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孩子看藝術展演

「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展廳裡鐘聲響起、兩跑道操場

「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展廳裡鐘聲響起、兩跑道操場
「上學去」是個讓人一度以為在學校的展覽,每隔幾分鐘敲響的鐘聲,使得我頓時遲延了一下,鐘聲嵌入腦中的長年魔咒瞬間使人謹慎了起來,下一秒就想趕快跑回教室呢。想奔跑的還有小朋友,看見展場裡僅有兩跑道操場,也像被下了魔咒,一直繞著橢圓形跑道跑,永遠沒有終點似的。

宜蘭「阮義忠台灣故事館」:透過影像看見台灣的故事

宜蘭「阮義忠台灣故事館」:透過影像看見台灣的故事
一早離開了老朋友的民宿- 飛鳥小屋,正想依著行程表到「蘭陽博物館」,但Doch突發請求插撥一個行程,他很想去昨晚在市區發現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他告訴我,阮義忠是他學習攝影重要的啟蒙老師。認識Doch這麼多年,我竟迷糊到不知阮義忠老師對他來說如此重要,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他的願望,就先去故事館走走吧!

臺南國際攝影節 TiFF(2018第一屆)

臺南國際攝影節 TiFF(2018第一屆)
年前年後各去蕭壠文化園區看了「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兩回,尤其是年後這一次,有海馬迴策展人李旭彬、陳伯義老師導覽,更讓我一整個腦子好鼓,好滿,心裡忍不住想著:「也太精彩了啊!」作品多元到讓我不知如何下手寫這一篇,只能用一步一腳印,排隊的方式將一張照片搭配文字一一說明。

台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地圖很有事」展(~2018.09.30)

台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地圖很有事」展(~2018.09.30)
最近老是在各個地方看見〈康熙臺灣輿圖〉印刷圖,這幅卷軸應該是台灣最早的全圖,很多地方可以在這十八世紀初的地圖上看見,老地名、老建築、老河流、舊水灣被標示得很清楚。這是清朝所繪的地圖,但若是外國人所繪的地圖中,航海員航向台灣島時,看見的樣子又是如何?「地圖很有事」展出了許多地圖,可以讓觀者看見四、五百年前,台灣在航海員的預測下,長得什麼樣子。

「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2018東海岸大地藝術季

「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2018東海岸大地藝術季
尚在旅途中,花了幾天把這些作品照片整理好,希望能夠吸引來東部的朋友,看看這些大地作品。是的!這次的旅行,我們就從尋找作品開始。 今年夏天恰好遇到「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展覽,以及「2018東海岸大地藝術季」,幾個藝術家朋友紛紛到東部創作,過程中不停的分享進度,看了心癢癢的,恨不得親臨現場看看原作。以下分享幾件此次旅行追尋到的作品。

收夢。2018張秉正水墨個展(已撤展)

收夢。2018張秉正水墨個展(已撤展)
好友PJ秉正哥哥近來有個水墨個展,叫「收夢」,這名字聽來真有點捨不得,不知是哪來的情感?我一直想著為何是「收」,而不是「集」、「揉」、「置」?迷惑當中,我也清楚PJ此時已不是「攪」、「錯」或是「混」,帶著這樣的疑惑與理解來到七沁。這天老街正有一場地方上重要耆老的喪禮,客家喪禮的歌曲繚繞整個中正路,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客家喪禮,以敬重的心情路過,然後輕輕關上了門,綿延的悲傷成了今天的背景音樂。 別,別,...

【看戲去】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見城〉環境劇場:左營舊城的故事

【看戲去】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見城〉環境劇場:左營舊城的故事
舞台上,城牆上,大路上, 清朝、日治、國民政府來台, 朱一貴、林爽文、林道乾, 馬卡道、漢人、日人、眷村的生活, 傳統戲曲、歌仔戲、豫劇、國樂、武術, 三輪車、大船、神社、神轎, 七爺八爺、城隍爺。還有虔誠的信徒, 環境劇場、國樂團、聲效、舞台布景、燈光、現場直播。 我看了一場感動的歷史課大戲, 讓我知道故鄉舊城的故事。

關鍵斡旋─ 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至2018.02.25)

