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2):留下痕跡的動物們

「今天是九日,是登高的日子,天未亮就起床煮飯,吃過飯後穿好草鞋就出發了。破曉時已爬上南邊的分水嶺,旭日剛剛從新高山的側面升起,繞過Yabunaya山的山腰前行,忽然一隻水鹿不知從哪裡奔竄到我們眼前,番人立即舉槍射擊,可惜沒有擊中。」

森丑之助(摘自《生蕃行腳》)

此篇紀錄分兩大部分,前段為「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第二天依時紀錄,後段則寫下此次山中看見的動物。

睜開眼,藍白塑膠布在頂,幾聲清脆的鳥叫聲點醒我在山中的事實,也許是海拔更高,這裡的鳥叫聲沒有昨天達邦那樣驚人的多層次,這裡到底有什麼鳥呢?我好想親眼看到。

三月三十一日,二〇二四,Day 2

紮營的地方有幾株臺灣二葉松 ,長長穗狀的雄花盛開著,一一朝上向小蠟燭似的。辨認「臺灣二葉松」與「臺灣華山松」兩者的不同,得拉下葉子看看它們是兩針一束或是五針一束?另外從樹皮也可以判斷, 臺灣二葉松的樹皮有明顯的縱向深溝裂紋。(上一篇有描述兩樹種

07:30|17度C,起床。

氣象預告全台下雨,甚至預報此山區有暴雨,但明顯的,今天天氣還沒有發暴的跡象 。

昨天又睡不好了,每回上山總是睡得很差,也是因為睡得差而對每次入山印象深刻。(不過上回在白雪村第二晚睡得很好)。Doch睡在我身邊,但我仍有些不安,可能是第一次睡在野外,只有藍白天幕遮著上方,我徹夜輾轉難眠,甚至半夜因為穿羽絨外套睡覺而悶熱醒來,希望我沒有吵到身旁的安大哥。

昨天有好多動物,黃喉貂、山羌、熊鷹、夜鴞(半夜叫)⋯⋯,雖然牠們離我很遠,但還是確確實實地感覺到野生動物的存在,一想到就興奮不已,不知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動物?


▲冠彰好好喔,每次都有準備咖啡,他是咖啡組,我是水果組

早餐得吃得多,我已有經驗,即便是西式早餐的胃,也要為了爬山成為中式早餐的胃,白飯多一點,蔬菜多一點,肉也得吃。在山上,照顧好自己,就是照顧好整個團隊。

10:00|踏查前,安大哥告訴我們,在十二溪那邊的大山,有著安家的獵場。

今日輕裝走,帶著水及乾糧,靠著雙腳到處走走,認識山林,這種深度版戶外教學真好!

一路上可聽到大冠鷲的聲音,以及可愛的白耳畫眉叫聲,我們一直之字路線往上爬,有一種看不到頂端的假象。

10:35|為了鳥大便而停下來休息。

看見一小段藍腹鷴的鳥大便,前端為白色的尿酸鹽,這是鳥類用來排除含氮廢物的形式,可惜這一趟沒有看到藍腹鷴。


▲藍腹鷴的鳥大便


▲一路上都在學習

獵人老師提到,在十一溪有一個獵場叫「水鹿的獸泉」,那裡會出現許多水鹿。或許整個楠溪林道都容易見到水鹿的獸徑,這天,我們就看到脫落的水鹿角數支;也發現了水鹿睡覺的地方,牠們側身、睜眼睡覺,睡過的地方,因為土壓密後特別硬(體重一定很重)。最擔憂的是,看見許多牠們啃咬過樹皮的樹。


▲水鹿脫落的角


▲水鹿睡覺的地方,從地上的泥沙判斷。不是攝影拍歪,是因為坡是歪的。

11:10|看到一棵金毛杜鵑正開著紅花。

「杜鵑」鄒語為「Laksu」(音似:剌夙),加了複數「Lalaksu」(音似:剌剌夙),即為很多杜鵑的地方。(特富野一個地名)

11:20|海拔2052公尺,這裡好多檜木。

我們坐在一棵檜木底下,這棵樹被水鹿、松鼠、飛鼠三種動物蹂躪。水鹿磨樹皮、松鼠咬樹皮。我問起這裡的飛鼠種類和上次在白雪村的一樣嗎?姐夫說,是一樣的。我後來才想起,曾在臺灣博物館拍到白面鼯鼠的標本。


