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時令已近盛夏,我還惦記著三月初春,台北行的遊記未完成,那一趟五天的「南方澳/台北之旅」,包裹著親情糖衣、工作兩則與城鎮旅行。除了到南方澳找尋母親的故事外,我們還在台北走了兩個博物館,一是「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另一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那天,花了一下午,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認識台灣曾有的一段歷史,我走得疲憊不已,並非只是步行帶來的疲倦感,其中還因為實境閱讀沈重的歷史,而有些複雜難耐。幸好,這園區林木多種,鳥類繁多,尚有調劑身心作用。
旅程結束後,仍無法下筆描述在景美園區的所見所思,不怎麼遙遠的威權時代歷史,原地原味立體呈現,那些在成年後自我研讀才得知的事,就在實地走訪下,歷史頁面被逐一強化,讓我喘不過氣而難以統整。但我會試著紀錄,像是翻閱書籍目錄,進入了閱讀的起頭。
三月十六日,二〇二三
抵達景美秀朗橋旁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時,才發現這麼大一個館無門票、無停車費,這在寸土寸金的大台北地區是多麽奇特的事。園區場地偌大,樹種豐富,假日來野餐也是一個好選擇。
▲語音導覽有多種語言,甚至還有泰語、越南語、印尼語,這回我聽華語,Doch聽臺灣台語。
難以想像這麼悠閒的地方承擔著過去沈重的故事,這裡曾是國防部軍法學校(1957年),培訓軍法審判人員,後成了軍事法庭、看守所,白恐時代羈押政治受難者起訴、審判、服刑的地方。園區內的仁愛樓於1968年完建,是政治受難者被監禁的生活區域。我拿著地圖、租用語音導覽器,按圖索驥遊走一輪,像是走歷史一樣,把園區繞一圈,嘆了一口氣。
在走讀這園區前,必須基礎知道:台灣戒嚴時期的時間點為1949年~1987年。言論叛亂罪則是在1992年刑法100條修正後,白色恐怖時期正式走入歷史。
我僅能將所走各點,以簡短的方式記下來,得先在此消化吸收,才能踏上綠島人權博物館。
就將園區內的各區域簡短介紹。
▲軍事法庭
軍事法庭:1969年設置,柏楊「大力水手案」在此審判。
1968年,柏楊因為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被指控污衊元首而被判入獄12年,後因為蔣介石過世而減為8年,1972年後移送至綠島。
第一法庭:建於1977年,1980年審判了「美麗島事件」,展間保留四十年前審判現場,也以歷史影像及模型展示當年審判現場。我總是看著影片再觀看此空間,對照四十年前後的模樣。
▲模型展示美麗島事件的審判現場。
汪希苓特區:呈現1984年發生在美國舊金山的江南命案,當時情報員汪希苓被捕而軟禁在此。
▲汪希苓特區內的書房
人權紀念碑:那些夾縫中求生存的人啊
佇立在人權紀念碑一些時間,紀念碑主要是刻滿了許多受難者名字的大理石長型石塊集組,我看見了呂石堆(呂赫若)、簡吉、崔小萍、葉石濤、丁窈宨、施水環⋯⋯那些在人文書籍中看到的人,一個一個跳出來,由於人數過多,令人措手不及、恍惚了視線。但我仍可以在這些恍惚的視線中,仔細釐清、帶著理性的思緒記下傷痛的歷史。
▲葉老為何捲入白色恐怖?可從他撰寫的〈紅鞋子〉一文看出。
▲呂石堆即呂赫若
仁愛樓展出「復原常設展」,每一場景盡量以原狀呈現。
洗衣工廠清洗的是鐵路局、郵局、公路局、三軍總醫院的衣物,還有醫院的床單。
圖書室提供借書,但外役人員不能自由進出,得填寫借書單申請,並有專門的送書者。作家柏楊及丘延亮教授都曾在此擔任圖書整理工作。
▲圖書室
▲是卡繆的《瘟疫》
面會室幾台黑色電話機,政治受難者在監視下,只能用國語講十分鐘,而在親友會面同時,隔壁的錄音室也在監聽家屬與受難者的對話。另外還有外役餐廳、醫務室、福利社⋯⋯等。
▲外役餐廳
最讓我心情起伏的,除了人權紀念碑外,還有押房的設置,坪數少、擁擠的空間,以及簡陋的如廁設備,讓人看了十分不捨。這裡曾經關過柏楊、陳映真、李敖、呂秀蓮、陳菊等人。對於這些押房的想像,還來自閱讀《流麻溝十五號》一書,描述綠島牢房中的景象。
▲女性押房(男性押房更是簡陋)
「2023春日南方澳/台北之旅」:
延伸資訊: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週一休館
9:00~17:00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