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冒險的小孩啊!想要成為不一樣的自己。《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
孩子啊,嬰幼兒時期和父母合而為一,像個緊黏的行動體,慢慢的,每增長一歲就多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兩歲的「不要」是脫離的開始,五歲的跨入校園是跳板,到了七、八歲,孩子似乎開始想做些不一樣的事,他們開始幻想冒險、闖蕩天涯,喜愛刺激與不一樣的人事物、更熱愛偷偷做一些事(即便只是幻想),這些大大小小、暗自來的事都是一種探險,證明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證明自己可以戰勝許多難關。所以,我們該給這階段的孩子冒險一下,在安全的範圍內,讓他們丈量自己的本領。
我曾經讓八歲的女兒zozo、yoyo,兩人一起離開家,到社區戶外小小冒險,這看似簡單不過的事卻是當時她們兩人最深刻的回憶。我回想自己七、八歲時,做過什麼冒險事?腦子浮現小時候,家中後方的那一條大水溝,一個木棍橫跨水溝兩端,我多麼想走上獨木,測驗自己能否成功跨越水溝?有那麼一回,我鼓起勇氣緩慢的踏上獨木,一步一步往前,僅不過是兩公尺距離的長度對那時的我而言,宛如是二十公尺那般遙遠。果然如預期一樣,我跌下水溝,渾身臭味,嚇得以為自己會溺水而死,我不敢告訴家人,跌下水溝是自找的麻煩,是一種對自我的測驗。
《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中的小提姆正是個七、八歲愛冒險的孩子,他夢想成為水手,但保護孩子的爸爸媽媽說:「你太小了,等你長大再說吧!」提姆好失望,決定有朝一日要出海冒險去,繪本總能合理達成孩子的願望,在故事中,小提姆完成了許多孩童的想像,驚滔駭浪之中,也無畏大自然的襲擊。他想跟隨著馬可菲船長一起朝大海而去,第一次看見這麼大的世界,也第一次乘上大船,並透過勞動(在船上工作)才能支付他的夢想,雖因為工作而感到痛苦與後悔,最終得到他人的讚賞,給予他一杯熱可可。
看到這裡,不禁想著,這不是成人工作與夢想的拉扯?!這是一個小小的生存模式雛型。
作者除了傳達勤勞勞動觀念外,似乎也想告訴小讀者,人際關係是生存的重要課題,小提姆得端晚餐給船長吃、端酒給二副喝,什麼打雜的事都得試著去做,而且不能有什麼抱怨的。
真正的冒險終於來了!風勢轉強帶來大浪、船搖晃得很厲害,在眾人逃難時,作者給予小提姆一個偉大的情操,讓他與船長守候在一起,並在大風大浪之中,咀嚼著船長的人生哲理,船長說:「不要哭哭啼啼,勇敢一點。我們就要葬身海底了,眼淚是幫不了忙的。」
故事最後,大自然終究平息了壞脾氣,風平浪靜過後,小提姆被送回了家,得到大家的讚賞,覺得他太勇敢了!最重要的小提姆也獲得爸爸媽媽的肯定,答應讓他再次出海當水手。不管多麼危險,提姆還是想再來一次!而這不就是孩童的特性,不記得痛,只記得趣味;不記得難過,只期待再次出發,而這種樂觀的態度,再慢慢成為成人之後,或許就會逐漸萎縮的。
提姆的故事抓住孩子的心,讀著讀著,或許他們也會隨著提姆的故事深入其中,等待著每一次的高潮迭起,因為愛冒險的小孩啊!想要成為不一樣的自己,就像是當時掉落水溝的我一樣,也期待自己成為獨當一面、跨越水溝的人。
後記:
1.作者艾德華.阿迪卓恩,1900年出生於越南,1936年將童年冒險願望於創作中展現,第一本就是《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所以這本書80歲了),之後以41年時間,完成11部與小提姆為主的冒險故事。
2.這系列書可當作是橋梁書,還有:《孤單的提姆》、《提姆和大個兒》、《提姆冒險記》、《提姆的燈塔驚魂記》、《提姆和夏綠蒂》。
3.幸佳慧老師在這系列書有篇評論,我特別喜歡他寫的這一段:
阿迪卓恩在他的作品裡,除了凸顯資本主義者其精神生活之貧乏的問題,他更清楚傳達他對兒童教養的理念--兒童要快樂而健康的成長,除了學校教育外,關鍵並不在於奢華豐富的物質生活,而在於有適當的勞動、有同伴互助互動、有無憂開闊的玩樂環境,好讓他們學習勇氣、敢於嘗試,並兼顧身心平衡的發展。
4.【小提姆的海洋冒險】重現說書人的魅力 推薦/嚴淑女(兒童文學作家)
書名:《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這一本已經絕版了,可閱讀其他本)
文.圖:艾德華.阿迪卓恩
出版社:米奇巴克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初版一刷
適讀年齡:3-7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讀
zoyo閱讀齡:就在與小提姆差不多的年紀。
延伸閱讀:
左右童書館:《貝雷的新衣》
別低估了孩子。《我什麼都知道》
裝滿「生氣」的身體。《貝拉的生氣天》
存在其實需要運氣。《小房子》
左右童書館:《野獸國》/Wo die wilden Kerle wohnen(德文)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