▲我們坐在一棵被水鹿、松鼠、飛鼠三種動物蹂躪啃咬的檜木旁


▲在臺灣博物館的標本,白面鼯鼠

12:00|發現兩堆動物排遺。山羊排遺顆粒大,聚集一大堆,山羌排遺較小顆,沒有山羊數量多。


▲可憐的樹啊,被啃被磨,最後會趨向死亡

12:30|海拔2174公尺。休息一下,吃了安大哥準備的鹹蛋糕與餅乾。這一帶又出現好多樹被水鹿啃掉樹皮,這些樹會慢慢地死亡。小苗長大數量都來不及水鹿咬的數量。


▲發現水源


▲姐夫挖土洞

12:50|找到水源,是從土裡冒出來的水脈。

這地形有凹陷,植物露出根系,好大一個洞,這水源也是動物們喝水的地方,於是,慢慢成了一條獸徑,也可稱之為「野生動物的高速公路」。

如何取水呢?發現泥土潮濕,只要挖一個洞讓水匯集成窪即可。姐夫立即挖土,要讓水慢慢地集合成水窪。另外安大哥取一片樹皮作為導板,將上方的水慢慢引入往下流入洞。


▲動物的高速公路

在不遠處,又發現了獸泉,有更多水冒出來,想起上一回白雪村踏查,在南鞍營地取水時,要用一片樹葉蓋在水面上,防止蟲漂上來。這次,同樣以新鮮的樹葉蓋在水面上,輕舀水,這些水加熱煮沸就可飲用(之前安姊姊還會過濾)。


▲沒想到吧!這樣一小攤水,竟然一直冒出兩大罐的水量。更沒想到,我喝了這些水。(有煮沸)

水的鄒語為「chumu」,很像「怵目」驚心的「怵目」。

這附近發現有些植物樹幹有泥巴痕跡,是山豬的傑作。只有山豬會玩泥巴,牠們滾完泥巴坑後,再去樹幹磨來磨去。我突然想到,原來佩佩豬一家愛玩泥巴坑是真的。

14:30|休息好長時間,男士們大都是五年級生(冠彰沒有),看過電影《大地英豪》或是《荒野大鏢客》,於是攝影師Doch邀請來演一段《大地英豪》藝術季版。人一上山,好像都會變成一個原始可愛的模樣,也像是山上可愛的動物們。

15:00|海拔2250公尺,有點起風。

15:15|海拔2280公尺,來到一片檜木林,看見松、檜木及飛鼠啃咬的森氏杜鵑。我們坐在稜線上休息,地上佈滿了枯針葉,非常柔軟。

16:50|下山回營地,一路下滑,擋都擋不住的陡度。來時是之字上山,現在好像一路往下衝,這讓我的左腳板下差點起水泡,不過因為路面鋪蓋著厚層的針葉落葉,以至於腳板水泡沒有成形,但安大哥說我:「欠磨練」哼!!!

回到營地後,有些累,今晚更早睡覺了,八點多就幾乎要躺平,有點擔心會下雨。因為空氣中的濕度讓人感覺不太妙,網路傳來平地下大雨的新聞,雖然在山上的我們已安然度過兩天,但仍希望幸運找上我們,明日可順利過關。感謝土地神讓我們平安兩日。


▲一路下滑

======================

動物

出發前,夥伴們就告知,會有機會遇到許多野生動物,還真如此,這裡紀錄此次入山,看見的動物。


▲黃喉貂

黃喉貂

第一天一入楠溪林道,就看到三隻黃喉貂橫衝直撞的,小貨車的聲音過大,以致於牠們快馬加鞭地衝向山壁。由於跑得過快,無法仔細看清楚牠們的模樣。我上網搜尋圖片仔細看,黃喉貂頭部以下喉嚨處為金黃色毛色,長長黑尾巴,動作敏捷,表情呆萌,但事實上黃喉貂可是兇猛,上一次往白雪村時,看見一隻剛死亡沒多久的山羌,獵人判斷就是黃喉貂咬傷致死的,所以牠們又名「羌仔虎」。我試著想像這樣的動物,外表可愛萌呆,其實是個無情忍者,快速移動、殺傷力極強。

黃喉貂大約生活在海拔300-3900公尺,兩~三隻共同活動,這次看見三隻出沒在塔塔加,這一大山區應該都是牠們穿梭其中的生活領域。

參考影片:

