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留意清法戰爭史事,源自於臺灣歷史博物館「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展期至2025.05.04),當時對於展覽中 ,法國軍官薩勒(Firmin André Salles,1860-1929)一系列攝影最感驚訝,即便在交戰之中,稱之為敵軍的法國軍官竟可與村民合照,氣氛和諧,以及多張北台灣的攝影,呈現十九世紀台灣戰爭中的模樣。書中挑選多組照片,作者逐一說明分析。
近來正在讀《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一書,是德國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的故事。洪堡德的哥哥是柏林洪堡大學的創辦人,年幼求學期間,母親極為嚴格,安排兩個兒子接受一連串的啟蒙教育。兩兄弟個性差異大,哥哥勤學,沈浸在神話與歷史當中,弟弟卻喜歡冒險、嘗試接觸新鮮事物,他總是到處搜集植物、昆蟲、岩石等。同一個家庭出生的孩子,卻有迥然不同...
決心要把這本年輕時期讀的《雅克和他的主人》(Jacques et son maitre)送給戲劇系的女兒yoyo,這一年她有計畫性的閱讀,我想著,或許她該來接近媽媽年輕時代非常仰慕的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除了丟出昆德拉名號外,我也以書名副標吸引她,「是向狄德羅致敬喔~」在法國旅行時,我們可是刻意去找狄德羅雕像的。女兒問:「妳有書喔?」那當然,媽媽幾乎每一本昆德拉的書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