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新加坡人去那兒?】帶你去看農村:菁寮與土溝

這是新加坡朋友來的第四天,今天要帶他們走訪台灣的農村。在新加坡看不到開闊的稻田,這一片嘉南平原對年輕學子來說,可是第一次感受到慢活的農村生活。


台灣嘉南平原以種植稻米為主,在台南後壁區菁寮與土溝村常常可見一望無際的稻田,所以菁寮以出產「冠軍米」為名,台灣紀錄片《無米樂》即是紀錄菁寮農民的種植生活與樂天知命的可愛個性。土溝(TO GO)村則有「農村美術館」,他們認為「農村就是美術館」,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好風景。
菁寮與土溝完整保存台灣農村模樣,閩式建築的紅磚屋及乾淨的巷弄,讓遊客走在其中更能體驗農村的純樸,在土溝有一水牛書店,為陳永興建築師於2013年打造,這是一所不賣書,但讓孩子免費看書的「水牛書店」。在土溝村叫「水牛」更是親切,務農的農家子弟們會對這書店更有感覺。

十二月十八日,二○一六
菁寮天主堂
若回到六○年代,嘉南平原這一片農村土地上,想像綠油油稻田上有一尖塔的教堂,對農村子弟來說,必定也是另一番特殊氣氛的光景。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öhm)在榮獲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獎」前,他在海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台南後壁的「菁寮天主堂」,而這似乎也讓我們也沾了光,決定帶著新加坡人來看看這建築。
我們預約團體導覽,由韋方濟神父帶領著我們進入教堂,韋方濟神父問我們從哪兒來,告訴他,我們帶著一群新加坡朋友來,於是,他開始進行語言交換器,對新加坡朋友說英語,對台灣朋友說台語。
由於天主堂內不能拍照,所以就在外頭與神父合照一張照片。


▲鄉下的農民袋也可以變成這麼文創。


▲崑濱伯的招牌笑容。

菁寮老街
進入老街前,對新加坡朋友介紹《無米樂》這部紀錄片,說著菁寮的農民如何面對WTO的衝擊,又如何樂天的看待種米這件事。我說,也許待會兒會看到崑濱伯(不是後壁車站的銅像喔)也說不定!但由於前些日子他出車禍,不知現況如何?沒想到,一到老街我們就遇上崑濱伯了。看見他健健康康的,依舊神清氣爽、開朗模樣,就好為他高興。我問他上次車禍之後,身體回復如何?他馬上掀起褲管,讓我們看看他腳治療的樣子。我笑著對他說,你受傷好像全國都知道了,我們都好擔心。他聽了,笑得好開心,和我們一起拍張照。

荷蘭井湧泉民宿的割稻飯
中午我預訂了荷蘭井的割稻飯,這天荷蘭井的客人來了三百人,工作人員忙到人仰馬翻,光是要確認吃飯位置,我就喬了好久,終於有個專屬的位置可以用餐。
割稻飯是早期農民收稻時,為了答謝街坊鄰居幫忙割稻,主人家煮的宴客飯菜。所以這是一種感恩的飯菜,農民相聚在一起的「飯局」,此時此刻,我們這一群人聚在一起,雖未久識但也有相聚的氣氛。

午飯後,大家各自解散逛農村,大夥兒在紅磚矮牆邊走著,一起拍了幾張照片,也一起到「萬味香醬油」店玩玩台灣傳統童玩,喝一瓶彈珠汽水,我邀約著大家,舉杯乾杯,慶祝一段新友誼。


▲冬季限有的「曬蓮藕粉」。

土溝「優雅農夫藝文特區」
來過土溝村多回,從沒有這樣深度了解土溝村,這次因為團體行,所以預約了導覽課程,我們走過土溝的每一家店,認識一些特殊的角落,最特別的是看到冬季限定版的「曬蓮藕粉」,白白的蓮藕粉,伴著夕陽餘暉,有如亮光一般,遠看還有點像傳統豆腐變大了。


▲這沙坑小孩最喜歡。

最後我們進入「優雅農夫藝文特區」,這裡頭有先前藝術季留下的作品,許多木造的樹屋及休憩的小空間,這些都是拍照的好景點啊!實在難以想像這個村子裡,有這麼多趣味的作品!就開放時間讓新加坡朋友好好拍照吧!

延伸資訊:
1.菁寮天主堂,FB
2.荷蘭井湧泉民宿,FB
3.優雅農夫藝文特區,FB


▲今日工作人員

延伸閱讀:
【帶新加坡人去那兒】台南吳其錚工作室、絕對空間、蝸牛巷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教堂」:簡潔的教堂在稻田中佇立(8.1ys)
台南後壁菁寮:故事不只在老街(8.1ys)
來去走菁寮:用腳走出專屬「I GO Map」(10.11ys)
【三人行】台南土溝村:永安國小、水牛書店(10.3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