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安靜的朋友

【2023無支配】蹽過溪:走過枯水期的官田溪、曾文溪 (2023.04)

【2023無支配】蹽過溪:走過枯水期的官田溪、曾文溪 (2023.04)
這是Doch【無支配ISONOMIA ART LAB】藝術實踐課程紀錄。 每週一下午的「無支配」課程,有時會額外添課,不強迫參與下,參與的學生仍佔多數,就如週六(2023.04.22)「農人帶路」,連四個小時戶外課,年輕人也早起一起隨行,很喜歡他們的積極性。由於當天下午有事,我們錯過了這趟「農人帶路」中,跨越曾文溪的橋段,於是,隔兩天的上課日,我們決定來補走這段蹽溪行程。

母親的無聊意識

母親的無聊意識
自從女兒北漂讀書後,母親打電話給我,或是見到我,總是問:「你現在很無聊齁?」我萬般無奈,似乎孩子離開後,我就會如遭受挫折而一蹶不振,實在很想跟老媽說,我的忙碌很難解釋,每日都在調整自己的作息,時時檢視行程是否有意義,在自我創作與繁忙業務兩者間取得平衡就夠充實了。母親所述的「無聊意識」,某方面來說,她對這個神秘女兒在做些什麼一知半解,關注些什麼議題也不明白?對於被冠上「無聊」的我,還有點生悶氣,覺得...

【陽台種植】種菠菜卻長出紅莧菜/從種到生出籽

【陽台種植】種菠菜卻長出紅莧菜/從種到生出籽
▲用小湯匙寫著種下菠菜,卻長出紅莧菜。 喜歡在半日照的陽台望遠賞雲、看飛禽急速穿梭林葉間,也喜歡低著頭,細看花盆裡的籽是否有動靜?或是刻意引來的蟲兒、蝶兒騷動幾分。這個陽台空間是我休閒喘息的小天地。在這裡,發生的事都是值得我記下的事。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拔林展區:流域植物、流域食譜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拔林展區:流域植物、流域食譜
麻豆大地藝術季終於開展!展期為:2022.10.15~2023.01.29。此藝術季共有九大計畫(小、水、竹、影、植、土、農、聲、原),三大展區(A總爺藝文中心、B拔林工作站、C大隆田園區),此篇介紹B區的拔林展區作品,這展區有個特別的氣氛,就是展場內有個神明桌,是賴氏子孫祭拜祖先的地方,藝術與居民日常相融,非常特別。

【2022小事報-曾文刊】植物小偵探:總爺園區探索植物/橋段設計好的慶生會

【2022小事報-曾文刊】植物小偵探:總爺園區探索植物/橋段設計好的慶生會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駐地創作藝術家陳科廷老師,在暑假七月就已進駐台南「拔林工作站」,他不僅是藝術家,亦是中學教師,從事地衣生物多樣性研究,對於料理更是有獨特的創作方法,他駐站麻豆總爺這段期間,到處採集當地植物,做成一道道料理,與拔林當地居民在晚間,以夜市食堂的氣氛分享。

【爬山】小百岳NO.63 大凍山——台南第一高峰

【爬山】小百岳NO.63 大凍山——台南第一高峰
這是冬季二月爬大凍山的紀錄,雖然已過了三個月,但一想起山況,還是會有一種腳好痛、腿好抖的感覺瞬間閃出。網路上有一篇文章,形容大凍山步道是「虐腳」的石坡路,作者形容得太恰當,真的是苦苦虐待自己的雙腳啊~所以,若決定要上大凍山,一定要有一雙舒服且耐得住下坡一直被抵住的鞋子,一定要帶著ok蹦,起水泡時可以先貼痛處,抵擋一下下坡摩擦腳掌、腳趾的腫痛。

毛豆正春收:毛豆炒蛋、涼拌毛豆、毛豆蒸蛋

毛豆正春收:毛豆炒蛋、涼拌毛豆、毛豆蒸蛋
好多年前,一直以為台灣毛豆的產季只有秋季十一月,因為時間一到,盛產地的台南新市就會舉辦毛豆節。其實除了十一月,約莫春假四月前後,也可以在市場看到整袋的毛豆大賣,這告知著毛豆產季有春季與秋季兩季,時間點大約是4-6月及11-12月。

【陽台種植】秋葵:播錯時間種好久|收成六支(2021.12.06~2022.04.13)

【陽台種植】秋葵:播錯時間種好久|收成六支(2021.12.06~2022.04.13)
不孤單朋友建議我種種秋葵,她說秋葵很好種,我一聽到好種就沒多想什麼,以為一下籽就能躺著等收成,沒多做功課注意播種時間,且在新化市場碰到賣種籽的攤位,就喜孜孜地買下一包十元種子,這一路從去年十二月到今年四月,竟然比平均值種植收成時間多一倍,整整四個月的漫長期,不過上回種稻熬半年,已熬出我的耐性了,四個月的等待就是六支毛茸茸秋葵(秋葵有絨毛),不過我只吃了四支秋葵,最後兩支想留下來自然乾燥,以後來取籽...

花蓮光復糖廠日式宅:列管保護的琉球松在庭院

花蓮光復糖廠日式宅:列管保護的琉球松在庭院
是第幾回來到光復糖廠呢?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只要到花蓮,我們總不忘回光復糖廠,女兒把那兒當作是花蓮的家,因為可以一家人睡在榻榻米(女兒自己的房間也是榻榻米呢!),情感濃密外加檜木香,味道與回憶交融在一起。我並沒有每回都紀錄住宿心得,但這次住在一間門前庭院有琉球松的屋子,讓我們都好喜歡,於是,拍了好多張家庭照,想像未來自己的家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