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環境是工作的起始/白鼻心吃了鍋牛嗎

「忙錄」真是要命,不能長久作為友伴,因為當「忙碌」一扣身,疏於照顧下,居住環境便一團亂地擺爛,此時,就知道該是為它負責的時候。

我慣於在計劃工作前後,把大環境整理好,有好的開始、好的結尾是重要的。這些日子,一忙起來,後院的雞屎藤就毫無忌憚地衝向我們,包圍著我們的籬笆、我們的房,似乎明示著,疏於照料家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

就在暫告一場工作,迎接下一場任務前,我對著Doch說,「你到後院把藤剪一剪啊」藤蔓又向我等宣戰了。他拿起園藝大剪刀,喀喳喀喳地剪斷帶刺的藤,艷陽下,馬上換來滿身大汗。我涼爽地躲在室內空間,從樓上往下拍照,畫面突然跳出了女兒近十歲時,因為兩人吵架,鬧得不可開交,爸爸拖著兩人到後院整理植物雜草,那是炙熱的七月天,兩個小妹妹熱到無法鬥嘴,只能成為「發汗共同體」。我想,透過整理家務也是調節情緒的方法,現在女兒不在,這種父女間的互動也少見。


▲2024.07.03,zoyo近十歲。

Doch把後院整理好了,回房沖了身體好降溫,然後告訴我得去研究室開始工作。謝謝他為後院剪髮,昨天他也剪了頭髮呢!

白鼻心

五月底的那天(五月二十七日),我在晚間八點多回到家,在小徑上聽到叫聲不太悅耳的聲音,原以為兩隻貓在打架,沒想到看到白鼻心(果子狸),鼻子上一條白。牠似乎也不太怕人,沒有快速閃過,而是正常速度離開。

而就在看見牠之後,幾日後晚間八點前後,又看見了一兩回,不知是不是白鼻心進入了人類居住地,棲地不同以往,造成一些環境上的改變,其中後院、前院在下雨過後,大量出現的非洲大鍋牛居然不見了,一隻都沒有,從前是隨時可以踩到,突發誤踩的一聲脆響會嚇到女兒,如今卻完完全全沒看到。(女兒應該會很高興)


▲拍不到白鼻心,用《小島上的貓頭鷹》圖案

我疑惑著,莫非白鼻心會吃蝸牛?上網搜尋,得知「白鼻心雜食但較偏植食,以果實、種子、嫩葉、禾草、昆蟲、無脊椎動物、小鳥及囓齒類等為食」(資料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無脊椎動物列在其中,難道真的是牠們讓今年的非洲大鍋牛不見蹤影?我得繼續觀察。

家屋環境些許的小改變,需要的是對家的關注,我得把握這些尚有點餘力的日子,好好地看著我的家。

延伸閱讀:

一日一句,撫慰思念 

母親的無聊意識 

魔法爸爸:父親做的「慧根」 

換我幫你綁頭髮:媽媽的髮型造型師 

疫情之中的車旅行:黃牛、野狗的悠閒生活 

生活小記:打掃記、啃甘蔗、安妮的日記(10.1–10.2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