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的心情很像文・溫德斯(Win Wenders)電影《Paris, Texas》(巴黎,德州)中,走在長長公路上,那種荒路上的的孤寂感襲捲而來,孤寂並非身邊無人,而是一種喃喃自語的劇本。這樣的日子,電視MOD正積極播放著修復好的一系列文・溫德斯電影,我一部接著一部慢慢觀看這些公路電影,倘若看過其中一部,便會愛上他的節奏、音樂與影像畫面。
四月,因為一篇文章,再訪彰化溪州「成功旅社/農用書店」,在那兒買了一張吳志寧早期的專輯「最想去的地方」(2011年發行)。接著在前往台中的旅途中,都在反覆聽這片CD,忍不住與吳志寧近來幾年的作品(像是詩歌系列)作比較,不失所望,這張專輯非常悅耳耐聽。回到家後,特別針對幾首好奇的歌詞搜尋資料,像是為何要唱「你是美麗的混血兒」? 經過查詢,才知道原來這首歌是寫給流浪犬的一首歌。
每週四早上載女兒上學的半小時是可以討論歌曲、音樂的時間,上個月我們聽了艾蜜莉電影原聲帶以及《Time in a bottle》。這個月兩回的「清晨之曲」恰好都是七〇年代歌曲,延續三月份Jim Croce《Time in a bottle》的氣氛。
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件事,我總是負責放學時段,先生則是上學時段。有時,Doch一早有課,為了讓他有時間緩衝,則改由我送女兒上學,這一星期僅有的一天,成了我和左右姐妹一清早共同聆聽音樂的時間(爸爸則是喜歡和女兒一起聽ICRT)。 繼一年半前的「清晨之曲」時段,這一學期又開始週四早上必須載女兒上學,在車裡的「清晨之曲」模式再度運作了,上個月(2018.03)有兩回,我選擇了《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電影原聲帶以...
昨日(2018.02.03)很晚才回到家,聽了一場很長的音樂會。原想在FB分享這件事就好,但還是決定記錄在部落格。 宜鍾把卡瑪諾夫(Pavel Karmanov)介紹給我們,然後雙手在鋼琴上,把卡瑪諾夫詮釋出來。我難忘昨夜那個穩重有經驗的她,一見到我,就如少女一般,雀躍的跟我分享:「好好聽,對吧?!卡瑪諾夫的音樂太好聽了。」宜鍾純真的一面,好可愛!
【清晨之曲】雷光夏之《媽媽與我》2016.11.03 週四,送孩子上學日。 昨晚就開始想著早晨之曲,想與女兒分享什麼音樂。 我想起了雷光夏,那是十多年前就開始聆聽的聲音。我告訴喜歡嘗試自己做曲子、寫歌詞的女兒,雷光夏是創作型歌手,她的音樂與詞句幾乎都是自我創作的。我要女兒試著感覺這種輕柔、悠遠的聲音,以及背景音樂鋼琴的部分。 來就來一首《媽媽與我》吧!歌詞描述與媽媽交集的每個時刻,早晨的早餐時間,...
這是近期看到最有意思的展覽了! 一場以「聽」的模式所展示的展覽,內容是台灣近代的聲音檔案,包含許多早期台灣音樂(國、台、日語)、電台節目、傳統樂曲(歌仔戲)、田野音樂(原住民歌謠)、政治演講、口號、商業廣告歌......等,蒐集得十分齊全,藉由這些聲音檔案,讓我們順著音軌瞭解台灣的歷史。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總是會選擇去做點家事,藉由汗流浹背將鬱悶的心情慢慢沈澱掉,我特別喜歡刷洗浴室,一個人在洗手間,把所有不潔淨之處奮力清洗乾淨,刷洗馬桶的過程總能讓我改變心境,覺得再髒、再亂的地方都可以亮晶晶,那還有什麼負面雜亂情緒無法解除?
沒有特別安排行程,我們驅車在宜蘭的鄉間,對這個城市我們尚不熟稔,還在累積對她的感覺。為什麼不瞭解她?因為高雄與宜蘭是對角線隔最遠之處,距離的疏遠使得每隔一年才相逢,我們使盡力氣瞭解她,也透過不同的方式接近她。
幸福團隊即將有新的作品,上一張《走吧!唱歌旅行去》主題是「旅行」,這次的主題也相當吸引人,但請容我小小賣個關子,屆時發行時,將會是個引領期盼的作品。
做過單弦、雙弦簡易樂器、鐵片打擊樂器後,這一次,我們要來仿造海浪的聲音,就稱它是「海浪樂器」吧!
想起一段美好的回憶,零歲時期還不會爬行的左右姐妹,坐在客廳榻榻米上,我們拿了許多鍋碗瓢盆讓她們玩,因為這階段的嬰幼兒喜歡敲敲打打,幼齡時期的zoyo拿起小棒子盡情的敲打著鍋子,她們熱衷著這種可以發出聲音的動作,於是反覆操作,玩得盡興時,就開心的喊叫著,鐵打聲與幼兒的可愛聲音互相結合,這就如一種即興的人聲與樂器演奏。
家裡有一把吉他,那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弦樂器,彈奏吉他給嬰幼兒時期的她們聽是我育兒生活中抒解壓力的方式之一,那不僅讓孩子對樂器充滿好奇,也讓在家帶孩子的我偶而可溫習自己的興趣。
▲她們最近很愛跳舞,連在床上也一樣!紅衣:yoyo,紫衣:zozo,2011.12.05,7.4ys 左右姊妹並不是個積極熱愛舞動的小女生,如果沒有勤練習,她們不會輕易來一段舞蹈,記得三、四歲的zozo,連在舞蹈班學舞,都是用眼先觀察,然後十足把握後再來一段熱舞。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奇妙的改變發生了!她們動不動就來一段健康操,動不動就來一段學校教的舞蹈,整個晚上不斷地練習再練習,跳舞再跳舞,甚至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