,應該高溫三十度了吧!
我本想去聖日耳曼大道上的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那是沙特和西蒙波娃幾乎每天都去的咖啡館,沙特在這寫出了他的巨著:《存在與虛無》。花神咖啡館從1885年開業至今,卡繆、畢卡索也都曾來過。
▲花神咖啡館從1885年開業至今,沙特、西蒙波娃、卡繆、畢卡索也都曾來過,但我沒進去。
孰知人客爆滿,而且我發現,夏天的巴黎咖啡館幾乎少人喝咖啡,都是喝雞尾酒、白酒等。我放棄在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喝咖啡,只在門前拍一張相。
▲1932年就開店的「La Rhumerie酒吧店」
然後在不遠處,發現了1932年就開店的「La Rhumerie酒吧店」,高溫以及有個想上廁所的女兒讓我們直直走進去。店裡吧檯有很多酒,一旁曬著薄荷葉,我們點了一杯「virgin mojito(莫希托)」,是一種無酒精的氣泡飲料,加了檸檬及薄荷,非常好喝啊!一杯7.5€約台幣263元。
店裡有個老爺爺,感覺是天天去的常客,他坐在籐編椅上,觀察客人(包括我們),半小時後留下小費起身離去。巴黎可能有許多這樣的人,即便人滿出了城,仍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快活地編織自己的每一天,一百年前,海明威應該也是如此。
▲以後想自己做「virgin mojito(莫希托)」
166 Bd Saint-Germain, 75006 Paris, 法國
▲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雕像
聖日耳曼大道上的狄德羅雕像
往附近地鐵站走,我想去找個銅像。二十多年前到歐洲時,總是對於廣場街頭的銅像感到好奇,多想知道它們是哪一個偉人?站在後代敬仰的土地上。
我想找的偉人是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他是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十五歲的時後來到巴黎,1746年在在沙龍主人資助下,主編出版了共28卷的《百科全書》。他的雕像在聖日耳曼大道145號,就在他住了三十年的151號附近。
狄德羅雕像是1885年由雕塑家Jean Gautherin 所雕塑,仔細看,他拿著鵝毛筆,椅子下有好多書,一看就是個文字工作者,只是他的文字可多。
同樣在《巴黎哲學藝術地圖》一書中提到:
‧狄德羅是一位富有的鐵匠之子,早年就被囚禁過。當他想娶一個貧窮的女人時,他的父親便把他關了起來;在那個年代,父親的權威不容漠視的。⋯⋯在聖日耳曼德佩區的中間、西索街(rue des Ciseaux)和聖日耳曼大道(馬比榮地鐵站)的拐角處,你可以欣賞狄德羅的雕像。⋯⋯他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鵝毛筆,看起來有點兇。⋯⋯狄德羅的能量令人難以置信,他的產出幾乎可謂超人:他為《百科全書》撰寫了三千五百多篇文章(比誰都多),還寫過小說、戲劇、散文、小冊子和無以計算的信件。⋯⋯他以為只要在《百科全書》計畫上投入三年時間就夠了,結果他花了二十五年。(p.222–223)
麥迪遜大飯店(MADISON):卡繆異鄉人成形處
就在狄德羅雕像旁,有個麥迪遜大飯店(MADISON),那是卡繆書寫《異鄉人》的地方,短短兩個月就完成這影響後代的作品。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1940年三月抵達巴黎,一開始住在蒙馬特的波瑞耶旅館(現已不在),很快就就又搬到聖日耳曼大道的麥迪遜大飯店,他白天在《巴黎晚報》工作,晚上則進行《異鄉人》撰寫,1940年五月就完稿,1942年出版《異鄉人》。(資料參考《巴黎文學散步地圖》)
今日我已滿足,都是我喜歡的文學景點,帶著這些踩點經驗,回顧我閱讀著作的心情,我想,會多了一份「踏」實感。
啊~原來八十年前,初到巴黎的卡繆在這裡寫《異鄉人》啊~
啊~原來一百年前,年輕海明威也走過這公園~
啊,原來兩三百年前,狄德羅就住在這一區,他正投入於編著《百科全書》啊~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1)我的時差是飢餓反應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2)交通奔波的首日:瑞航、巴黎北站、塞納河邊野餐吃KEBAB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3)法國新橋亨利四世雕像|La Rhumerie酒吧|狄德羅雕像|卡繆的異鄉人成形處
更多「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Link!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