關鍵斡旋─ 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至2018.02.25)
▲航向未知的家 by 羅懿君寒假北上三回之中,我們在最後一次來到台中,知道「2017亞洲雙年展」快要結束展期,一定得趕緊來看看。因為工作的關係,從小就帶女兒走入藝文空間看展(一歲多就跟著我們到處走),這一次發現,十三歲的她們似乎已經養成獨立看展,有自己的見解與好奇之處,這樣一件一件作品看,也花費一個半小時,好像是觀賞完一場電影。

2018陳宜鍾*藝綻室內樂團:卡瑪諾夫「給我自己的生日禮物」

2018陳宜鍾*藝綻室內樂團:卡瑪諾夫「給我自己的生日禮物」
昨日(2018.02.03)很晚才回到家,聽了一場很長的音樂會。原想在FB分享這件事就好,但還是決定記錄在部落格。 宜鍾把卡瑪諾夫(Pavel Karmanov)介紹給我們,然後雙手在鋼琴上,把卡瑪諾夫詮釋出來。我難忘昨夜那個穩重有經驗的她,一見到我,就如少女一般,雀躍的跟我分享:「好好聽,對吧?!卡瑪諾夫的音樂太好聽了。」宜鍾純真的一面,好可愛!

【專欄】藝術事件簿:不一樣的農村:吸睛藝術帶來的新風貌(2018.01)

【專欄】藝術事件簿:不一樣的農村:吸睛藝術帶來的新風貌(2018.01)
去年11月,跑了一趟嘉義新港,特別去「1/2自然農場」尋找陶藝家張和民的指標作品(請參見:來去鄉村找作品:嘉義新港「1/2自然農場」的俏皮指標)。阿民的作品讓新港的稻田自然美景有了不一樣的風貌,而這促成了我書寫這篇專欄,以「農村美學」作為文章的主軸,同時介紹了嘉義新港及台南土溝村兩大農村。以下是我在《親子天下》(2018.1、2月刊)的「藝術事件簿」的專欄內容,礙於版面篇幅問題,捨去了許多文字,這...

吳其錚「裝風」陶藝個展(已撤展)

吳其錚「裝風」陶藝個展(已撤展)
去看了其錚的「裝風」個展,不知是否老天爺也收到邀請,這天安平的風特別狂野,或許是祂不請自來,把瘦弱的人都快要吹倒,要不就撒個野,讓你冷颼颼得喊無情。我啊!也被裝了風,整天胃痛的像個也破了洞的人,軟趴趴的站不挺,但一看到這些以風獅爺做為創作靈感的作品時,就元氣大增的一件看過一件。

「台東美術館」再添建築繁殖場浴缸系列戶外作品/室內軟磁鐵拼貼牆(12.6ys)

「台東美術館」再添建築繁殖場浴缸系列戶外作品/室內軟磁鐵拼貼牆(12.6ys)
2015年冬天,曾帶著女兒到台東美術館,來去東部這麼多年,第一次來參觀,我們的目標是戶外那一系列南藝大建築所繁殖場的「棲.夢巢」作品,我還記得左右姊妹多麼輕易的融入這些作品當中,或躺或坐,笑聲未曾停止過、連相機快門的聲音也連環喀嚓著。

2017雞年初一來看展:近未來的交陪(已撤展)

2017雞年初一來看展:近未來的交陪(已撤展)
年初一,帶著西川爺爺及阿伯一起到台南佳里蕭壠文化園區看展覽,這次我們要看的展覽是已經籌畫兩年的「近未來的交陪」。對我和左右姊妹來說是個親切的展覽,因為平時在路上看見有陣頭經過,我們都會像個好奇寶寶(尤其是我)認真觀看,還拿著相機捕抓畫面,而這展覽集合許多廟宇儀式的影像,像是八家將、陣頭,這可讓我們更加感興趣。

【安平風獅爺復育側寫4】2016風獅爺復育計畫展覽

【安平風獅爺復育側寫4】2016風獅爺復育計畫展覽
從今年五月開始,風獅爺復育計畫團隊開始招募創作者志工,一起投入第四年的復育計畫,這一路從捏塑、上色、柴窯燒製,終於進入展覽階段,此次展覽地點選擇在有百年歷史的安平陳家古厝,展場氣氛更因為古厝及展示小屋的設計,格外融入情境,觀者就像個巨人一般,可以由上而下俯瞰房屋上的風獅爺,可以遙想在安平小徑上,家家戶戶在黃昏之後,點燈照明,朦朧之月與屋內的黃燈相照映的漁村情境,看著看著,我好像走進了微昏的歷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