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術事件簿:台南復育風獅爺 用想像力守護傳統文化(2016.11)

想起今年五月到七月之間,跟著「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側寫紀錄,其錚的工作室、丸奇號烏魚子、四草燒窯、安平巷弄……這些角落都因為紀錄風獅爺而成為我的回憶場景。以下是我為風獅爺所寫的報導,收錄在親子天下雜誌「藝術事件簿」專欄(2016.11)。


……………………………………………………………………………………………….
台南安平是一個知名觀光景點,閩式的歷史聚落常常吸引許多遊客。走在巷弄中,不難發現這個靠海的漁村,有許多趨邪鎮煞的避邪物,像是八卦、刀劍屏、日月雙桃符,還有立在門簷上、牆壁上,嘴裡咬著劍的劍獅,這些都是祈求住戶平安之用。除此之外,還有坐立在屋頂上的風獅爺,很少人知道,風獅爺不僅存在於金門,沿海地區的聚落像是日本沖繩、石垣島、台灣的安平都有風獅爺,這些避邪物都在漁村裡扮演著庇佑漁民的角色。

陶藝家吳其錚的外公是安平人,多年前他來到安平設立陶藝工作室,鄰居是安平當地人吳天祥,他們發現安平的風獅爺文化正慢慢消失沒落,於是興起了復育文化的念頭,並與當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研究、進行田調,成立了「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

20161101-親子天下selena專欄1-1

這個文化復育活動從二○一三年至今,已經邁入第四年(預計實行五年),每年初夏便開始籌備工作坊,讓認同安平風獅爺文化的朋友申請加入團隊,這群招募的朋友被稱為創作志工,他們得從報名、認識風獅爺文化、進行捏塑、上色、柴窯燒製、展覽、屋主認養到安裝屋頂一路跟隨,一連串的工作(其中還包含著南吼音樂會)共為期四至五個月。這長時間的活動就是盼望有更多人能夠認同在地文化,讓安置在安平屋頂的風獅爺能夠愈來愈多。「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說:「這是一個完全自主性、用想像力守護傳統的文化行動。」

從前來到台南安平旅行時,我們總是喜愛牽著女兒,穿梭在小巷裡尋找劍獅,現在除了門牆上的劍獅外,還可以仰頭看看屋脊上是否有風獅爺,這幾年復育計畫下,站立的風獅爺已經有四十四座了。今年,我刻意跟隨著計畫團隊側寫紀錄,並帶著女兒一起陪同,為的就是讓她們感受許多人致力於復育在地文化,為土地不辭辛勞、義務付出的過程。

這群認同安平風獅爺文化的朋友未必都是安平人,不過大都是台南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台南創作歌手謝銘祐就是長期支持此計劃的人,還有業界、醫院行政、警察、插畫家、老師、故事媽媽、家庭主婦、餐飲業、藝術工作者……等。他們彼此也許互不相識,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他們因為認同風獅爺文化,紛紛來到此處交集謀合。

親手捏塑 彩繪風獅爺
五月初夏,工作室傳來胡德夫的音樂,七、八位朋友正在捏塑自己的風獅爺,他們流著汗,安靜的工作著,五月的台南已經十分高溫,大夥兒在這裡冒著汗水,正與他們未成形的風獅爺搏感情,手感的一推一捏,讓他們真實感受到風獅爺來自自己雙手的重大責任。

團隊發給創作志工們化妝土,吳其錚、吳天祥輪流在工作室指導,雖說是指導,大都由志工自由創作,他們要指導的僅是技術層面上。面對許多毫無陶藝創作經驗的志工們,吳其錚並非感到困難棘手,他樂觀的說,反而愈是這樣,他們的創作力更是無限,風獅爺本就是一個想像力形成的形象。今年的志工甚至還包含在學學生,可以想像當他們拿到土後,兒時玩土的欲望一定輕易被勾動。女兒zozo、yoyo也領到一些土,雖不是捏塑風獅爺,但也讓她們盡情投入玩土的世界裡。

捏塑工作結束後,「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安排風獅爺進窯素燒,在電窯內加熱到八百至一千度,使這些風獅爺變得較堅固也比較好上色。創作志工得在已素燒完畢的風獅爺上塗上顏色。這些顏料並非是釉料,而是「化妝土」,照理說可以輕易控制燒成後的色彩,然而因為團隊決定用變數高的自製柴窯來「火攻」,燒出的顏色其實很難預料會變成什麼顏色。

