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左24計畫】女兒採小玉,大學生採紅西瓜(2025.04)

終於終於進行到【西瓜左24計畫】的最後一篇紀錄,這是我跟隨曾文溪河床邊善化段的瓜農——柏豪種植西瓜的第二年紀錄。寫下此篇時,瓜已收完,而我已經吃過兩顆小玉西瓜、兩顆紅西瓜了,滿足感爆汁。

台灣各地西瓜產期

再次複習先前陳大哥告訴我們的西瓜產期,從中可得知三月底~五月的西瓜都是來自曾文溪、鹽水溪滋養的西瓜喔~

12~01月|屏東楓港

02~03月|枋山

03月底~5月|台南鹽水溪、曾文溪

5月初|台中大甲溪、濁水溪

05~06月|花蓮

06~07月|宜蘭蘭陽溪

07~08月|花蓮

10月|台南曾文溪

11~12月|東港

四月三日,二〇二五

帶著兩個放春假的女兒到西瓜田蹓躂,去年此時已有碩大無比的大瓜準備出貨,如今卻躺在田中持續長大中,實因去年十一月氣候詭譎,深秋仍有秋颱大雨,使得台灣農作皆有難產的趨勢。今年西瓜狀況如何呢?就是比起去年尺寸小一點。

女兒和我們一起到西瓜田,拉著阿福跑全瓜場運動會,西瓜哥哥柏豪為了一解我們的西瓜欲,給了我們兩顆黃肉的小玉西瓜。怎會有小玉西瓜呢?原來當時規劃瓜畦時,最邊緣的寬度小些,於是選擇種植期較短的小玉西瓜。也是這樣,讓今年因紅肉西瓜採收晚了十天,吃不到瓜的左右姐妹,能夠在返家時,吃到曾文溪河床邊的小玉西瓜。

說也奇妙!真不知西瓜哥哥是如何種的,瓜肉香甜,口感絕佳, 一家人吃得意猶未盡,Doch連殘留的西瓜汁都不願浪費。

四月十七日,二〇二五

大紅西瓜成熟了,開始有人來收西瓜了。這用曾文溪種植的西瓜又開始展現豐饒泥土帶來的好滋味。想起去年一路將河床邊的紅西瓜往上游,帶去送給鄒族獵人老師;也想起剖開綠西瓜皮,強烈紅色果肉加上黑籽,淡淡西瓜香味溢出的興奮情境。

今天有好多專家教我如何判別西瓜的熟成度,說得都好神秘。

「花紋較浮較高,比較熟,較深較生。」

解讀:就是從瓜皮上看花紋,紋路及顏色較深,西瓜較生,反之,沒有深刻顏色的,像是浮在表面的就是較熟成。

「拍拍,硬聲,這邊通過那邊,卡熟。」(真是神秘情境)

解讀:實在難以解讀,要想像拍起來像是在管子裡的聲音,西瓜這邊通向另一邊,不過是一顆瓜的長度啊!真是訓練聽覺。

總之,挑的西瓜除了外型無受傷,透過花紋及拍聲辨認,熟成七八分為佳,過熟西瓜易退甜。切開後,果肉有一點縫是最好吃的。


▲這顆隔天就送上去茶山部落給巴蘇雅獵人老師了

來收車的師傅除了驗瓜師外,兩位疊瓜師也是武功高強,他們一人在下,將瓜輕拋給貨車上的另一人,這疊瓜師依據瓜尺寸給予最好的位置。這可攸關能否渡過長時間運送安然無事,不受碰撞。

四月二十日,二〇二五

帶著「無支配」三代生來曾文溪邊看大西瓜,原要請一開始有參與種西瓜的店長群來,但他們大都有事無法前來,無法拍下「種瓜得瓜」的滿足照。

但一推算,才想起!今年這一批無支配三代生,才是第一年【西瓜左73計畫】種西瓜的大學生,當時他們大一。雖然現在瓜田上躺的不是他們種的,但前一期他們可是有來這,一起種西瓜苗,連陳大哥都記得,所以可以光明正大的吃瓜了!

那年的紀錄:【西瓜左73計畫】帶著大學生播瓜苗(2023.12) 


▲這種有裂縫的最好吃了,就是聲音從這邊通向那邊的管道

跟來西瓜田的還有種書店的鄰居小軒、Joan、綸綸及小蘋果,我們一起在西瓜寮仔切西瓜,大口吃了起來,一邊噴汁,一邊用瓜皮刷臉。最讓我驕傲的是只吃香蕉水果的虹子也吃了西瓜;日本學生 Nikko吃得開心,俏皮地說還要吃一塊;香港學生雅子說,「我要跟媽媽炫耀,吃到台灣的西瓜。」是啊~當你吃到這西瓜,才能真正感覺到你是在曾文溪流域生活的。

謝謝柏豪,又讓我們叨擾了一期,是你們的西瓜讓我們知道,曾文溪西瓜絕對能讓我們驕傲。

去年採收紀錄(也是有女兒):

【西瓜左73計畫】蓋章採收的大西瓜(2024.04) 

【西瓜左24計畫】

【西瓜左24計畫】曾文溪西瓜種植:瓜田畫線、撒肥料(2024.11) 

【西瓜左24計畫】插草作業|大學生來種西瓜苗(2024.12) 

【西瓜左24計畫】轉芯作業(2025.01) 

【西瓜左24計畫】春雨要來了(2025.02))|枯水期的曾文溪 

【西瓜左24計畫】「留瓜」是一種品質管理(2025.03) 

更多「西瓜左岸計畫」,Link

延伸閱讀:

「種稻的一百種想像」:稻草人製作、田中央的割稻宴 

【Video】無辜的西瓜(5.7ys) 

爸爸的哲學果汁店(13.9ys) 

春天的枇杷(10.8ys) 

夏日專屬:挖冰器讓小孩心情亢奮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