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繪台灣》用畫筆與行動力追隨著佐藤春夫
2020年夏天結束「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我開始進入沈澱階段,一方面消化自己隨文字所走的路線,一方面又開始搜刮其他相關書籍,就在我整理旅記的這段期間,發現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旅繪台灣》,作者林致維也循著百年前佐藤春夫訪台路線,用自己擅長的水彩作畫,畫下了所走的路。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我是帶著感動而買下它,因為有那麽一刻,感覺到有人和我一樣,會因為過去發生在台灣島嶼的故事,而踏上歷史的軌跡,那一瞬間,多想與作者認識。
雖說作者林致維是繪畫專長,但若仔細閱讀《旅繪台灣》,會發現他的文筆相當好,用字遣詞十分精準,在創作自述中,甚至可知,原本他是洋洋灑灑的寫了二十萬字,我無法想像,這樣以寫論文的研究方式進行,會變成怎麼的一本書?但可以想像,出版社應會建議他精簡,好讓讀者好閱讀,印刷上也比較好規劃。我心想,若可以選擇,林致維應該還是希望能把他整理的二十萬字通通都印在書裡。他是個認真的作者,只要翻到最後參考書目的部分,就會知道他為了這本書,做了多少的事前工作。
令我佩服的還有他的好奇心與毅力,我記得有一篇幅,為了描述佐藤春夫筆下的荒廢之美,他分享了私闖鬼屋的經驗。我一看文章描述,便知那棟醫院大樓(相信臺南人都知道),繪聲繪影的城市鬼魅,就在現代人之間流傳,每次經過那,就低著頭快速通過,但林致維竟然進去大樓兩回,甚至停留下來,畫了一幅水彩畫。(發抖的甘拜下風⋯⋯)
・廢墟是一個真實存在卻又被人遺忘的空間。它從人們原本生活裡密切接觸的一部分被抽離出來,經過時間的洗禮,轉化為承載著「活著的記憶」的特殊場域。
在廢墟裡,每個細節都連結著某種過去生活的面貌。斷簡殘篇的建築與遺物,帶著傷痕的記憶碎片,好似彈奏到一半卻戞然而止的曲目。總能輕易勾起人們的想像,透過進入時間與痕跡,找尋那些等待被聽見的「回音」。(p.84)
這本書是他循著1920年日本文人佐藤春夫來台旅行路線,實地走一回,基隆、高雄、台南、日月潭、鹿港、台北,除了好走的平路景點外,他循著《殖民地之旅》走上能高越嶺古道。很高興自己所走的路線也和作者相同(但我沒走高山路線啊),我們走過的地方,似乎也殘留了一些他畫布的水痕。
摘選幾段,我所抄寫的段落。
・對旅人而言,旅行是一串的長鏈,包含離開、移動與抵達。(p.15)
・巨觀的海蝕地形和微觀的金屬世界彼此連結,有著共通的語言。(p.20)
・我們閱讀歷史、閱讀文學,它們為每一段旅行帶來故事與思考,從表面的風景看到立體的全貌,進而與腳下的土地產生某種程度的連結。這遠比腦袋空空的到景點消費打卡,然後再到此一遊的離開要有趣多了。(p.42)
・出生內地的佐藤春夫帶著現代文明意識,來到古老而迷信的台南,與殖民地人民的接觸,使得他一方面不自覺地流露出文化優越感,然而卻又在不斷的互動中,在帶著距離感的觀察裡,產生同情與理解,進而慢慢改變了原本看法。這些複雜的情緒透過作家的文學之筆,被包裝在異國情調(日本人眼中的中國風情)的外衣底下。(p.61)
・太陽照耀下的這棟老屋,似乎還處在宿醉狀態。(p.147)
・在台灣,歷史記憶的保存和城市發展間的衝突總是不斷上演。追根究柢還是在於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故鄉在文化認同上有著明顯的斷層,以致對歷史記憶的保存默不關心,宛若罹患了集體的文化失憶症。(p.154)
最後,分享作者寫的一段話,也正符合我現在的心情,他寫著:
我一直試著寫些什麼或畫些什麼,趕在記憶遠去前,將它們放進文字與圖畫的容器裡,我想我正在成為一個不進行書寫或是繪畫,就感覺生活無法變得完整的那種人了。(p.169)
如今,我也是如此,每日不閱讀、不書寫,似乎像是少吃了一頓飯,熱量少了,頭腦也阻塞了。
▲日月潭拉魯島。
延伸資訊:
佐藤春夫來台相關書籍:
a.《殖民地之旅》
b.《帝國旅人佐藤春夫行腳台灣》
c.《文豪怪談》
d.《文豪曾經來過》
延伸閱讀:
《不趕路的親子休日》:Selena的旅行提案×手作體驗×親子對話
一直試著寫些什麼或畫些什麼,趕在記憶遠去前,將它們放進文字與圖畫的容器裡,我想我正在成為一個不進行書寫或是繪畫,就感覺生活無法電得完整的那種人了。(p.196)–> 就感覺生活無法「變」得完整的那種人了。 是嗎? ^^
親愛的
真謝謝你找到錯字,我連頁數都寫反了(應p.169),打字總是容易錯的我,真不應該。真的很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