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術事件簿:不一樣的農村:吸睛藝術帶來的新風貌(2018.01)

去年11月,跑了一趟嘉義新港,特別去「1/2自然農場」尋找陶藝家張和民的指標作品(請參見:來去鄉村找作品:嘉義新港「1/2自然農場」的俏皮指標)。阿民的作品讓新港的稻田自然美景有了不一樣的風貌,而這促成了我書寫這篇專欄,以「農村美學」作為文章的主軸,同時介紹了嘉義新港及台南土溝村兩大農村。以下是我在《親子天下》(2018.1、2月刊)的「藝術事件簿」的專欄內容,礙於版面篇幅問題,捨去了許多文字,這裡則以全文分享:


…………………………………………………………………………

20180120-親子天下藝術事件簿1-1

總是保有一定的頻率帶孩子走訪大自然,對於這樣的親子活動有著深度的著迷,我深信步入自然環境是一種情緒放鬆與心情調適的捷徑,更是孩子美感建立的初步。我尤其喜愛走入農村小鎮,牽著孩子的手,帶有幾分陌生與熟悉,一起感受土地的個性。

這幾年,台灣農村風光已在慢慢轉型當中,不僅有農村作物的自然美景,有些更是引進藝術家作品,在平坦的農村景色裡,勾勒出不一樣的新風貌,這不僅吸引更多人走入鄉村,透過追尋藝術作品之舉,親近台灣土地,無形中瞭解台灣農作及大地自然形成之美,讓拜訪的旅客以另一種方式,在有別於美術館的場域欣賞藝術作品。

台灣散文作家、土地詩人吳晟早期作品《店仔頭》中,有一篇〈臭水溝上的盆景〉,描述居住的村落被政府選為示範農村,常常有政府官員、穿西裝或青年裝的人士進出村裡,這些(局外)人到底要如何改變這個村,使之成為進步美麗的農村呢?吳晟譏笑那刻意在水溝上砌牆,擺上大量的盆栽,但因為久了無人照料,盆栽植物枯萎雜亂,甚至水泥牆還因當初設計不良,重心不穩而倒塌。這種只重視門面、無深入了解問題,或是由外來者介入、沒有與里民共同合作的「美化綠化」工作,恐怕在當時—吳晟三十年前書寫文章的年代,就被農民看穿行不通,與初衷互相抵觸。

台灣加入WTO後,在自由貿易的制度下,許多農民日常所作受到影響,部分農作物出口漸漸減少,大多仰賴國內消費市場,有時休耕的土地甚至比種植的土地還多,在這樣的窘境下,村民開始思索著,我們的村可以怎樣轉型?農村一望無際的豐饒作物若不在,那麼還有什麼精神支撐我們的意志、保有農村的尊嚴?

20180120-親子天下藝術事件簿2-1

近來,開始有許多農村走向「農村體驗」、「有機栽種」、「藝術農村」等轉型模式,為的就是讓這個村子持續有生命力,里民共同思索,如何讓家鄉看起來「沒有荒廢感」,而是朝氣不息。幸運的,有些年輕人返鄉,有些在地人士慢慢引入藝術家的新思維、新創作,藝術家與里民共同合作,為自己的家展開新樣貌,農村美學漸漸蔚成顯學,一股再生的力量透過農民、地方人士、藝術家共同努力萌生。

以下分享嘉義新港「1/2自然農場」及台南土溝村「農村美術館」兩農村,村民與藝術家共同合作的農村美學。

新港「1/2自然農場」
新港文教基金會於二〇〇八年成立「1/2自然農場」,堅持栽種過程不使用農藥,義工自行堆肥使用,一開始承租農地種稻米,後來也慢慢加入果菜的種植。義工「二師兄」陳朝江說:「有米也要有菜啊!但我們的義工種菜一半地種自家要吃的,另一半會種來獻給基金會賣,籌措基金會的經費。」二分之一有其意義,就如義工將所屬的一塊小田地,1/2種自家要吃的農作物,另一半種基金會規定的作物;另外,還有一塊稻田,1/2讓學生插秧,另一半由機器插秧。

二〇一七年,基金會請來藝術家張和民為農場做指標、介紹牌。張和民的創作總具有幽默與親切感,像是在台南科學園區的「老壺廣場」,那愛看書的守護神、幾個有如跨越不同時代的先民,具有神秘的傳說似的,張和民猶如一個說書人,訴說著他腦海裡的故事,然後自己也默默竊笑著。

農場第一個指標就在嘉明路上,張和民以「白鷺鷥」做為入口意象,詼諧逗趣的大眼尖嘴模樣,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它是什麼呢?大眼望向何方?它似乎有什麼話要說?!原來是白鷺鷥的鳥喙指向農場方向,指引著遊客,那兒有迷人的農作值得前往勘查。

沿著這條鄉村小徑走,仔細觀察會發現右側地面,鋪著台灣早期五分車的鐵軌,被草土覆蓋的軌道得撥開才能看見。這五分車車道,是從前送糖到嘉義市區,送學子去讀書的重要交通工具。

