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公路上的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9.11ys)

旅程進入第五天,我們要慢慢離開宜蘭了。從「宜蘭羅東文化工場」離開後,我們沿著台九線,在礁溪切往台2線濱海公路,我們要順著濱海公路繞台灣的東北角。東北角的風光果然和南部大不相同,一路上我都睜大眼睛瞧,許多的風景都來不急進入眼簾,我真希望自己有超強的吸收力與視力,可以看得更多、感受得更深刻。


七月十一日,二〇一四,Day 5

宜蘭大里海蝕平台
台灣東北角海岸有幾處海蝕平台,讓人看了都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力量如此強大,這麼大面積的海蝕平台就平鋪在海洋岸邊,它們到底被打壓了多久?才變成這平平整整的模樣?!

在「東北角地質專區」網頁裡,寫著海蝕平台的成因:

海浪日夜不停地淘刷海崖,久而久之,海崖逐漸崩退,形成和海平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之為海蝕平台。

所以,當我和zozo、yoyo可以這樣平順地走向海的那一頭,是海浪不眠不休打浪刷崖的結果啊!

有幾個釣客在海岸邊釣魚, zoyo知道不可製造過大音量干擾釣客,所以,和我安靜地觀察著。看著這片海,看著對面的龜山島,不知為何我會想起澎湖的風櫃,那海蝕溝、海蝕洞組成天然的樂器。這裡,沒有天然的樂器,僅有女孩看見小魚兒後,偶而發出的清脆笑聲。

三貂角燈塔
翻越大半個台灣,從九號公路到二號公路,為的就是讓她們看看許多課本裡提過的景點。這次帶她們來看看三貂角燈塔,這是台灣最東的岬角,四年級下學期的社會課本裡曾經提過它,而yoyo也好奇地問起它。

我沒去過三貂角,所以和女兒一起跟著課本去旅行。在「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上寫著三貂角地名的由來:

據傳明朝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開抵臺灣東北角海域,因不詳地名為便於記載航海日誌,便以拉丁文命此地為Santiago(聖地牙哥)這是西班牙人的習慣以「聖」為開頭,為外國人最早對臺灣東北角的記錄,早期本地先民便以此譯為閩南語音「三貂」,「三貂」地型是臺灣最東北部的岬角,因而自然得名為「三貂角」。

三貂角燈塔有個幸福教堂,原是倉庫,目前搖身一變成了許多旅人拍照的景點,我們也應景一下,在這兒拍一張關於幸福的照片。

2014暑假環島:台灣的邊緣繞一圈(9.11ys)
浣熊颱風過後的台東(9.11ys)
【民宿】花蓮光復「麵包樹舍」:早餐好豐富(9.11ys)
花蓮秀林「翡翠谷」:伸手不見五指的古隧道(9.11ys)
夜逛花蓮市區:阿之寶、海或市集(9.11ys)
【民宿】花蓮吉安「若水人文空間」:食宿的態度
【寫生】花蓮「松園別館」:百歲的琉球松(9.11ys)
【鐵馬行】宜蘭「梅花湖」、「天送碑車站」(9.11ys)
宜蘭小吃:羅家蔥捲餅、廣興做粿、十六崁瓜仔雞麵
宜蘭大同「清水地熱」:拿著竹簍煮玉米筍(9.11ys)
宜蘭「舊書櫃」二手書 咖啡(9.11ys)
【民宿】再訪「飛鳥小屋」:光蠟樹上都是獨角仙(9.11ys)
宜蘭「羅東文化工場」:好似可以一層又一層地往上蓋(9.11ys)
濱海公路上的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9.11ys) )
金黃色的沙灘:台北貢寮「福隆海水浴場」(9.11ys)
台北猴峒一日遊:猴子、小貓、礦工車(9.11ys)
從北海岸到西岸:基隆、野柳到淡水(9.11ys)
「2014台灣的邊緣繞一圈」漏網照片(止)

延伸閱讀:
花蓮「砂卡礑步道」:鬼斧神工大自然美景就在眼前
宜蘭頭城「和平街屋」(7.11ys)
【博物館】宜蘭蘭陽博物館:傾斜如陡峭的山(7.11ys)
再訪宜蘭「清水地熱」:冬天來果真是取暖/停留南方澳(12.6ys)
澎湖「大菓葉玄武岩」、「西台古堡」(5.8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