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台灣史》以「吃」為軸線認識台灣
從書名、裝幀設計來看,這本書放在書店,很難不被拿起來翻閱,因為民以食為天,以「吃」作為軸線的歷史頗合大眾口味。大眾口味可不代表不專業,兩位作者翁佳音、曹銘宗老師是資深的歷史研究員,他們共筆更增加專業度與豐富性。上一本兩人共寫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也是值得閱讀,那是從地圖、地名、地形為軸線認識台灣。
▲兩位老師共同著作
此書將台灣飲食來源作一重點分類,區分為「漳泉潮文化圈」與「南島語族文化圈」,從這兩路線推進討論,想像食物引進台灣島嶼並融入台灣文化,「漳泉潮文化圈」代表著不同時代漢人移動的路線,傳至台灣、東南亞地區⋯⋯等地,反方向迴流,台灣漳泉潮移民也會引進東南亞飲食文化;「南島語族文化圈」則從大洋洲海上遷徙各地,往北來到台灣,帶進從海的另一端而來的飲食文化。
分類上,上卷的「吃什麼的台灣史」,從米、麵、調味料、酒、吃冰、茶、糖⋯⋯等各大範圍談論。下卷「怎麼吃的台灣史」的分節題目更是讓人感興趣,例如「台灣何時開始養殖虱目魚?」、「青椒為什麼叫大同仔?」、「魚罐頭小史」⋯⋯等讓人忍不住一篇接續一篇閱讀,這些都是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
我抄寫整理幾段內容,作爲自己認識台灣的菜單。
·荷蘭人殖民南台灣,發展甘蔗、水稻作物,產製糖、米外銷,這是台灣最早的農業經濟。當時,荷蘭人從福建招攬華人渡海來南台灣耕作,並從澎湖與漳州引進耕牛(黃牛和水牛)。(p.18)
在【米】篇,我整理一些資訊,分享在「無支配ISONOMIA ART LAB」社團裡。
◆稻子的分類,依照的生長所需水份,可分為水稻、旱稻(陸稻),台灣原住民種植的「小米」,不是稻而是粟,是一種旱稻,所以台灣自古就有旱稻。
◆若依稻殼所含澱粉成份的黏性來區分,則有秈(音,ㄒㄧㄢ)稻、粳(音,ㄍㄥ)稻、糯稻。清朝時,台灣只有秈稻、粳稻,日治時期引進糯稻。
◆因日本人愛吃較軟的粳稻(可以做壽司呢!),於是請稻作專家磯永吉在台灣試做、改良品種,1926年,培育出新品種「蓬萊米」(因為日本人稱台灣為蓬萊仙島)。
也就是說,四年後2026年,蓬萊米一百年。
◆2019年,中研院研究得知,當年日本人培育成功的「蓬萊米」,是因為台灣原生的「山地陸稻」的花粉飛到新育種的粳稻上,產生了雜交,才能夠適應台灣環境。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吃到的蓬萊米,是雜交米,是原生種+日本粳稻。
◆雖說台灣現食用的米大都是蓬萊米,但原來的秈米還是多用途喔!用來做米麩、米粉、米苔目、板條、碗粿、蘿蔔糕等。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台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四千至五千年前)台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p.27)
·根據十七世紀《巴達維亞城日誌》,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一六二四至六二年),最晚自一六四三年起在今恆春種植大麥(Gerst),一六四四年起在今台南種植小麥(Tarwe),之前似乎都仰賴進口。⋯⋯荷蘭時代,文獻記載在南台灣種植小麥、大麥。清代,台灣各地都有大量閩粵移民,推想只要有土地、氣候合適都會種植麥類,今雲林還有「麥寮」地名,據傳與小麥、大麥的種植和交易有關。(p.38)
◆在「麵」篇提到,台灣麵食文化是從二戰後中國移民入台後開始蓬勃發展。其中還有兩個助力,其一是戰後美國為了推銷產量過剩的小麥,鼓勵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小麥,並且還提供發展麵粉工業資金。其二助力仍是戰後問題,因為物資缺乏,政府希望將米作為外銷主力,以賺取外匯,所以鼓勵民眾多吃麵。
·福州菜最具代表性的調味料紅糟,很久就傳入台灣。⋯⋯基隆與福州隔海不遠,自古就有船運往來。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佔領雞籠(和平島),已提及島上有華人小聚落,其位置就是後來所稱的「福州街」。因此,福州移民很早就把紅糟料理帶到基隆。(p.53-54)
·日本自一八九五年統治台灣,最早曾把日本製造的冰塊船運的台灣販售,雖然很貴卻大受歡迎。隨後,日本人開始在台灣各地設立「製冰工場」、「製冰會社」,台灣進入吃「剉冰」(台語音tshuah-ping)的時代。(p.86)
·荷蘭統治台灣時期(一六二四至六二年),引進漳州(或潮州)的甘蔗品種,以及大量的人力和耕牛,在台南一帶種植甘蔗,開啟台灣的製糖業。(p.106)
·台灣何時開始養殖虱目魚?一般都說在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從印尼引進。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四冊,因為從一六四四年開始課漁業稅,所以在一六四七年出現「Oynij」的紀錄,主要在台南麻豆、嘉義義竹東邊一帶。
荷蘭文Oynij,從台語發音來看就是「塭仔」(ùn-á),這是漳州、潮州自古以來在海岸的半鹹水養殖法,與印尼瓜哇人的Tambak一樣。(p.162-163)
·歐洲盛產的「大西洋鮭」,英語稱之Salmon。根據當時的英華、華英、英粵字典,Salmon被翻譯為「馬友魚」、「狗吐魚」、或音譯為「三文魚」、「杉挽魚」等中文魚名,在英國的殖民地香港,以及廈門、台南(安平)、高雄(打狗)等港口使用,後來香港通用「三文魚」至今。(p.201)
·戰後,台灣製造的番茄汁鰹/鯖魚罐頭,因好吃又便宜而廣受歡迎,也常被用來當拜拜的祭品。今天,三興、同榮、好媽媽、老船長等品牌的番茄汁鯖魚罐頭,都有黃罐與紅罐兩種顏色,但仔細看標示的內容物,並無不同之處,連價格也一樣。⋯⋯早年的番茄汁魚罐頭,黃罐是鯖魚,紅罐是鰹魚。鰹魚罐比較便宜,又是紅罐適合拜拜,在桃竹苗客家地區賣得最好。後來因鰹魚產量不足,改成只做鯖魚罐頭。(p.203)
先前到南方澳旅行時,恰看到三興、同榮、好媽媽罐頭廣告在路邊。
·台灣如何創造牛肉麵?⋯⋯戰後,四川的成都空軍官校遷到高雄岡山,空軍眷屬多為四川人,他們以四川郫縣的方法在岡山製造豆瓣醬,再以四川成都用豆瓣醬熬煮「小碗紅湯牛肉」的作法,在台灣創造了「川味紅燒牛肉麵」,所以可說是起源於岡山,後來流行於台北。(p.227)
以上有色字,摘自《吃的台灣史》。
書名:《吃的台灣史》
文:翁佳音、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初版);2022年9月(九刷)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