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姪子翔翔長大了,許多當年和左右姐妹玩的把戲,姑姑我都可以拿出來和他玩,而zoyo也趁機再回味,因為再次創作舊勞作,我們反而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好像把遊戲玩具升級了,像這一次的釣魚箱勞作,我們就添加了加減分玩遊戲規則,孩子玩得很開心。
女兒的房間有一角落我稱為「倉庫區」,並非是凌亂的雜物區,而是置放許多從小到大曾經玩過的玩具、做過的作品、創作的工具畫筆及素材。如果她們想要玩點東西、做點東西就會主動到倉庫區搜尋。這裡有很多的物品都超過五年以上,只要一拿起其中一項,都好像可以說出一大串zoyo的童年往事一樣。
一連做了兩個植物花器,我們還可以為植物做些什麼呢?我們可要好好照顧它們,天天為它澆水、除小蟲,不如就來做個澆花器,而且用回收物品——牛奶塑膠瓶製作。
這幾年,一直在和孩子運用竹子做創作,孩子從中抓到一些竹子的特性,甚至對於木工工具的使用稍稍熟稔,這一次,除了水管花器的創作外,我想讓孩子做一個竹子的花器。決定在專欄分享竹子花器,是因為zozo先前寒假作業製作了竹子花器(那時還被老師特地展示出來,zozo好開心),我們決定再做一個,然後種下植物,給植物一個特別的家。
女兒小的時候,我總是帶著她們一起種植,用最簡單的容器當花器,像是鐵罐或是壞掉的陶瓷碗、馬克杯,這是最簡易的方法。這一次,我們想嘗試不一樣的花器,讓植物有個特別的家。
女兒zozo、yoyo從學齡前做紙張勞作到紙箱勞作,小學中高年級後,更因為隨著我們使用木作工具,自己也能熟悉地操作幾項工具。年初寒假期間,她們做了兩個木作作品,一是木頭杯墊,一是竹子花器,木頭杯墊成了我們家的家用品,竹子花器則是當時老師指派的寒假作業,老師要學生運用大自然素材製作作品,那時,家裡正好有竹子,zozo就拿來做一個竹子容器。
那天午後,正是農曆春節前,我們從台北回來後,就急著除舊佈新,並為新年到畫幾幅年畫,女兒製作了紅包,也畫了門神,家裡充滿了喜氣羊羊的紅。 當我們準備要收起墨水與毛筆時,左右女孩央求著想繼續畫畫。這幾年發現,女兒畫畫創作的時間因為課業,而比起從前遞減許多,也因此她們愈來愈珍惜每一次拿出顏料的機會,只要她們請求,我們也十分樂意。於是,墨繼續在桌上,毛筆繼續握在手心,她們開始自在地畫畫。女兒啊!想畫什麼就...
做了可能會不見的落葉書及永久不壞的石頭書外,我們還想做一本可能無法預測,需要運氣的書。 平時,我們就有收集宣傳DM的習慣,尤其在許多展覽空間可以看到設計感十足的DM。我們想做一本半現成的書,在收集到的宣傳DM上做改造。
冬日的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棕黃落葉,小葉欖仁樹葉紛紛落下,黑點菩提葉也隨著冷風飄落,大葉欖仁先變紅後也逐漸落,遠遠望去,盡是樹枝支撐著大自然這蕭瑟舞台。落葉可以撐多久,才會碎片地回歸土地?這答案在我們做了落葉書後,才發現原來它可以保有落葉一定的捲度許久,隔了好長一陣子,才會依依不捨地做最後的眷戀而回歸大地。
三月七日我在台南新書分享會後,馬不停蹄地到東區的「新心藝術」,為的是去看其錚的個展,這是我相當期待的一場展覽,除了因為其錚是自己的朋友外,對於他的作品一直都很欣賞。 其錚的陶藝作品相當詭異(其錚啊!原諒我用這樣的形容詞),陶是溫土穩重的材質,很快就能感受到這種溫度,但其錚內心一定不平靜,他讓這種特質融合更多元素,不僅讓作品有動感,還不失原有的穩重,最令我喜愛的,應該是他的作品總有一種「卡夫卡式」的...
五上結束後,yoyo班上寒假作業中,有一個「年菜高手」的作業,老師鼓勵孩子過年時,幫忙家人一起做年菜,而且要自己負責一道。我們家的慣例,在除夕夜大都是圍爐吃火鍋,沒有特定的年菜擺桌,於是,我建議yoyo不如找個食物套個吉祥語,來做創意料理,yoyo接受媽媽的建議,想起剛從台北宣傳新書回來,在三峽菜市場買了一塊年糕,也許可以派上用場,因為她已經在口中喃喃自語著一、二年級學的「步步高升」吉祥語。
這一期的專欄是有感於左右姐妹已經十歲,已經從小女孩漸漸邁入小少女階段,我們決定把一些幼兒時期的物品做一個作品式的收納,在一邊創作一邊收拾的過程中,竟在無預期當中,感受到其中無比的幸福感。所以,我下了一個題目,稱之為「收拾幸福的提案」。
暑假做的這一系列成長交替作品中,其實我最喜歡的、最掛念的就是這個「成長痕跡的相框」,因為這是我多年前就一直想做的事。
女兒成長過程中,所創作出的畫作我都收得很系統,不管是作品本身的收藏或是電子檔的建檔。尤其是塗鴨時期的手稿,我更是小心收藏,因為這一段時期的塗鴨筆跡是很珍貴的,當時間慢慢過去,這些塗鴨手稿附帶的時間意義愈加深層,我們不能只是放在收納櫃最底層,一定要讓它們有另一種模式的展現。
上一次我們收起了牆壁上的身高表,製成摺疊書來收藏,那麼,因為長大,而看起來變小的衣服怎麼收納呢?除了變成恩典牌與親友孩子分享或丟衣物回收之外,它還可以怎麼做呢?我想一想,它可以成為孩子的午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