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邊/和平島天后宮
「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旅行第三天。
佐藤春夫來台首先踏入台灣的土地是基隆,他描述著,一陣熱從地上湧上來,那時是七月初,正是盛夏,陽光毫不容情的往地面撒,再毫不留情的反撲到這位外來者的肌膚上。一百年後的今天,我也來到基隆,亦是七月,下過太陽雨後的基隆,不那麼炙熱,七分熱。
▲繪本《拐杖狗》裡的狗兒也曾到這裡來。
船進入基隆港,是在十一時吧!很多天沒看到陸地,有點懷念,但接觸到的陽光使我有點感到是來到異境的心情,因而躊躇著沒直接走進市街,只在碼頭附近低迴。⋯⋯港內差不多划了二十分鐘吧!避開雖然波浪不大但黝黑可見的磯石,舢舨划到了砂岸上,在岸邊還好,但一走上了砂地,那灼熱的海砂的熱氣馬上從褲管口竄進來,傳到大腿的部位。(摘自《殖民地之旅》之〈社寮島旅情記〉)
七月二十八日,二〇二〇,Day 3
從「臺灣博物館」離開後,我們開車往北走,第一次國道一號走到最北點(最南點的高雄前鎮,我可就常常走)。抵達基隆港時,雖是七分熱,但陽光很刺,讓人睜不開眼睛的那種刺眼。躲進星巴克咖啡館,點了一杯咖啡。無法找到四人位置,於是與女兒分開坐,他們少女有自己的事要聊,有自己美麗的樣子須自拍留存。坐在窗邊的我,急著把自製的旅遊手冊拿出來溫習,望窗外看,數隻黑鳶正在天空上盤旋,在南部住家,天空飛的是大冠鷲。
▲基隆海港大樓,1934年完工的「基隆港合同廳舍」。
左右家第一次來到基隆港,是在2014年的夏季環島,那時小小停留基隆港邊,沒有真正走進雞籠,這一次來,不僅逗留在基隆港邊,還開車繞了基隆外環道,特地過一夜的我們逛了當地的書店——「見書店」,也在廟口吃小吃,那些泡泡冰真的清涼美味。
▲坐在星巴克咖啡館,窗外就是基隆港。
▲窗外看見的景色。
佐藤春夫搭乘備後丸(日本郵船)抵達台灣基隆後,便被好友東熙市帶往社寮島(今和平島)去,他說那兒有琉球人彈唱三弦琴。問起島上是否有可看之處,當地人建議他們到面對外海的濱磯去看海,或是到附近的媽祖廟走走。
從對話就可知道,日治時期社寮島有著琉球人聚落,而「面對外海的濱磯去看海」應該就是現在的和平島公園處,而媽祖廟呢?現在和平島的媽祖廟和百年前一樣嗎?
▲從和平島天顯宮往下拍,照片中右側的一座橋就是連結基隆與和平島的橋,而一旁還有荒廢的「阿根納造船廠」。
我們離開星巴克,去和平島吧!女孩問:「我們要怎麼過去呢?」
她們也許以為和平「島」是個相隔很遠的島。
我說:「就像是台南的漁光島,開車直直過去就好了。」
開過橋後,可看見荒廢的「阿根納造船廠」,非常搶眼的立在那裡。
媽祖廟在山麓林裡。在內地沒有看過那邊的樹,不知其名。廟裡相當地暗。在薄明中,可看到裡面紅色的的布幕或旒之類的後面戴著金色燦然的頭冠的女神神像。⋯⋯朝著祭壇右手邊,好像有通往裡面去的大門扉,寬約四尺左右吧!在相當大的廟堂裡感到有那麼大,事實上或許更大吧!單是呈赤黑色木紋的一塊大木板,本身就已很夠看了,整片以介於圖案與寫生中間的手法描繪而成的一顆巨大的石榴果實⋯⋯。我留連回顧這扇門地走出了這個廟,看到腳下有鳥糞落在地上,往上看,才發覺高處屋簷處處都堆積著白色的鳥糞。不知是燕子還是什麼其他的鳥。(摘自《殖民地之旅》之〈社寮島旅情記〉)
媽祖廟的確是得開車上一點坡,但這位置不是百年前佐藤春夫拜訪的地方,原址在平一路浮雲寺所在之地。在廟方介紹牌上說明,和平島天后宮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創建於1747年(清乾隆12年),1937年時,日本政府為了重劃道路,將宮廟拆除,僅留下左廂偏殿,戰後1949年天后宮遷移於現址。
我在網路上,看見一張1895年舊址天后宮的照片,不知是否就是佐藤春夫看到的樣子?照片連結。
雖然不是原廟舊址,我仍仰頭看著廟屋簷,看看是否有燕子在築巢,這廟宇修建得很新穎,燕子恐怕還不知道,這裡能不能隨意入住呢?!
基隆港邊/和平島天后宮
更多「2020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旅行集,Link!
延伸資訊:
基隆黑鳶飛行慢動作影片,Link!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