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傳統工藝:台南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佳里金唐殿何金龍剪黏(12.8ys)

這半年來,一直處在認識台灣傳統工藝的學習氣氛當中,因為看了交陪展覽、閱讀《曹操掉下去》繪本(女兒七年級課文)以及工藝專欄的準備,因此,每到假期,我們幾乎都處在認識工藝當中。這樣密集的接觸是一種幸福的功課,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多我們未知的知識,還可以聽到許多專業職人的親身介紹。



▲學甲慈濟宮有二宮金次郎的交趾陶


▲還有何金龍做的憨番扛厝角

女兒告訴我,學校國文課本有一篇王文華老師的「曹操掉下去」,這是節選自同名的兒童繪本,書裡介紹廟宇剪黏及交趾陶技術,像是「摃槌」、「甲毛」的剪黏技法,zoyo說,這可是要背起來的註釋。既然是要背起來,不如實地帶她們去看一看。我們鎖定兩個重要資產的廟宇,同是三級古蹟的台南學甲慈濟宮及佳里金唐殿,這兩座廟分別可以看到葉王交趾陶及何金龍的剪黏。


▲慈濟宮有一葉王文物館


▲我們正在看胖瘦羅漢

台南學甲慈濟宮
台南學甲慈濟宮創建於1661年,算一算竟有三百多年歷史,它最大的文化資產包含清朝葉王的交趾陶及日治時期何金龍的剪黏。清咸豐十年(1860年)修廟時,廟方聘請了葉王(葉麟趾)做廟頂裝飾,此時葉王正是壯年時期,到處修復廟宇。在慈濟宮修復時期,甚至還搭個小土窯燒交趾陶,長期在廟宇住下,也是因為這樣,有著「胖瘦二羅漢」這傳神的作品(修廟期間,有兩個胖瘦羅漢常常來找葉王聊天)。

20170219-胖羅漢-120170219-瘦羅漢-1
▲胖瘦二羅漢表情做得好精準

葉王是誰呢?葉王(1826-1887)是嘉義民雄人,年少時遷居台南麻豆,常常在放牛田野間,玩泥巴捏偶。再一次巧合下,遇上潮汕地區來的陶匠師傅,於是跟隨著學藝。日治時期1920年,在台南舉辦的「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中,日本學者尾崎秀貞甚至說:「台灣300年間,只產生陶藝名師葉王一人。」也許是當時受重視,葉王作品還曾經在巴黎萬國博覽會展示過。

20170219-葉王作品8-120170219-葉王作品7-1

20170219-葉王作品6-120170219-葉王作品5-1

最傳奇的一段故事,莫過於在民國69年末,連續兩夜被雅賊偷走了56件葉王作品(真是識貨!),廟宇曾懸賞獎金找尋,但仍下落不明。直至民國92年,被震旦文教基金會在海外發現這批文化瑰寶,於是買回並無條件捐回慈濟宮,而這促使成立「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20170219-葉王作品4-120170219-葉王作品3-1

20170219-葉王作品2-120170219-葉王作品1-1

所以,若到學甲慈濟宮一定要到廟旁的文化館走走,仔細欣賞葉王的交趾陶,一定會驚訝著他的創作如此驚人,這些交趾陶作品人物栩栩如生,表情生動,不禁想著葉王一定也是個喜愛閱讀的人,若沒有讀到這些歷史故事,大概很難能從中感受這些人物的心情與表情。


▲何金龍作品「鴻門宴」

1927-1929年,慈濟宮再次進行修繕,這次請來剪黏匠師何金龍(1878-1945),廟中的「孔明廟」、「國光浩蕩」、「鴻門宴」⋯⋯等,都是何金龍大師作品。我請zozo、yoyo仔細近看,那些課本裡提到的「摃槌」、「甲毛」技法,竟是如此精細!小到讓人佩服萬分,而且眼力要夠好。除了慈濟宮,我們還可以到金唐殿看金龍大師的剪黏作品。


▲「摃槌」、「甲毛」技法如此精細!

學甲慈濟宮何金龍作品賞析,FB!

佳里金唐殿何金龍剪黏
佳里金唐殿創建於1698年,殿裡最精彩的就是有許多古物、對聯及何金龍的剪黏作品。廟裡的志工大哥很熱心,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請教他們。當我問:「我記得這裡有一個孫中山交趾陶,您可以告訴我在哪兒?」他一聽,露出我是內行人的表情,指引著我走到那好邊邊的角落,仰頭一望!就看見穿著時裝的孫中山。多特別!現代人裝飾的交趾陶。

三級古蹟的金唐殿,早期的廟裡的裝飾也大都是葉王的交趾陶,但交趾陶其實容易龜裂,這在葉王博物館時,就可以看到作品有裂痕不易保存。所以,在1928年修廟時(此時何金龍就在學甲佳里一代修廟),換成了比較好保存的剪黏,也就是何金龍大師的作品,葉王的作品全數汰換。

我問起這裡是否還有葉王的交趾陶,志工大哥說,因為交趾陶容易龜裂(因為屬低溫陶,容易風化),長年風吹雨淋,容易毀損。所以當時才請何金龍大師來剪黏,他笑著說:「慈濟宮知道要收好這些交趾陶,所以保存下來,但我們那時只是隨意放,都被偷了。」

何金龍的作品最讓我覺得趣味的就是他偷偷做了一個現代人的交趾陶。當我看到這日治時期製作的孫中山交趾陶偷偷安裝在廟裡,就感覺到何金龍應該是個大膽的人啊!這國父的塑像為全台灣(民國17年)最早的國父塑像。


▲孫中山交趾陶

走訪了這兩座廟後,我想,左右姊妹應該可以了解剪黏與交趾陶的不同,他們看到的都是一級的作品啊!

延伸資訊:
1.《台灣放輕鬆10 游藝台灣人》(遠流出版)、《台灣廟宇圖鑑》(貓頭鷹出版)
2.何金龍大師及弟子剪黏藝術欣賞(二),Link
3. 台灣第一尊國父塑像 日據時代現身佳里金唐殿(文化資源地理資訊中心),Link
4.在蕭壠文化園區的交陪展上,可以看見林柏樑老師拍攝慈濟宮、金唐殿兩間廟宇的剪黏作品: 雞年初一來看展:近未來的交陪
5.發文這一天04.07,恰是慈濟宮丁酉年上白礁繞境祭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晚間七點過後去看看喔!

6.本文亦收錄在國語日報家庭版「看見大世界」專欄(2017.04.20)。

延伸閱讀:
【2017日本京都七日訪】西本願寺唐門、京都文化博物館
【專欄】藝術事件簿:台南復育風獅爺 用想像力守護傳統文化(2016.11)
人變多的嘉義新港「交趾剪粘藝術村」(9.8ys)
【寫生】台南「三山國王廟」:台灣唯一的廣東廟宇(10.6ys)
2015東港迎王爺:王船遶境(11.2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