女兒上回捏塑的小作品也經過素燒完畢,她們也和工作室內的大人們一起上色,桌上一杯一杯調好顏色的顏料擺放著,隨時都可以找到需求,只是她們和創作志工們有些不同,大人們都很專注,極呵護自己的作品,看得出來有一定程度的壓力,但女孩就像是來上一堂兒童陶土創作課,雙方的心境相差甚多。

20161101-親子天下selena專欄2-1

高溫燒窯 成品充滿驚奇
七月初。上色完畢的風獅爺準備進窯燒製,此次柴窯燒的地點在安平四草,燒柴窯是一場長時間(需要將近二十個小時)的接力賽,從傍晚熬過一整夜,創作者輪流排班顧柴火,隔日再由另一批人接手,這是需要直接面對刺熱的柴火、更需要體力支撐的活動。窯的溫度預計得達一千二百度才能停止。可以想像這會有多麼炙熱,雖有一台電風扇以及海風善意的散熱吹涼,仍然大汗涔涔。每隔一小時,吳天祥就得記錄溫度,只要溫度一有上下變化,他們就討論原因,謹慎的態度在密密麻麻的數字與曲線中展現無遺。

隔兩日,窯的溫度已降低,可以準備開窯。開窯有一種打開禮物的興奮感,我們殷殷期盼,充滿驚奇的看著每一個從窯中端出的作品。但對吳其錚、吳天祥等團隊朋友來說,卻有莫名的壓力,他們不知這作品在無法預期的燒窯之中,會試煉成什麼模樣,顏色、主體,任何細節都是他們擔憂、檢討的部分。

經過兩天的散熱,曾經是千度熱的窯依舊有些熱度,要取出這些作品還需要戴著手套。當每一件作品出窯時,工作團隊就開始討論著,是否燒得好?顏色的呈現如何?有時作品出乎意料的好,有時卻無法理解呈現的結果,這些無法控制的原因包含著作品在窯中的位置(上下前後)、以及火侯帶來的不穩定性,但就是這些不穩定性讓每一件作品都充滿獨特性。

古厝展覽 遙想安平風華
風獅爺終於燒製完成,進入展覽階段,此次展覽地點選擇在有百年歷史的安平陳家古厝,展場氣氛更因為古厝及展示小屋的設計,格外融入情境,觀者就像個巨人一般,可以由上而下俯瞰屋頂上各種風情的風獅爺,可以遙想在安平小徑上,家家戶戶在黃昏之後,點燈照明,朦朧之月與屋內的昏黃小燈相照映的漁村情境。
「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特別製作許多紅屋平房模型,小屋裡還有小燈照明,模擬安平漁村夜間的微昏氣氛,其中還包含一間有龍柱、廟門(還有畫門神)、廟頂裝飾的廟宇,這些裝飾讓女兒看得特別久,也許平時無法爬到大廟屋頂看這些裝飾藝品,現在可以以近距離觀賞。

幾個月來,我帶著女兒一同參與紀錄,想讓她們看看這些創作者從零到有,作品從窯中烘製而出的過程與心情,我想她們會明白,因為她們自己的作品也一起陪伴著整個過程。我更想讓孩子知道,有那麼一群人默默的為社區、為土地文化努力,也期待未來她們能夠有文化意識,為自己的土地貢獻一己之力。

目前台南安平共有四十四尊風獅爺安座在屋頂上,讀者朋友可以帶著家人,依循著「風獅爺地圖」按圖索驥,仰頭尋找風獅爺,這是一場真正的尋寶遊戲,透過尋找過程,可以與孩子一同了解台南安平的風獅爺文化。

延伸資訊:臉書搜尋「風獅爺復育計畫」即可找到相關資料。
……………………………………………………………………………………………….
風獅爺詳細側寫,Link

延伸閱讀:
安平小鎮屋瓦上站立的風獅爺(11.9ys) 
【專欄】藝術事件簿:戶外玩藝術 造一個「自己」的新市鎮(2016.09) 
【專欄】藝術事件簿:生活裡的美感教育 帶孩子當角落策展人(2016.07) 
【專欄】藝術事件簿:台南南科國小╳南藝大 廢物料 打造學校閱讀區(2016.05) 
【專欄】在家帶孩子玩:裝上輪子,日用品大變身(2016.03) 
【專欄】在家帶孩子玩:DIY樂器 在家辦演奏會(2016.01-02)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