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散步」取名來自繪本《小魚散步》,我和女主人有個小秘密。 十月初秋,收到一封來信。高雄左營區開了一家以繪本出發的親子餐廳,命名為「小魚散步」,小魚的主人邀請我到餐廳裡為開幕作一場分享。 對繪本熟悉的朋友一定馬上就能反應「小魚散步」與陳致元老師筆下買雞蛋的純真女孩小魚有關係嗎?這純粹是因為女主人喜愛《小魚散步》,所以將餐廳取名為「小魚散步」。我也喜歡致元老師的《小魚散步》,於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高雄歷史博物館是一棟很有味道的帝冠式建築,日治時期是「高雄市役所」,戰後是高雄市政府,從前搭公車到鹽埕區時,經中正路會看見它,那時覺得不太可能進入市政府參觀,多年後,當它卸下「行政工作」時,歷史保存的使命讓我們這些市井小民走進它的建築核心、窺視它的歷史。
一場雨,把乾鬆的土泥結在一塊,土下的白玉蘿蔔早已急著出土透透氣,鬆散土變泥巴,怎麼辦?蘿蔔好拔嗎?不管了,一年就等美濃冬天的白玉蘿蔔,無論如何,都要到田地巡一下,拔一下蘿蔔呢。
每年暑假都會和zoyo的乾媽及好姊妹涵與汝媽咪、球球聚在一起,這一天我們從各地集合,要到橋頭攀樹,哪料到天空不作美,下起了一場大雨,我們人都已經快到現場,才通知取消,這下可好了!一群人全都早起,並且約在一起了,只好臨時起意改變行程,就去「彪琥台灣鞋故事館」做小鞋吧!
人與土地是有相連關係的,你落在這兒,在這兒呼吸、生存,譜寫人生故事,過了三十年,這塊土地與你有了連結,不知不覺你會留戀它,內化它對自己的重要性,即便你已離開,它依舊很重要。再過三十年,這塊土地與你更緊密相依,此時若離鄉背井,強迫分離,那真是折磨!
和左右姊妹相約好,每年元旦都要去爬山,不管是小山還是大山,如果一年之初從山上開始,總覺得會無形中帶來能量。她們姊妹倆很高興媽媽有這樣的決定,口中嚷嚷地叫著:「我們要去爬山,去爬山。」從前爬過高雄的半屏山,這次我們去美濃的「雙溪熱帶樹木園」走走吧!
▲左:yoyo,右:zozo 帶孩子進行「福爾摩沙寫生計畫」幾站後,從前工作時教導我的Mark先生,提議我們可以去橋頭白屋寫生,因為他在學生時代去過那兒寫生。去了白屋這麼多趟,怎麼沒想過可以好好畫一下,於是趁著Doch帶學生到白屋上課時,我們一起去寫生,這天恰好也是其錚叔叔在白屋駐村的成果展。
▲yoyo拔了兩根蘿蔔 美濃那生長在土裡的白玉蘿蔔,每年冬天就等著這一刻冒出土堆光耀這一片肥沃的土地,連續幾週南部下雨,雨水恐怕讓這些小白頭蹲了苦窑,菜農應該等不及,所以紛紛收成以免爛壞了白蘿蔔。 這是我們前日(12.18)奔向美濃時,一眼望去,只有菸葉田、蕃茄田、花生田、野蓮塭,沒有白玉蘿蔔田的最後猜測。
我很喜歡吃芋頭,但左右姊妹不喜歡,她們很少有不喜愛的食物,連苦瓜、茄子、青椒都連接受,怎麼香香的芋頭卻興趣缺缺?我替芋頭抱不屈,要她們給芋頭一次機會,我想起了她們四歲去過的甲仙就是個芋頭的故鄉,走!我們去甲仙,瞧一瞧芋仔。
幾個月前帶左右姐妹到高雄美術館一樓展廳看過「紙房子:一個人的小屋」展覽,那時zoyo對於這種用瓦韌紙來創作的作品特別有興趣。還記得幾年前去過紙箱王,紙椅子、紙杯子、紙桌子特別讓zoyo感到新奇。這次特別帶她們到兒美館看此展覽延伸的其中一部分「探索‧紙王國」,在兒美館看展覽比本館看展覽輕鬆多了,因為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玩。
雖然身在高雄,卻對高雄這麼美的一棟洋樓不甚了解,不知如何來說這市定古蹟的她?這樣吧!先去寫生好好感覺這一棟美麗的洋樓。
高雄「打狗鐵道故事館」位於鼓山區哈碼星,因為交通建設的便捷,使得要來參觀這日治時期的打狗驛方便許多,高雄捷運橘線出口就在它旁,從現代化的捷運線過渡到百年前舊車站,的確像是在逛「故事」一樣,一逛就一百年。
▲左:zozo,右:yoyo 這學期的週日(隔週)是我們母女三人的三人行時光,趁Doch上課的時間,我們會到處走走或寫生,這學期第一次先不寫生,我們來點休閒的,到夢時代走走吧!
▲左:yoyo,右:zozo 左右姊妹小學第一個暑假假期,我安排了三、四個活動,每個活動的類型都不太一樣,不過全都以「好玩」為前提。首先在七月初,我們就先和一群朋友到高雄燕巢玩麵團,為什麼說是「玩」麵團?因為「潘順龍福州手工麵線」的第二代主人潘大哥的確讓我們這一群人大玩特玩麵團,不管是爸爸、媽媽或小孩,每一個人都得玩得透徹,主人才可放人。
這天和我的好姊妹娟及好姊弟在民兩戶人家相約,我們約好要到真愛碼頭吹風,小朋友順便寫生。 真愛碼頭是我們常常去的地方,左右姊妹在這兒騎過腳踏車、嚕過滑板車、玩過躲貓貓,還搭過輪渡船去旗津,不管是黃昏時刻看日落、晚上吹涼風,或是帶著餐點來這野餐,都能讓我們輕鬆自在,港口邊停泊的遊艇、對岸的光榮碼頭、搭乘觀光船的遊客⋯⋯等,讓高雄這個海港城市隨時都有旅遊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