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Doch這學期創整課的「社子六甲連線」計畫,從十一月正式開始進行,此一學期將學生帶入社區,皆為台南溪北的小鎮廟宇,一為官田區社子里的鎮安宮;另一為六甲區恒安宮。這一篇紀錄為六甲線,十二月工作紀錄。
這學期又跟著Doch的創作課,一起協力工作,「2021社子六甲連線」計畫把課程拉近社區,拉近廟宇中心,和媽祖婆交陪,和居民做朋友。老屋整創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在木結構固定前,還得完成一件事,就是將老屋門面上漆,提亮它的氣色,這是屬於Doch創作的範圍。當老屋碰上新色彩,要如何設計呢?
你對陳永華有什麼印象?取名也挺現代的陳永華不是現代人,而是明末來台的大臣,你知道他做過什麼事嗎?如果知道他做的事,就會明白為何我去鄉野尋找他的墓。
好多年沒到台南赤崁樓,一段空白時間湧出,幸而進入赤崁樓逛逛。赤崁樓園區因新建工程而挖掘到大範圍遺跡,目前整個園區都處在「工程中」的狀態。十年前帶女兒來寫生,小女兒yoyo所畫的「鄭成功議和圖」群像被挪到停車場,有一種被冷落在一旁的淒涼感。
因為一場展覽,認識了一個台南的老行業、新生命的百年布莊。
知道林致維(1/2藝術蝦)是在去年勤走佐藤春夫百年前來台路線時,發現了《旅繪台灣》這本書,當時對作者以行動走訪並畫下多幅水彩畫,詳細記錄且抒發情感的多文字作品感到佩服,一向對認真上進的人會多點喜歡、多點支持,於是在網路上分享了這本書。朋友小蒨牽線而間接認識了致維,但我連一次面也沒見過他,只在FB上,看著自制力強的他日日繪圖的進展,依著時間,看著水彩作品從構圖到上色,從模糊到聚焦,這批菜市水彩畫慢慢...
每隔兩三年,Doch的創作課就會將學生帶離教室,拉到社區與鄉鎮,實際與大環境交手,學生學習與在地居民相處,在里民與社區中考驗創作方式,在多重組合下自我學習。因為每一個案例都有不同的條件與題目,學生與老師都得一邊學習、一邊試圖解決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大學生在學期間應多體驗的經驗,是一種活生生的學習,或許沒有亮麗的成品,但它一定會在以後慢慢發酵。
你從何處開始認識西拉雅族?是歷史課本談及的單元?或是西拉雅族正名的新聞?還是百年前走在台灣土地的外國冒險家筆下的遊歷筆記?而你知道西拉雅族大概在哪兒嗎?
時間不夠,我僅能有十五分鐘鑽進「臺灣文學館」,參觀以藍白兩色,展現年輕視覺意象的「百年情書 文協百年特展」時,一時像是被一群有才華的人所吸引,宛如手中接收到數封滿溢情感的情書,我像是要告別情人似的,火速收集展場中的六封情書,並焦慮著即將要離去,為此,我有點任性的說:「不管了,我們改變行程,等等再來一趟。」我那焦慮的心情,是否像是百年前的文化鬥士,擔心著自己吸收不到西方文化思潮,許多事即將消逝,自己...
台南火車站前的那一條路,站著鄭成功銅像,如果記不住路名,肯定可以猜出,這條路是:成功路。橫向的是北門路,因為臺南府城舊城門大北門就在台南公園外,城門雖已成為歷史,卻可以在行道路上看見遺址石柱,位置就在北門路與小東路口。而我們常去的二手書店,雖位處北門路,卻是叫著「成功書局」。
有一種白,叫做「瘋狂密佈的甜根子白」。 才嚷著今年初秋甜根子長得好,中秋過後無雨搗亂,也無冒失鬼秋颱報到,白色花束直挺挺的,點綴河床兩岸,該去秘密基地看甜根子的,那是每年初秋的約會,但「忙碌」這傢伙並不妥協,只好自己另尋機會賞花。
八月底,小事報團隊到茶山部落及曾文水庫場勘,爲九月營隊做準備。離開珈雅瑪瀑布後,我們下山回走臺三線,準備進入曾文水庫搭遊艇,半年前枯水水荒,讓台灣各地水庫逐漸見底,曾文水庫也一樣「庫」底空空,終於等到夏季雨來了,日日午後雷陣雨,讓水庫又進站加滿,溢滿了嘩啦啦的水。
九月過後,每隔週三下午就是「小事報」營隊時間,今年分六站同步進行,我和Doch進駐台南土城國小。上一回小編們帶我們走一條路,他們從學校走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今天主題是:帶你認識一個人,也就是採訪一個人,小編們決定拜訪位於土城市場附近的「讚伯包子店」,想介紹土城在地美味給中上游的另五所小編們知道。
「小事報」營隊邁入第三年,這一年太特別了,迎面而來的挑戰一波三折,這讓我們的企劃編輯心臟噗通噗通大跳,因為新冠疫情導致課程總是起伏不定,甚至在開營前一天,還急速轉彎,但這些都可以一一迎刃而解的。 這次營隊和過去兩年有何不同? 從暑假延期到秋天舉辦,每週三下午集合,小事報編輯老師到參與的六校,各自就定位,直至十月中活動結束。因為我和Doch負責台南安南區土城國小,所以我們會和學校帶隊的浴巾老師及三位...
還記得場勘探路的那一天,下了一整天的雨,像是颱風過境似的,風大雨落,連傘都奔向自由而飄走,也因此淋了雨,口罩都濕了,好久沒這樣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