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砂卡礑步道」:鬼斧神工大自然美景就在眼前

台灣岩石美景很多,除了幾年前在澎湖看見那些詭異至極的玄武岩(實在被大自然神疊得太整齊、太美了)、風化及海蝕造成很多奇特岩石的野柳外,在花蓮可以看到許多中、上游經風化、水切而成的大石塊,像是秀姑巒溪的石灰岩——秀姑漱玉,還有在慕谷慕魚翡翠谷都可以看到大石塊的自然雕刻作品。
這次來到花蓮,決定走一段大自然路線,想多看看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雕刻作品。「砂卡礑步道」是首選,作為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先修課。


20180702-砂卡礑2 拷貝20180702-砂卡礑1 拷貝

七月三日,二〇一八,Day 4
學生時代曾經來過中橫,也許是因為班遊而只和同學打哈哈,而忘了好好欣賞美景,所以記憶相當模糊。倒是左右姐妹一副老馬識途,好像對這裡很熟,原來只是對太魯閣牌樓相當熟悉,她們說:「課本裡有這裡的照片。」看樣子是眼睛來過這裡,身體沒來過。

20180703-昭在拍照2 拷貝20180703-砂卡礑5 拷貝

今天我們不深入太魯閣,目標是前端的砂卡礑步道。從遊客中心開車前進,經過砂卡礑隧道後,就可以準備停車(有小型停車場及公廁)。那條又長又暗的隧道挺神秘的,有專屬的人行走道,下回應該把車停在遊客中心,步行走過這一段,感受一下人車共聚黑暗隧道的詭異氣氛。

走入砂卡礑步道,得先下一座旋轉鐵樓梯(可見我們在比較高的地方),一旁相倚的溪流是砂卡礑溪,它是立霧溪的支流,匯入立霧溪,最後會注入太平洋。這裡就像是多年前遇的慕谷慕魚,藍綠的水,但石塊比較中型,可能是因為接近下游,石頭沒有太巨型,不過直立立的石壁實在很壯觀,仰頭看都不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大理岩與潭水形成暗色褶皺,讓人忍不住聯想到,原住民的原始美感來自於自然山林的薰陶。


▲在水裡看見這束草與花。

可以感覺出這步道是一鑿一擊挖出來的,是夾在山壁中的一條步道,抬高手也會碰到山壁,像是山壁腰帶的它原來叫「神秘谷步道」,是日治時期建造(1940年),當時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而鑿的。後來。2001年改名為太魯閣族發音的「砂卡礑」(Skadang),意為「臼齒」,因為太魯閣族在此處開墾建社時,挖到了臼齒。

這條步道長約4.1公里,寬約1公尺,每日開放的公里數應該多少有變動,由於幾乎沒有陡度,是平緩的一條散步步道,所以體力上絕對是可以的,沿途蟲鳴鳥叫,山壁遮陽又涼爽,實在非常舒服,小孩與長輩都可以步行的,如果累就自動折回,自然又輕鬆。中間會經過五間屋,販賣簡單的涼水及原住民編織手作,我們買了幾條幸運繩綁在手上,原住民朋友告訴我們這些圖案是「祖靈之眼」,看著看著,覺得自己也被保護了。

散步時有個小插曲,寧靜的山谷突然聽到尖銳的哨子聲,後來才知道有義工幫忙看顧,如果有旅客想走出步道,爬石塊或玩溪水就會被制止。原來這裡曾經發生過遊客不小心掉倒而死亡事件,這裡石塊多,若脫離步道、站不穩,真的很容易發生危險,畢竟這是大自然的領域,我們走進了這裡,應以謙遜的心面對。

另,我與義工阿姨聊天,才知道她與先生兩人自己住台中,刻意申請來這裡當義工,日期排定了,就從台中開車來這裡,我笑著說,也許以後我也會這樣喔!

下回再來花蓮,繼續往太魯閣前進。

延伸資訊:
1.砂卡礑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Link
2.走這個步道也很涼爽:
進入山林。奮起湖步道內的迷人生態(12.1ys)

2018花東夏日遊:尋找海的藝術作品
「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2018東海岸大地藝術季
【咖啡館】台東「食冊café書店」:安安靜靜,就像是自己的書房
【民宿】我總是再訪住過的民宿:台東「馬桶有魚」/花蓮「若水人文空間」
從台東到花蓮:成功「東粄香」、花蓮誠品演講、與NaNa家聚餐(13.11ys)
散步東華大學+花蓮夏日的「海或瘋市集」
花蓮「砂卡礑步道」:鬼斧神工大自然美景就在眼前
花蓮新城「練習曲書店」:只借不賣的二手書店
為一隻狗、一間餐廳到台東池上去
台東「借冊所」二手書店:浪跡天涯暫落池上香港人
【民宿】台東池上「原來宿 B&B」:老房與工業風的結合 (止)

延伸閱讀: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步道:立霧溪從山谷蜿蜒向東流

花蓮萬里溪、壽豐溪:河床大石頭、綠石頭

小琉球「龍蝦洞」、「厚石裙礁」:觀音石與紅蕃石真的像!(8 ys)

澎湖「鯨魚洞」、「菜宅」(5.8ys)

花蓮羅山村:看見瀑布(6.11ys)

【寫生】花蓮瑞穗「掃叭石柱」:來畫1929年鹿野忠雄看到的巨石(17.6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