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談論這古蹟建築之美,光是那189階(zozo數的)的石梯,以及長石梯兩側種滿粉紅色的河津櫻及桃紅色的八重櫻,就可以預見春暖花開時,那美麗的景象肯定十分吸引人。
這是新加坡朋友來的第四天,今天要帶他們走訪台灣的農村。在新加坡看不到開闊的稻田,這一片嘉南平原對年輕學子來說,可是第一次感受到慢活的農村生活。
秋日好天氣,想往鄉村去,野外清新空氣足以過濾烏煙瘴氣的壓力,不管是大人工作上的壓力或是中學生讀書的壓力,都需要適時釋放,需要日拋式的解脫。我們說好,一起到鄉村去,將自己丟到野外,沒有目的的漫遊。女兒如歷經歲月的老者回應我,「終於到了可以穿便服,不用穿制服的日子了,可以放下課業,盡情去玩。」
半個月前,來自新加坡ITE的師生16人來到Doch的學校參訪,平時愛玩的我支援其中帶團外出的工作,這些出遊地點以藝術、文創為主,而且大都與台南藝術大學有關,我們找了幾個台南高雄相關藝術景點,算是與新加坡人分享南台灣的藝術空間。
想起今年五月到七月之間,跟著「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側寫紀錄,其錚的工作室、丸奇號烏魚子、四草燒窯、安平巷弄......這些角落都因為紀錄風獅爺而成為我的回憶場景。以下是我為風獅爺所寫的報導,收錄在親子天下雜誌「藝術事件簿」專欄(2016.11)。
從將軍鄉「方圓美術館」離開後,我們走在南19線,越過了將軍溪,進入學甲,在學甲的「湠咖啡」喝過咖啡後,我們走台19線到鹽水,途中越過了第二條溪——急水溪,還經過一個可愛地名—「飯店」。最後,我們被一個浪漫的景點所吸引,它叫做「台灣詩路」,回到家後仔細查詢,才知道這位於鹽水田寮里的台灣詩路可是賞花的好地方,三月有黃花風鈴木、四月有木棉花,而現在十一月正是美人樹粉紅花盛開的時節。
八月份到台南將軍區圖書館,說故事給孩子聽,還一起做了瓦楞紙勞作。活動結束後,我們捨不得離開將軍,便驅車到處繞,顯少來這靠海的鄉鎮,如今刻意閒繞特別好奇。
猶記得暑假期間分享了我們在台南官田八田路上(南171)解救一隻紅冠水雞,那時正計畫從八田路走到嘉南大圳南北幹線的分岐站,因為看見溺水的紅冠水雞,讓我們停止散步之行,全家啟動解救水雞使命。隔天,我們忍不住計畫被擱著,於是又啟行往這條路走,我們依舊沒有走到分岐站,但至少已經來到水庫出水口的「戀占石」。
台南四草有個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位在四草大眾廟邊的「紅樹林綠色隧道」是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這裡的紅樹林種類居全國之冠,來到此處可以搭著膠筏遊運河。四草是一片平坦的視野,往西望可看到海邊,另外還有許多魚塭。這次柴窯燒的地點就在四草,此地吹來的西南海風感覺特別親切,那就像是我家鄉紅毛港的風。
這是近期看到最有意思的展覽了! 一場以「聽」的模式所展示的展覽,內容是台灣近代的聲音檔案,包含許多早期台灣音樂(國、台、日語)、電台節目、傳統樂曲(歌仔戲)、田野音樂(原住民歌謠)、政治演講、口號、商業廣告歌......等,蒐集得十分齊全,藉由這些聲音檔案,讓我們順著音軌瞭解台灣的歷史。
「南方米造」其實已經是我們固定的口袋灶咖,這兩年多來光顧數次,不知吃了多少個台南道地碗粿?我們甚至都和老闆娘阿姨變成朋友,常常吃完碗粿還留下來閒話家常。
看著好友其錚進行風獅爺復育工作已多年,一直沒有好好瞭解這個計畫,今年特別密集去看看他們這一群安平當地人所做的文化活動(已經邁入第四年了)。幾年前,來到台南安平,我們總是喜愛穿梭小巷裡找劍獅,現在除了門牆上的劍獅外,我們還可以仰頭看看屋瓦上,這幾年復育計畫下,站立的風獅爺已經愈來愈多了。
三月六日,二〇一六,週日午後,三人行 「福爾摩沙寫生計畫」的第38站。冬末,老天爺降臨好天氣,溫度像是提前跳躍至夏季的溫熱感。我覺得舒適,小孩卻已頻頻喊著「好熱,好熱」。春天讓一旁的菩提樹,種子急急落下,那像是鳥大便的種子總是讓我忘不掉它,曾經在中山大學的菩提樹廣場都是這樣的果子。
那是一個週三的下午,我們開車到台南樹谷園區走走,多年前樹谷園區籌備初期,規劃出幾區休憩區域,將大自然風貌與藝術家藝術作品相結合,可讓旅客在此騎腳踏車、散步、看作品,但也許是因為樹谷園區離台南市區遠(約半小時車程),來這裡休憩的人似乎不多。這天,我們經過此處,刻意下車散步,看得出來多年過後,因為參觀的人不多,以致於感覺較無人氣,但也因為這樣,讓我們悠悠哉哉地度過一個美好的午候。
一段意外獲得的小旅行,讓我們在野郊遇上了嘉南大圳。水圳和河川溪流不一樣,河溪彎彎曲曲,一種隨意衍成的結果,水圳卻是經過工程設計、透過丈量而成的大溝渠,這個有目的性的溝渠雖沒有大自然的天然美麗,但它流經鄉野,與農地形影不離,這種在自然農地邊的溝渠,有它自我架構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