再繼續往前,過了橋,五分車鐵道也換了邊,一旁是六腳大徘,這一個空地屬名為「雙和寮仔」,張和民在這裡做了一個拿鋤頭的農民,一旁還有對話框,好像對觀者認真導覽。什麼是「雙和寮仔」?那是台灣五、六十年代台灣農村的竹編建築,斜屋頂、中心穿越長竹,整座可抬起隨意移動(類似台南曾文溪河岸的「竹籠仔厝」),農民在看顧農作、休息時,「雙和寮仔」是臨時的居所,是移動式的休息間。二師兄因為小時候住過雙和寮仔,特別懷念這種農村景象,希望下一代能夠記得這種特別的竹編建築。

製作藝術作品時,張和民用當地的田埂水溝土(較具黏性)和入乾稻草,和義工農民一起玩土、捏塑成形,大家雙手泥濘,將泥土鋪上木頭支架上。整個過程村民一同參與,也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藝術家與里民友善合作的關係。

這五件作品中,其中有兩件紅色的雕塑有送入窯場,進入燒窯階段,將這些新港的土燒至1000度。這兩件作品就展示在「1/2自然農場」裡。

台南後壁區「土溝農村美術館」
台南土溝村的「農村就是美術館」營造的就是自然景觀與藝術作品結合,一個畫框裡的風景皆由人們主觀感受,這作品如何美?是不是美?皆是個人感官,藝術村落提供的就是給觀者一個安靜的欣賞平台。

已邁入第五年的「土溝農村美術館」,以「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理念,在嘉南平原的土溝里建立一種與里民合作的農村美學,將土地的美透過柔暖的手腕、細膩的雙眼展現出來。館方官網上謙虛的描寫:「農人在農事間指導我們關於農村的美學;美術館是收集者,是聆聽者,也是學習者。」這種相互尊重的合作關係,形成一種協調、不做作的氣氛,每一年的展覽總是吸引許多人前來體會這種由自身崛起的美。

土溝村從早期「最後一隻水牛」事件,開始公開性的展現社區營造力量,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的紮根、南藝大團隊進入帶來的藝術氣氛,從早期的鄉情客廳、馬賽克作品到優雅農夫藝文特區、農村美術館,每一年都有新增作品,紮紮實實的讓土溝的農村風光推廣出去,「農村美術館」沒有硬體館建築,而是每一處都能成為欣賞的角落,這是一個不被包圍的柔軟美術館。

可以感受到,原先那群進入社區營造的研究生,因為在此深耕、建立家園,成為土溝的一份子,那種由外變成內的努力讓居民認同,他們更加以在地的眼光愛惜這裡,再以外來的眼光細膩的照出這農村的潛力。他們有計畫性的邀請更多藝術創作者,在土溝深耕居住,共同為這裡營造一種「藝術村」的氛圍,於是「優雅農夫田園野趣」、「優雅農夫藝術工廠」、「水牛建築師事務所」⋯⋯等等合作團隊一一進駐。

二〇一七年「風吹夏夏叫,雨打秋秋臉」展覽夏季檔有四位藝術家蔡坤霖、李立中、彭奕軒、林盈潔;秋季則有丁柏晏、汪紹綱、張允菡、李承亮、郭俞平加入。其中彭奕軒的「田地亮片」在田埂之中,飄盪著紅白亮片,形成一種田邊慶祝的歡樂氣氛,像是農作耕作的儀式或是作物收成的慶功宴似的,這些彩帶亮片原是農民驅趕貪吃鳥兒的法寶,如今亦成了藝術作品,兩兩結合下十分趣味。此展覽一直都在現場,隨著自然樹木、作物自然呈現與凋零。

農村除了土地上的大地景色外,若是添入藝術家作品而形成的不同風光,那麼走入農村真的成了一種實質的尋美過程。但我想,農村美學強調的不只是這些外來藝術作品,他們渴望的還是居民對自己家鄉的認同,以及來到此地的旅客停下腳步,誠心看待這片土地紮於此、長於此的堅實美麗。

延伸資訊:
嘉義新港「1/2自然農場
下北港、新港交流道後,進入新港牌坊後右轉進入嘉明路。
網路定位:嘉義縣新港鄉菜公厝咬仔竹200號
指標展示:無限期

土溝農村美術館
2017「風吹夏夏叫,雨打秋秋臉」展覽
展期:2017.05.01~2018.04.30

…………………………………………………………………………

【專欄】藝術事件簿:來趟體驗光影美感的京都之旅(2017.11)
【專欄】藝術事件簿:設計家徽,明白自己的起源(2017.09)
【專欄】藝術事件簿:女兒們的才藝競賽:比獲勝更快樂的成就感(2017.07)
【專欄】藝術事件簿:廟宇民藝的饗宴 跟神明交朋友(2017.05)

更多「藝術事件簿」專欄文章,Link
更多selena文章收錄及專訪,Link

延伸閱讀:
【帶新加坡人去那兒】帶你去看農村:菁寮與土溝
2016初夏台北三日遊Day 2:八煙聚落(11.11ys)
【專欄】看見大世界:一起來寫生 用畫筆認識家鄉(2017.03)
【專欄】看見大世界:親近土地,帶著孩子認識在地農產品(2017.01)
【文章收錄】準備痕跡本,蒐集旅行回憶(國語日報)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