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部至雲林石榴車站,再到苗栗後龍鎮已午後一點半,為了拜訪下一個火車驛站:大山車站,而來到後龍,更是第一次來到慈雲宮,為何來到此?因為廟前有許多攤販可以讓旅者止饑。
「2024環島驛站之旅」首站是位於雲林斗六的石榴車站,雲林斗六之東為南投竹山鎮,南為雲林古坑鄉,西為雲林虎尾鎮,北方臨林內鄉,有濁水溪作為雲林與彰化區隔。石榴舊名「射榴班」,石榴、射榴都是安石榴的別稱,與相鄰的刺桐鄉一樣,都是以植物為名。
龍年初三,選擇到高雄駁二特區看黃色小鴨,身為高雄人一定要為高雄宣傳。
我其實喜歡車站的氣氛,來到這裡,只有兩個目的:離去或是返回。離開熟悉的地方、離開短暫停留的地方、離開情感朦朧的地方、離開捨不得離去的地方;也或許是返回,回到熟識的家鄉、回到過去曾經有愛的地方、回到一個可能不想面對的地方。不管是離與返,都帶著起伏不定的心情,是孤寂一人,獨自感受。
那天進入台南城吃了午飯,突然想著,該要如何度過這個府城午後呢?沒有什麼計畫下,就擬出了一個散策計畫,我們決定走一段路,從開山路走往民生綠園(湯德章紀念公園),再接中正路,接上忠義路。這段屬城內市中心的路走來相當喜歡,路上驚喜連連,於是隔一週又和返家的女兒zozo散步一兩次,此篇為三回的紀錄總和。我們走了哪些地方呢?民生綠園、忠文堂筆莊、台南二二八紀念館、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 馬兵營保和宮、Ragu ...
每年元旦的爬山日,總是想著該去哪兒行?這些年總是在走讀曾文溪流域,不管是帶著小學生或是大學生,自己也持續「散步水圳邊」計畫。手邊的《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已讀完,我想,或許該來走走「烏山嶺水利古道」。
小米播種在鄒語唸作「mimpo」,也就是這場活動的命名:米亞播。
2013年起,我們與八歲的雙胞胎女兒開始步走「嘉南大圳」水圳路,為符合親子時光的娛樂性與輕鬆感,每回散步不超過五公里,主要是小朋友熱中觀察水圳路邊的生物,往往就停留在西瓜田邊或是直接蹲在路邊觀察鍋牛等。這十年來走過的路段不多,但以珊瑚潭為中心點,南北到善化、麻豆、新營等,算是稍微摸清了嘉南大圳的中心點。
雙胞胎女兒一前一後返家,zozo才剛回台北十天,就換yoyo回到南部。我總想著,一學期才能回家一次,多可憐!尤其yoyo寒假還得留在學校,就覺得多回家一趟有其必要性,回家就可以避免兩三天晚睡(忙碌的大學生活都熬到三、四點啊);回家就可以暫且卸下焦慮的課程學習;回家就可以吃吃家鄉味,用食物慰藉斷格的味蕾經驗;回家更可以慵懶地依賴爸爸媽媽,獲得無限愛。
「那一天」是一種懷念,擱在心頭,反覆念之。翻閱當天的日記,把那天溫熱的陽光、不遠處的海浪聲、瀰漫在村子裡的果樹香味及宮廟香爐裡捲繞而出的香火味,通通找回來。
又是一場因為工作,而外掛的小旅行。想起從前得接送就學中的女兒上下學,無法拋下她們接北部的工作,現在反因為她們北漂上大學,而較能應允北部的邀約。十一月中,代表小事報團隊參加新北市美術館籌劃的「協作與共創:共同學習的再思考」論壇,我請同是小事報團隊成員的女兒一同參與,一家四人亦私亦公地在一起,最可惜的是,我們都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了,卻沒有時機入館參觀。我說:「你們兩歲多時,就來過這裡」;她們說:「...
氣溫無預警地降了,冬已經踏上了南方。硬碟中未整理的照片,仍有初夏烘熱的影像,那穿著短衣、溫度數字逐漸上升的夏日中,有一資料夾藏著我鑽入高雄人車熙攘市象中,特顯安靜的「愛河之心」公園。
這些年多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除了小事報外,官田拔林「種書店」的成立也是,播種人之一的我,時常得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於是往拔林村去的機會愈來愈多。我總是在聽到在地居民的心聲後,就想要完成他們的願望。記得不久前,黃大哥寫了訊息給書店,希望我們能夠多辦一些活動,讓當地居民一同參與。我把願望單轉達給團隊中「拔林工作站」瀞瑩站長,然後一場藍曬活動就產生了。
因為工作邀約,一連兩週五到潮州高中分享,也因此,有了與當地人交集的好機會,我不免問:「哪些地方值得一走?哪些在地美食值得嚐嚐?」謝謝「台灣好基金會x大潮.南扎根計畫」的夥伴告訴我,在地深根蹲點後,發現潮州的好去處。這是兩次的小買小吃旅行,一起記錄下來。
總習慣在生活中拍照紀錄,佐以文字便是日後清晰可憶的往事。硬碟裡有許多照片,一直擱著尚未整理,像是沒有歸檔的文件擾著我,強勢攻勢我自豪的執行力。還是把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以圖文記錄下來吧!這次紀錄的是兩回彰化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