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還未有孩子之前,我和先生開始遊玩台東,那時特別喜愛去史博館、史前文化公園、杉原以及位於成功鎮的都歷東管處,在東管處可以遠眺太平洋,可以看見不遠之處的三仙台,天氣好一點,也可以看見綠島。這裡的景色優美,即時是人工建築的遊客中心,也因為周邊腹地廣闊,大樹、綠地及海洋都讓建築物自然融合於其中,襯托出東部那種讓人忍不住想停下腳步的特有步調。
上個月(2014.12.13)我們參觀了在台南善化的亞蔬中心觀摩日,在這之前,其實對亞蔬中心並不熟悉,尤其聽到是台灣國際性的蔬菜研究中心,更是覺得這組織很特別,很值得參觀。這次因為Doch帶領著學生為觀摩日活動做一個入口的意象作品(這作品是三個學生做的喔),我們才得以在活動前進入亞蔬中心參觀,若不進入亞蔬,實在很難想像在這空曠的台19甲縣道上,有一個這麼有意義又重要的組織。
▲左:yoyo,右:zozo 兩年前,zoyo小學二年級,我第一次帶她們去台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喜歡古蹟歷史和建築的我愛死了這地方,因為我們的喜愛,讓左右姐妹對這博物館也跟著喜愛,那時,她們喜歡博物館裡的兒童館(當然,現在還是喜歡)、喜歡那些維妙維肖的蠟像,還有戶外的展示空間。如今已經五年級的她們,翻開學校社會課本(翰林版),發現整本書都在談「臺灣」,於是,我們想起了應該再訪歷博館,也許裡頭有...
去年兒童節假期,樹谷園區的子瑜老師邀請不孤單團隊,到園區裡進行一場親子木作坊的活動(請參見:「與孩子一起創作:台南樹谷園區生活科學館「親子木作坊」一文」。今年,子瑜老師再度邀請我們。她問我,今年想玩什麼呢?我想了想,先前與左右姐妹做的自然彈珠台蠻好玩的,那是撿拾大自然素材及利用回收紙盒所製作出來的玩具,如果把這自然素材概念繼續發展下去,一定能讓更多家庭有所啟發。所以,今年的兒童節就讓孩子們做自己的...
▲台南海安路「鐵花開了」裝置作品,2013.10.26,zoyo 9.3ys。 延續在親子天下《寶寶季刊》(2013冬季號)裡的《達人帶路:我這樣帶嬰幼兒逛畫廊》一文,我在雜誌中推薦了台灣各地約十個適合親子同遊的藝文空間及畫廊,為了這篇文章,我舊地重遊幾個展覽空間,也新增了幾處新的藝文空間,這些地方不論在親切度、專業度都很適合親子一同逛展覽。
秋末初冬,一連來到旗山兩回,除了在老街找美食外,我們都在「旗山生活文化園區」裡享受午後的閒逸時光。這兒的遊客不多(該感謝老街吸走了絕大部分的觀光客),建築講究,環境優美,使得我們對文化園區多了一分好奇,忍不住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地方?甚至一開始就已經規劃著下一次要來「福爾摩沙寫生計畫」。
兩年前到嘉義泰郁畫廊看陳奇相老師的個展時,發現了「嘉義創意文化園區」,那時對這整整一大區空闊長形的腹地,以及帶有歐式風格的廠房建築印象深刻,心裡還想著,改天一定要再來走走。那天參觀之後發現這是原嘉義酒廠,而且還是專門釀高梁酒的酒廠呢。
幾個月前,我收到一封有溫度的信,那是一位和我同一所國中,家住隔壁村——鳳鼻頭的不孤單朋友寄給我的信,她說,在2007年我們差點就見了面。算一算,應該就是在和三歲zoyo在國美館「雲遊國繪本區」的那一次。這一次她找上了我,純粹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她希望我能夠到國美館導覽一幅李明則藝術家的畫——「左營蓮池潭」。
暑假末,我們在八月下旬到台北、台中三天兩日遊,除了工作外,看了許多展覽,也到龍山寺走走,最後一天我們帶左右姐妹到台中的「老樹根魔法木工坊」,zoyo好喜歡,因為這兒的玩具全都像是木頭教具巨大版,本來桌上型的木頭玩具瞬間都可以大動作大玩特玩,真的好討小孩喜歡,只可惜zoyo太晚來了,這些玩具如果是學齡前的孩子來玩,一定玩得更有感覺的。
前幾天寫著我們暑假期間和表妹阿芳一起出遊(請參見:「和阿芳阿姨台南一日遊:古蹟、小吃、咖啡館、冰淇淋」一文),這一篇還要來寫我們和我妹妹家一起去台南菁寮玩,以及我們帶著姪子外甥一起遊高雄的記錄。
台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老城,各時期古蹟林立在各處,每回只要知道有新的古蹟被修復活化,我們都會抱持著期待的心看它的新轉變。早在台南中西區的「林百貨」尚未修復前,我們就注意到這個老建築,讀了王浩一老師的書後,才知道原來這一棟洋樓大有來頭!它是台灣第二家百貨公司,而且身為第二名僅因為晚了第一名的台北菊元百貨天開幕兩天,它們都同時創建於1932年。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社會課本裡,提到了「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當時zozo、yoyo念到這一篇時,我們還特別討論。在準備環島行程時,她們姐妹倆想起了這地方,於是指定要在行程中加入此景點,所以,縱使我在宜蘭時身體不適,仍堅持要帶她們到林業文化園區走走。烈日當下,我們撐起了陽傘,在園區裡隨性慢慢走。
環島第一天,我們來到了許久沒來的苗栗三義,在三義小小走,讓孩子對這個木雕小鎮的初次認識隨性自在。
今年二月份我為自己一篇親子旅遊文章(親子天下《Baby寶寶季刊》(2013春季號))到台南樹谷園區生活科學館採訪。當我到探索故事館拍照訪問時,受訪的子瑜老師竟然是我的讀者,她驚嚇地看著zoyo,直說:「長好大喔!」而另一位行銷公關朋友秋廷竟是大崎村的朋友,我也同樣驚嚇地看著他們,一切怎麼會這麼有緣份!也許就是因為有子瑜、秋廷的幫忙,讓我這篇報導很快就順利書寫完成。
接續上篇(Link!),繼續本文下篇 .......................................................................................地下一樓的「探索故事屋」,則是專門提供給〇到十二歲小朋友的專屬空間。明亮童稚的空間設計,每月的固定消毒,讓家有幼兒的父母能安心在探索故事屋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