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腳印》(Civilisation:A Personal View):出版五十年的人文經典

關於「文明」,大家最熟悉的或許是以下這句電影台詞:「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語出自電影《賽德克‧巴萊》,英氣逼人的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1930年代的台灣原住民與殖民國之間的扞格,在魏德聖導演的理解中正是所謂「自認為文明的腳步」導致的文化衝突。

雖然「文明」的英文civilization一詞來自「市民」,因此也可理解為「市民化」,然而中文的用法中只呈現它所延伸的意義:有「高度教化」的社會。當然,我們今天都能理解莫那魯道那句話,絕非出自「野蠻」,然而受西方世界發展影響至鉅的我們,也沒有理由不去理解為何那些「腳步」會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大步大步地走進我們的「文明」裡。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這本《文明的腳印》,就是非常經典的西方觀點,我們透過他的視線可以較為輕易地把握住「他們」如今引以為傲的社會「教化」歷程。一開始,他就把時間快速往前拉至西元5、6世紀,歐洲北方蠻族日耳曼人、維京人不斷入侵南方羅馬帝國,說明了西方歷史中野蠻與文明的衝突,也是這本書瞭望文明的起點。

20230218-文明的腳印6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閱讀共328頁的圖文並茂的《文明的腳印》(CIVILISATION),這本堪稱人文經典的厚重書冊,事實上源自於1969年英國BBC節目,主持人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曾任大英國家美術館館長,是英國最有民間聲望的藝術史學者。他在節目中刻意用平易近人的口吻,談論歷史與文明,內容包含了建築、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這位藝術史專家三十歲之齡就當上國家級館長,之後進入英國電視台工作,所主持的節目被整理成冊出版,目前已出版50週年,從未絕版過。

一邊閱讀,一邊刻意搜尋當年影片來輔助我理解,影片中主持人有如魔法般,飛梭各州各國、各文明的的起源地,讓觀眾看見建築與藝術作品,但若無文字的閱讀,其實作為非西方讀者,將難以消化節目中短短一小時內要說明的文明厚度。於是我停止觀看影片,又回到這本書,從文字開始踏尋他們的腳印。

此書共分十三章節,從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興起談起,北方蠻族入侵、十字軍東征、中世紀朝聖促成藝術與宗教結合、歌德藝術、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代、荷蘭風俗畫、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洛可可、啟蒙時代、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等;同時他也談到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蒙田、但丁、巴哈、伏爾泰、盧梭、貝多芬等。

20230218-文明的腳印5

筆者從教堂的建築、雕刻大談藝術風格及特色,讓我回想,當我在看東方寺廟的龍柱、壁面雕刻時,西方人看的是教堂立面的人像、雕刻;當我專注於廟宇壁畫時,上頭可能畫著中國二十四孝、三國時代故事、司馬光的奇蹟,西方人則在教堂描繪著上帝在人世間的神蹟,以及最終審判的想像;而我們驚嘆著瓷片剪黏、交趾陶的精細技術時,西方教堂絢麗的彩色玻璃花窗也引發世人的喜愛。

由於內容厚實,資料龐大,Kenneth Clark專業的分析,讓我不敢怠忽,書在手邊已停留兩三個月,久久無法下筆書寫讀後文。當我閱讀完後,想著該如何推薦這本書給朋友們?對象可能是就讀藝術學院的年輕人,或是對藝術感興趣,抑是單純喜歡美的事物,甚至是追求更多新知的朋友。

我記得當我已讀到文藝復興時期章節時,教藝術史的先生和我討論著拉斐爾畫於於梵蒂岡城簽字廳的濕壁畫:《雅典學院》,我們一一看著畫中人物安排,也讀著作者精闢解析,先生當時說:「這我可要好好讀。」因為作者看得相當細膩,很多畫中細節都能一一解析,讓我們能更快串連起畫家與他的文明之間的思緒。

20230218-文明的腳印3

就我個人閱讀經驗上,要把龐大歷史知識熟記,是需要很長時間熟記甚至時時運用,恐還難以融會貫通。我們需要的是一本幫讀者整理清楚,圖文對照的藝術史圖書,這本《文明的腳印》為了讓一般讀者能聚焦於特定主題,書中討論對象皆經過作者精選,但其專業分析可協助讀者切入重點,再繼續延伸。讀者或許無法親臨所提及的古文明區、教堂或美術館,幸好透過大量重新精印的彩色圖片,可以強化讀者的想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作者Kenneth Clark原來就預設這是面對大眾的出版計劃,筆調輕鬆易讀,絕不拗口,也容易幫讀者前後串連,不致在閱讀中走失於某些年代。

雖然是陳年舊書再版,但是經過重新編排與精印,絕對是值得收藏在家裡,時時拿出來品味的西方文明經典。

感謝Doch老師協助書寫與潤飾,在與他多回共同閱讀討論的晨讀時刻,是我學習藝術史,思路最清楚的時刻。

20230218-文明的腳印4

以下為我抄寫的重點筆記:

