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遊高雄

高雄駁二特區之大義倉庫(12.1-12.3ys)

高雄駁二特區之大義倉庫(12.1-12.3ys)
對於高雄駁二的印象,都來自數十年前,Doch在那兒與多位藝術家的聯展,我還為幫他的作品錄製了一段故事旁白。那時的駁二僅開放大勇倉庫臨港口的那兩個倉庫,人潮並不像現在如此多,我還記得中間的洗手間味道臭氣沖天。幾年過去了,貨櫃藝術節在此辦了幾屆,大勇倉庫開始多了展區,接著開放蓬萊區展覽區與大義區文創工作室進駐,整個駁二特區嚴然成了高雄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匯集之處,也是許多年輕人來到高雄首選的旅遊點。

【帶著爺爺去旅行】高雄美濃:野上野下(已歇業)、美濃警察分駐所(11.10ys)

【帶著爺爺去旅行】高雄美濃:野上野下(已歇業)、美濃警察分駐所(11.10ys)
每隔兩週,我們就會帶著爺爺及阿伯一起到外面走走,我們刻意讓爺爺出門散散心,看看不一樣的地方。有時我們會找一些曾經去過的地方,公公總是說:「哇!我十多年沒來這裡了。」幾乎每一次都可以輕易收集到他的「十多年再相逢」,這一次,我們要帶公公到美濃走走,美濃對我們而言是多麼的熟悉,但對公公來說,又是一個好久沒有造訪的小鎮。

【寫生】高雄火車站:三鐵共構完成前的寧靜(11.9ys)

【寫生】高雄火車站:三鐵共構完成前的寧靜(11.9ys)
學生時代,到高雄火車站搭公車回家是一種混合著盛夏溽熱、交通吵雜聲音、汽車排氣、乘客與商家融合的複雜氣味的回憶,那裡擁塞著來來去去的旅人以及已知目的地的車子,你永遠無法在此處平靜,因為強烈的速度感總是提醒著人們,這裡只是個「過渡」,不能暫停,不能停留。

高雄「中都濕地公園」:四年前後生態大比較(7.7ys、11.7ys)

高雄「中都濕地公園」:四年前後生態大比較(7.7ys、11.7ys)
四年前,左右姐妹七歲半,我們曾經帶她們到剛整理好的「中都濕地公園」走走,那時看見高雄又新增一處生態公園,內心著時感謝政府的付出,經過四年後,我們再次來到此處(其實中間也來過幾回,只是沒有影像紀錄),帶著爺爺一起來,照片一比較,便發現這裡的樹長高了、植物變多了、鳥兒也來了,一個都市裡的生態公園正慢慢有了自己的綠色循環。

紅豆生南國:高雄大寮「磚子窯農場」撿紅豆體驗(11.5ys)

紅豆生南國:高雄大寮「磚子窯農場」撿紅豆體驗(11.5ys)
還記得那好似放任的午後,一大片紅豆田,乍看之下像是不知名的雜草,若不靠近土地仔細觀看,根本無從知道這裡藏了許多撫慰人們小肚的紅色寶石。孩子們鬆散的肢體狀態,一屁股的蹲坐在這裡,一顆一顆從土裡撿起豆子,即便像是打零工撿豆子,但每一顆都是他們從土裡挖捧出來,讓指甲縫透入泥土的紅豆。紅豆生南國,南國的風在這片田,吹拂著帶有遊戲的閒漫氣氛。

【爬山】2016元旦:高雄柴山,人與猴和平相處之地(11.5ys)

【爬山】2016元旦:高雄柴山,人與猴和平相處之地(11.5ys)
▲在柴山,獼猴這樣自然地與人共處。 一直不敢上柴山,因為多年前到柴山去,山大王獼猴跟著我好近,對於我的背袋虎視眈眈,幸好我跟著老馬識途的朋友們,避開了猴群,不然真不知膽小的我會怎樣在山中製造尖叫聲。這樣的經驗讓我遲遲不敢帶年幼的女兒上柴山,直到今年她們對猴子的形象從害怕(還記得在台東富東公路看見猴群時,我們都不敢下車)轉變成稱讚牠們「好可愛喔」時,我才鼓起勇氣問她們要不要去爬柴山,她們高興的直點頭...

認識高雄:就從鼓山區哈瑪星開始吧!(11.2ys)

認識高雄:就從鼓山區哈瑪星開始吧!(11.2ys)
幾個月前,Lilian邀請我到「小魚散步」分享高雄旅行資訊,因為這場分享會,讓我重新省思對自己家鄉的認識,自以為生長在高雄就對此地很瞭解,但要搬上台面上分享,還真一時說不出高雄的美,這也許就是我常常自我警惕的,希望自己保有「觀光客」的好奇心,才能注意到熟悉環境中的小地方,我該好好深度認識高雄才是!因為這場分享會,我讀了好幾本書,從文獻、政府資料到觀光書籍都有,我得到一個心得,要認識高雄一定得從鼓山...

高雄後勁國小圖書館:小學的圖書館也很吸引人

高雄後勁國小圖書館:小學的圖書館也很吸引人
三月初我到高雄後勁國小演講,分享關於繪本的主題。會後趙校長邀請我到圖書館走走,她自信地說:「學校圖書館很受孩子喜歡,我們很用心在處理這個空間。」因為分享的是繪本主題,更讓我很想看看國小圖書館可以如何貼心設計?當我一進圖書館,果然如校長所言,是個用心經營的空間,是個孩子喜愛的閱讀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