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書區

《小貓》林少貓抗日的故事

《小貓》林少貓抗日的故事
這是一本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繪本,內容說的是一則真實的抗日故事。從前對女兒說歷史故事,總是透過口述告訴她們,這一次藉由繪本圖像作為介面,似乎更能引起她們的興趣,她們說:「如果是寫在課本裡的,很不想讀。如果是繪本故事的就比較想讀。」

《若伯特的孩子》。不耐煩母親的孩子

《若伯特的孩子》。不耐煩母親的孩子
假期早餐過後,和從前一樣,準備與女兒來一段共讀時光。我從書架上取下《若伯特的孩子》,我們還未一起讀過這本書,沒想到一讀便投入故事當中,這六十頁的短篇小說,讓女兒急著要我唸完它,希望我不要中斷。 這是一則關於動物之間的親情故事。故事一開頭便感覺到主角對媽媽藐視的態度,那幾乎不屑、瞧不起的樣子,讓對「孝敬父母」觀念已根深蒂固的我們讀來有些衝擊,似乎得特別用力去接受這個挑釁的關係。

《廁所女神》與外婆的祖孫故事

《廁所女神》與外婆的祖孫故事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總是會選擇去做點家事,藉由汗流浹背將鬱悶的心情慢慢沈澱掉,我特別喜歡刷洗浴室,一個人在洗手間,把所有不潔淨之處奮力清洗乾淨,刷洗馬桶的過程總能讓我改變心境,覺得再髒、再亂的地方都可以亮晶晶,那還有什麼負面雜亂情緒無法解除?

冒險的勇氣。《十月這美好的一天》

冒險的勇氣。《十月這美好的一天》
從書名看來,我們無法預測這是一本什麼樣內容的書,直到我和女兒共讀,開始進行第一段後,才發覺這是一則擬人化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盒鉛筆盒中的一枝筆。我想起了卡司特提斯的《書看書 魚釣魚》、《弄想成真》也都是將家中的物品擬人化,寫出物品的心聲。

【左右電影院】再會吧!青春小鳥(11.7ys)

【左右電影院】再會吧!青春小鳥(11.7ys)
▲看電影囉!2016.03.06,11.7ys,小六 我們是先看過小說原著《再會吧,青春小鳥》,才看電影的。半年前,我為參加合唱團的女兒買了《再會吧,青春小鳥》一書,這本書的人物故事背景是一群準備參加合唱比賽的中學生,我知道這本書能讓女兒產生共鳴,因為書裡團練合唱的發聲情形、參加比賽的場景⋯⋯,都和女兒的經驗相當吻合,當然,這本書不僅僅只是描述合唱比賽過程,更感動人心的是在描述每個主角內心與自己過...

《一年甲班34ㄏㄠˋ》大人好討厭

《一年甲班34ㄏㄠˋ》大人好討厭
又看到痛心的新聞,幼兒園老師捏小孩、打小孩,集體虐童,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總是好沈重,有些大人真的好討厭,完全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小孩,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個毫無抵抗能力的孩子,以大欺小的姿態讓人感到作噁。 半年前,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圖文書——《一年甲班34ㄏㄠˋ》,我將它刷入借閱卡,唸給了十一歲的女兒聽。當時因為被作者恩佐溫暖色調的圖畫所吸引,二話不說便把書帶回來欣賞。讀著讀著,才知道這不是一則溫馨...

為大地留下印記是出眾的品行。《種樹的男人》

為大地留下印記是出眾的品行。《種樹的男人》
1997年我買了一本特價的書,為的是收集閱讀「大師名作坊」系列書,當時年輕的我,有開闊的心接受各式各樣的書籍,並樂於認識更多的作家,只要存一點錢,我都願意多買一本書。購買這本《種樹的男人》出發點是「收集」,這份「收集」與書中種樹的男人不一樣,他收集的是橡果子,是大樹,是一片茂盛的森林,而我卻僅是那一點點書架上的成就感。

一次推薦兩本書。《一張紙做一本書》、《一張紙做立體書》

一次推薦兩本書。《一張紙做一本書》、《一張紙做立體書》
初次認識王淑芬老師是因為女兒喜愛「張君偉上小學」這套上學書,這可是每個孩子上小學後,應該要讀的成長書,書中依各年級分類,寫下孩子會發生的事,看過每一個年級的故事後,好像心裡可以有所墊底,不怕會發生什麼無法預料的事。我們總是這樣說,張君偉的媽媽就是王淑芬老師啦~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她們能讀的書愈來愈多,她們另外讀了淑芬老師寫的兒少文學《我是白痴》、《小偷》等,每一本都很精彩!因為閱讀的關係,zozo、...

《很新、很新的我》你的你去了哪兒

《很新、很新的我》你的你去了哪兒
我來說一則自己的故事。 那是發生在我剛升上國中的那一年暑假,那時,我的身體裡還存有小學生天真的分子,一種還處在快樂童年的樂園裡的單純形象。我並沒有太多「奇怪」的多餘情感(以孩子的角度來說),成天只知道玩樂,甚至沒有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怎麼一個人?那種青春期該有的似懂非懂的情愫都沒有像落葉一般,孤零地灑落在我身上。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讓我摸不著頭緒的事,一個要好的同學——財,丟了一句話給我。

感受逝去的生命。《收藏天空的記憶》

感受逝去的生命。《收藏天空的記憶》
翻了書才知道又挑了一本關於死亡議題的書,原以為又會來一股讓人鬱悶的糾結情緒,幸好作者並不煽情,他不刻意營造死亡的恐懼氣氛,而是用「收藏天空」這種類似創作的方式當作故事主軸,用一次又一次收集到的天空,紀錄故事中母親一點一滴的離去。媽媽最後離開了,也許就像是天空永不停置在某一時刻,但因為透過收藏,好像留下了當下的天色與氣氛,細細想來,故事中的女孩似乎也間接留下了當時和媽媽對話的溫度以及母親淡然的身影,...

《小國王十二月》生命的終點在童年

《小國王十二月》生命的終點在童年
22歲時,我讀了這本書,那時看見星月書房出版了這麼一本可愛的書,其封面設計深得我心(更甚於現在再版的封面),完整地呈現繪者米夏埃爾.佐瓦所描繪的肅靜氣氛,黑色的夜,檯燈的光投射在桌上的一杯咖啡及讀完的報紙上,小國王十二月站著,手背在後,他身形雖小卻氣宇非凡,若照書裡含意,小國王應該進入晚年了。

《城南舊事》文學作品的魅力

《城南舊事》文學作品的魅力
▲這是我們在圖書館借的《城南舊事》,後來也買來收藏了。 小的時候,鼓勵我閱讀的爸爸,常常在假日時,帶我去二手書店買書,我經常挑了一大疊書回家,爸爸從不管我找了什麼書,只要女兒喜歡都可以,所以在我那一大疊書裡,常常是笑話集、百科全書、兒童故事,然後也會不知不覺誤放了幾本大人閱讀的書,我不知國中時期常常看的綺君的《錢塘江畔》是不是也是這樣誤買而來,在當時我幾乎把這本書看過一回又一回。這次,第一次帶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