·從創作者的主題差異,我們能明顯看到大西洋新世界與地中海希臘羅馬文明之間的斷裂:地中海藝術的主題是人,而且早在古埃及便是如此。但這些奮力在森林中前行,與波濤奮鬥的流浪者們,整副心思卻只在乎茂密枝頭上的鳥獸,對人沒有半點興趣。(p.21)

‧對西方世界來說,諾斯人光憑他們的航海技術,就是一項嶄新的成就。假如要為大西洋人找一個有別於地中海人希臘神廟的象徵,那就是維京船隻了:神廟靜止而堅固:船隻則是靈活而輕快。(p.24)

‧聖母崇拜一直要到12世紀才吸引了老百姓的想像力。我猜想,是因為過去幾個世紀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如果藝術可以作為一種指標,那麼聖母在9、10世紀人們的心中實在沒什麼分量。聖母崇拜為何變得重要了呢?我原本認為,這肯定是十字軍造成的結果:返鄉的戰士們,帶回與自身所代表的「勇氣與身體力量」截然相反的「女性溫柔與憐愛之美」的崇拜。但現在我沒那麼把握了。不過,最早作為崇拜對象的聖母像,確實有著明顯的拜占庭風格,這個事實似乎可以證明「聖母崇拜來自東方」的論點。(p.56)

‧夏特大教堂是歐洲文明第一次大復甦的縮影,同時也是一座橋梁,銜接了阿拉伯的世界與神學家聖托馬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的世界、銜接了一個好奇不安的世界與另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p.59)

‧「城市」(city)、「公民」(citizen)、「平民」( civilian)、「公民生活」( civic life):我推測,這一切應該都跟我們所謂的「文明」( civilisation)有直接關係。⋯⋯我所理解的「文明」不只誕生於城市,修道院或宮廷也可能孕育文明,甚至超越城市。(p.74)

‧佛羅倫斯人對這項發明極為自豪,他們相信古人不知道透視法(但其實古人知道),而直到1945年透視法仍是藝術家訓練中的重要一環。但透視法與文明有何關係?我認為在於它的發明起源。藝術家認為自己能讓某人在寫實的背景中重現,計算其人的位置,將人物根據顯而易見的和諧秩序加以安排。這種信念是種象徵,顯示人們對於人在萬物中的位置,以及人對於自己命運的掌握有了新看法。(p.91)

‧早期的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是一種都市文化,確切來說,是中產階級的文化。人們在街道、廣場與店舖中消磨時間。(p.92)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的作品,為何會比我們當代的建物更優秀?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這些建築師都是藝術家,而非單純的建築師。(p.154)

‧所謂的「巴洛克」藝術,其實一種通俗的藝術。巴洛克藝術不同於文藝復興時期,並非以知性的手段(例如:幾何學、透視學、古典知識)來觸動一小群人文主義者的心,而是透過情感盡可能觸動更多受眾。巴洛克藝術的題材通常很費解,因為多半是來自某些神學家的構思,但是藝術家傳達意涵的手法卻很通俗,甚至令人想到電影。(p.162)

‧維梅爾使出渾身解數,想盡辦法讓觀者感受到光的動態。他喜歡用一面白牆來描繪光線的轉移,而為了使光線的移動看起來更明確,通常維梅爾會讓光線通過一張表面略微皺摺的地圖。維梅爾的畫作中至少出現過4張這種地圖,如此一來,除了能讓地圖作為光線傳送的媒介之外,也提醒了我們荷蘭是該時代最厲害的製圖專家。(p.189)

‧12與13世紀時,我提到人們突然意識到女性的特質,可謂是文明的一大耀進,這一點擺到18世紀的法國也言之成理。我認為,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平衡協調,是文明絕不可少的必要性。在18世紀的法國,女性的影響力整體而言是正面的,「沙龍」(salon)這種18世紀的奇特組織也是由女性一手打造。大約有40年的時間,這種集合睿智男女的小型社交聚會,成為歐洲文明的重心。(p.224)

‧如果想更加理解某個文明,從該文明的建築切入是最好的。繪畫與文學多半來自難以捉摸的個人,但建築算是集體藝術。至少想較於其他藝術而言,建築無法從「使用者」和「建造者」的關係脫離。(p.302)

 

書名:《文明的腳印》(Civilisation:A Personal View)

文: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

譯: 馮奕達

出版社:野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7日

適讀年齡:15歲以上

 

「博物館/地方文物館」,Link! 

「廟宇/教堂」,Link

 

延伸閱讀:

《故事東亞史》:位居東亞地區的臺灣人讀讀吧! 

《兩個太陽的臺灣》。1977 年出版的臺灣近代抗日史 

【讀些。寫些】《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 

《人類環境中的創作過程——RSVP環》關於譜記 

【讀些。寫些】《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