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館「娘惹浮生—臺灣古典文學南洋旅行記」(已撤展)

這半年密集了解馬來西亞的歷史,研讀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關鍵字,峇峇娘惹、會館、書院、馬共、錫礦、雨林、橡膠、咖啡烏、甲必丹、維多利亞風格、煎蕊、豆蔻⋯⋯等,這些字眼與南洋的水果紅毛丹、山竹、榴槤一結合,好像成了一種特別的氣味,吹進了我的「初識」資料庫,成了我對馬來西亞的基礎認識。

從這特別的氣體繼續擴展,加入更多的訊息,老天好像會自然丟給你一些線索,讓你有完沒完的鑽進去。於是,改編自檳城作家陳團英小說,同名作品電影《夕霧花園》上映了,台南的文學館展出了「娘惹浮生—臺灣古典文學南洋旅行記」展覽,這些都能促使我再多鑽讀一些。


▲林景仁與張福英

展場一開始便說,臺灣與南洋交會的源流,可追溯到1835年澎湖進士葉廷蘭,因進京趕考回鄉時,遭颱風漂流到越南去。這不禁讓人想起,台南善化有個沈光文文人(1612-1688),同樣因為颱風把他吹到了異鄉—台灣。

 

「娘惹浮生」展是個什麼樣的展覽呢?而什麼又是峇峇娘惹?

2015年第一次到檳城時,小女yoyo在自己的旅遊行前報告上,寫著馬來西亞的種族,包含: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伊班人、卡達山人、峇峇娘惹。在「峇峇娘惹」一旁,她用筆寫著:土生土長的華人。

早期下南洋的華人多半是男性(有點像是渡黑水溝來台灣的羅漢腳),他們來到了馬來亞,一開始多半是要來賺錢,等著成功後光榮返鄉,但往往就定居下來,娶了當地的女性,通婚生下的男生叫「峇峇」,女孩是「娘惹」,也就是說峇峇娘惹是混血兒。

20191129-棉蘭張家 拷貝

這個展覽主要以兩個華人望族聯姻的故事為主軸,並以女主角張福英老年的《娘惹回憶錄》一書作為輔佐資料。

台灣板橋林家的公子林景仁,與印尼棉蘭張家的掌上明珠張福英結婚。印尼的張鴻南為棉蘭富商,也是荷蘭殖民時期的甲必丹,兩大華人家族跨海聯婚想必是件大事。這一對新人,其新郎原是台灣人,後僑居廈門,新娘是廣東梅縣人的爸爸與娘惹媽媽結婚而生的孩子。想一想,我若是張福英,原本即將到歐洲讀書,但突然要嫁給素未謀面的林先生啊,心情一定很複雜,更別說他們語言不通,一切從零開始。張福英在《娘惹回憶錄》一書裡寫著:

我說的是混雜馬來語的客家話,而他講的是福建話,所以我們幾乎無法溝通。

20191129-林景仁寫紅毛丹 拷貝

而他們為什麼而聯婚呢?可以猜測,一是台灣首富,另一是印尼豪族,是「門當戶對」促成了婚姻。但我覺得,若說「門當戶對」最大元素應該是林景仁出生名門,擅於多國語言,喜愛詩文創作,展場有列出他以詩描述南洋水果的詩。張福英亦是如此,就讀荷蘭學校,家庭教師是澳洲人,寫詩、寫劇本,本來要到歐洲讀書,兩人都是知識份子,這些元素讓兩夫妻在當時屬文人結合的婚姻。這場聯姻可看出當時台灣富豪對南洋的好奇,不管是旅行、經商、考察、傳教、轉移陣地發展,都顯示當時文化交流慢慢擴展的痕跡。


▲照片中即娘惹博物館室內一角。

現場展示的文物有部分是由「檳城娘惹博物館」借展,也難怪我們看到某些娘惹展品非常熟悉(衣服、繡鞋、金飾髮簪),因為在娘惹博物館(即鄭景貴故居)展出非常爆多娘惹文物。另外,令我們懷念的還有展區鋪上印有特殊地磚的圖案,我們一看!整個回憶都上來了,因為在檳城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花磚,其中一款,我們還真的有踏過呢!就在張弼士故居—藍屋裡。


▲這花磚圖樣在張弼士故居有看過

說到張弼士,有個線索可連結,新娘的爸爸張鴻南早期與哥哥張煜南到南洋拓荒,張煜南原為張弼士所僱用,後來也為合夥關係。張氏兄弟與檳城幾位華人領柚關係密切,像是謝春生、鄭大平、黃亞福、李光前。其中鄭大平就是鄭景貴的三子。

來看此展兩回,第一回還遇到特殊口音的學生,我想應該就是東南亞的學生(可能就是成大的外國學生),他們一邊看展,一邊討論,這展品想必也勾起了他們的思鄉之情吧!你們也來看看,感受一下南洋的風情。

20191129-鄭大平 拷貝

展覽名稱:娘惹浮生—臺灣古典文學南洋旅行記

展覽日期:2019.09.27~2020.03.07

地點: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展覽室C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Open Time:週二~週日09:00—18:00

延伸閱讀:

2015「zoyo夏南洋」: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之旅(11 ys)

【2015大馬吉隆坡、檳城之旅】檳城「張弼士故居」(BLUE MANSION):一間沒有廚房的大宅(11 ys)

【2019再訪馬來西亞雙溪大年、檳城】此行所學所知

【2019再訪馬來西亞雙溪大年、檳城】果園採果:榴槤、山竹、紅毛丹、龍貢果

《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太珍貴的植物寶典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