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池上遇到一個年輕人,他告訴我,人生正遇到挫折,決定來池上當農夫一陣子,想一想未來,他說這件事時,我們正在吃池上便當。 這天,到池上車站旁的「米貝果」時,問起櫃檯的老闆們是不是當地人,她們竟然都來自台南與高雄,還告訴我:「池上的米特別黏人。」聽完這句話,我想著:當年的年輕人不知是否還在池上?!
寒假旅行第二天,仍下著雨,昨日在光復糖廠睡了放鬆舒服的一覺,全家窩睡在榻榻米上,關上障子門,熱度一直保持著,把日式宿舍的玻璃窗點鋪上一層薄薄霧幕。
還記得二〇一八年邀請台南正興國外交部長高耀威來「行動講堂」演講時,被他滿腦的創意點子逗笑,眼前的他實在太有梗了啊,隨時隨地都會迸出妙趣幽默的想法。最令人敬佩的是,他都願意起而行,不是空頭說說而已。演講末後閒聊時間,他告訴我,可能會到一個很遠的地方開書店。三個月後,二〇一九年二月,耀威果真到台東長濱鄉開了一間,相對於台南正興街遠的要命的書店。
這一篇要來分享幾家台東市的美食小店,是今年寒假三天旅行中,我們吃的店家。朋友們常常來信詢問我,東部旅行可以去哪兒玩?可以住哪裡?吃些什麼美食?只要是我記錄在部落格的都是左右家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你若喜歡,代表我們喜好相近喔!
趁著全國高中生提前放寒假(高三生學測),我們也一溜煙的往東部去。南迴公路的「草埔隧道」完工通車了,省了約有二十分鐘的路程,曲折拐彎的山路排掉了,心裡反有些落寞,沒有經過一點頓車的熬,就看到太平洋,好像錯過了什麼重要的過程。於是,到了大武鄉的大鳥,把車停著,去海邊吹吹風,正式與太平洋打聲招呼。
來到台灣東部這麼多回,第一次遇到連續兩天下兩,遠處的山變成白茫茫霧氣,遠處的海也變成白茫茫水氣,東部與西部因為陰雨綿綿,風景好像相差不多。但其實不然,呼吸的空氣就能一較高下,輕薄的天氣,沒有過多的懸浮粒子,沒有濁濁的味道,每吸一口都是清新,眼睛雖然看不到美景,但鼻子為我聞到了美景的存在。
旅行第三天午後,去了隔了八年多沒去的「蘭陽博物館」。 昨日一整天看黃聲遠建築,今天看到的是姚仁喜建築師的作品,姚仁喜的作品非常之多,除了蘭陽博物館外,故宮南院、高雄中鋼集團(高雄IKEA附近的鋼鐵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所、元智大學圖書館、高鐵彰化站、史前館南科考古館⋯⋯等都是他的作品。
一早離開了老朋友的民宿- 飛鳥小屋,正想依著行程表到「蘭陽博物館」,但Doch突發請求插撥一個行程,他很想去昨晚在市區發現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他告訴我,阮義忠是他學習攝影重要的啟蒙老師。認識Doch這麼多年,我竟迷糊到不知阮義忠老師對他來說如此重要,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他的願望,就先去故事館走走吧!
冬季的旅行特別安排到宜蘭台北去,一想到要定點認識宜蘭,總沒忘了住在那兒的朋友,我們該去找他們了。腦子裡循著地圖路線走一回,想著過了歪仔歪橋,然後就會到士鉅及麗瓊家,那是我們固定會拜訪的民宿-飛鳥小屋。
從社福館走入津梅棧道,那裡有許多讓大小朋友童心氾濫的角落,橋上假裝划船的運動器材、橋下那附有高沈重力的大鞦韆及隱藏版躲在樹叢裡的刺激溜滑梯,都是這次讓左右姐妹熱愛的角落。
離開了「壯圍沙丘旅服園區」,腦海裡裝滿了黃聲遠的建築及蔡明亮的影像,得找個地方沈澱消化,把剛得到的複合式感覺稍微歸類一下才行。計畫表裡早就預填了市區「光宅238」,那是安插來靜靜休息的地方。
旅行第二天,一月二十八日,是黃聲遠建築之旅。 離開「吳沙紀念館」後,我們來到了2018年完工落成的「壯圍沙丘旅服園區」,特別的是,這裡將以兩年為一期作為展示空間(這是園區員工告訴我),第一檔期找來蔡明亮導演策展,以《行者》影像作品與黃聲遠建築互相呼應。
兩年前到宜蘭時,我在旅遊行程表上早就標註了「吳沙紀念館」,那時已讀過台灣清領時期歷史的左右姐妹,對於吳沙並不陌生,直覺反應就是「開蘭第一人」,那次行程尚未成功拜訪,這次反倒是因為恰好經過,促成參觀的機會。
▲宜蘭礁溪鄉公所 冬季台北宜蘭旅行第二天,我們有一些目的。 對我們來說,旅行除了身心放鬆外,充電是最重要的,充實知識,充實對台灣土地的認識。這一趟旅行,主目的地是宜蘭,主目標主題是黃聲遠,我們訂好行程,要走黃聲遠建築師的作品,於是礁溪鄉公所、礁溪戶政事務所(2005)、宜蘭社福館(2001)員山機堡(2001)、宜蘭誠品(2007-2008)、津梅棧道(2005-2008)、壯圍沙丘服務區(201...
好久沒泡湯了,屈指一算,已六年沒泡湯,心裡想著,應該找一間湯屋來紓解一下大家的壓力。我努力在網路上找他人的經驗(部落客少了,這方面資訊也少了),才發現溫泉旅館住宿費實在很不親切,普通價錢的又擔心環境整潔是否讓我這愛乾淨的人接受?最後,找到礁溪一家小型的溫泉旅館,幸好,各方面條件都讓我們這小家庭大大喜歡,左右姐妹說,下次還想來這裡,因為睡了一晚上,身心果真都放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