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浪漁港】南方澳內埤海邊
那個下午,下起了一場夏季雨,南方澳的地面被雨水及陽光照得發亮,幸好在雨水打落此港前,來到母親美玉姐少女時代會到內埤海灘。她曾浪漫地描述:「那時候,我們會到內埤仔海邊玩。」
海,一向是戀人雙肩相依的戀愛場景,那時,美玉小姐有心儀的對象嗎?我不免想像那戀人般的你儂我儂畫面,然後竊笑在心頭。
六月二十七日,二〇二三
南方澳舊名為「南風澳」,早期爲漁船躲避風湧而靠岸之處,故稱之。南方澳漁港如一三叉形狀,有南方澳漁港、內埤漁港、第三漁港。1921年,日人斥資興建南方澳漁港,第一漁港完工於1923年,2023年滿百年。早在日人築港之前,南方澳還居住著平埔族猴猴社人,在馬偕牧師日記原稿中,提及猴猴社人與排灣族民的故事。
▲1933年南方澳漁港(照片來自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在「國家文化記憶庫」中提到:
為疏通第一漁港魚汛期的擁擠,政府遂於1955年至1959年間又增闢內埤泊地,即今日所稱南方澳第二漁港,又稱「內埤漁港」,位於南寧路和內埤路的中間,靠近內埤海邊、豆腐岬,為三個漁港中最小的,漁港外側以沙丘堤岸與太平洋相隔。
臺灣東部的海邊多半以礫石灘、海蝕平台等岩岸為主,南方澳內埤海邊非常特別,除了沙岸外,海灘上鋪滿著扁平的石頭,不知是不是因為南方澳的海岸地層是由板岩所組成,經海水長期沖刷後,變成扁扁的、平滑的石頭?這些石頭沒有陵陵角角,讓身心放鬆的Doch忍不住躺在天然的石頭床上,身旁的女兒坐在他身邊,瞬間變得好像個娃。
看見扁平狀石頭,女兒又想起半年前「2023逐溪而行」,我們在台灣各地河川上拾起石塊,打著水漂,她們馬上意識到,這種扁狀石頭是水漂好石,於是毫不留情地往太平洋用力扔去。十八歲少女丟石的畫面充滿童趣,但六十年前的美玉小姐,可能不是這樣吧!
我面對太平洋,觀測這個被兩側山包圍的海灣,左側應該就是筆架山三座可愛的山,在這海邊的後方就是第二漁港,我模擬著相同的場域、相同的黃昏氣氛,在母親來到這裡的時候,第二漁港已興建,她看到的就如我所見的。那時,她也像孫女一樣,有著青春的氣息,望著白浪滔滔,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延伸資訊:
【2023暑浪漁港】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六館街尾洋式店屋
南方澳「The New days」青旅:位址曾是南方澳大戲院
【2023暑浪漁港】台灣最東邊的漁村:馬崗漁港、馬崗哨所、海蝕平台
所有「2023暑浪漁港」,Link!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