【動物生態】山中精靈黃喉貂|很萌也很殺的山羌獵食者 (我們的島 1145集 2022-02-28)  


▲在臺灣博物館的標本

白耳畫眉

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棲息中海拔1000公尺~ 2400公尺之間的針闊葉混合林。從鳥喙處到眼睛、耳後,有一條白色帶,腹為橙色,長尾。每回尋著【台18號】公路上山,一聽到「米酒/一瓶米酒」叫聲,就知道阿里山快到了。

山羌

是台灣最小的鹿科動物,叫聲響亮,被獵人老師形容是國罵的叫聲,不管是淺山或是中高海拔山區,都可以聽到山羌的叫聲。這些年知道日本千葉縣因為觀光園區山羌外逃,使得外來種山羌成長快速,造成日本農業損傷(山羌啃食菜類、果樹等農作物),這樣的壞形象甚至讓民眾無法喜歡牠們的叫聲。即便我們覺得可愛的本土種,到了外地造成當地生態圈失衡,都會是一種生態負擔,都會成為討厭鬼。


▲樹上虎頭蜂窩被蜂鷹吃了一個洞了

蜂鷹/東風蜂鷹/鳳頭蜂鷹

蜂鷹嗜食虎頭翁幼蟲,由於臉部的羽毛細密如鱗,虎頭翁螫針不易穿透,又因為頭小頸長,容易鑽入蜂窩覓食,所以會主動攻擊蜂窩,吃掉蜜蜂寶寶。另提,虎頭蜂是沒有蜂蜜的,蜂鷹鑽入虎頭蜂窩是吃幼蟲及蜂蛹,而非蜂蜜。


▲山壁上有兩隻長鬃山羊


▲這只是死的

長鬃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 )

長鬃山羊為台灣特有種,草食性,早晨、黃昏為覓食時間點,此行共看見三隻長鬃山羊?另有一隻已死在路邊,長鬃山羊看見人類時,會快速地跑離。我們常常在山上看見山羊與山羌的排遺,兩者很相像,若以大小顆粒來分辨,較大的是山羊的。山羊排遺會聚堆好多好多粒,真不知為何可以便便這麼多?


▲中間靠右邊的是山羊糞便,少量顆粒小的則是山羌的。

臺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

水鹿為臺灣體型最大的草食動物,由英國博物學家斯文豪發現命名的。


▲在臺灣博物館的標本

一路上都可發現水鹿的排遺及食痕,牠們似乎什麼都愛吃,連多刺的植物也不怕。這些年,水鹿數量增多造成植物的威脅增高,因為水鹿會啃磨樹皮,我們沿途看見多種樹種,包含紅檜、杉樹等,很多都被水鹿剝了皮,由於水鹿幾乎是沒有天敵,牠繁殖的速度並沒有受到干擾,山林中的植被、小苗被水鹿大量咬食,啃食殆盡下,我們的生態似乎也面臨危機,嚴重危害到森林。


▲被水鹿啃咬


▲又是水鹿磨掉的樹皮

獵人老師教我們判別:水鹿啃樹皮不會啃到根部,山羌則會啃根部。

水鹿睡覺及休息的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痕跡,有時僅是短暫休息,有的則選擇好的窩處打算睡覺,只要牠臥躺過的地面都會比較堅硬。水鹿和山羌、山羊都是不閉眼睡覺的。這三者寶寶都是在斷奶後,就獨立離開媽媽。


曾文水庫的山豬

台灣野豬/山豬(Sus scrofa taivanus)

斯文豪採集,並於1863年發表的物種。山豬喜歡翻土找食物,喜歡吃植物根莖部,也會挖土裡的蚯蚓享用。生性喜歡滾泥巴坑,泥浴後又到樹幹上摩擦,這也是獵人老師說的,透過泥巴痕跡可知附近有水源。

灰喉山椒鳥

返家最後一天,在樹林間,有紅色的鳥穿梭著,原來是雄性的灰喉山椒鳥,這種鳥在我海拔65公尺的家也曾看過。

 

參考資料:

1.《生番行腳》 

2.《以阿里山之名植物圖鑑》

3.《發現臺灣》(台灣博物館出版)

風從河谷吹上來

【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1):山裡的植物

【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2):留下痕跡的動物們

【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3):向獵人學習

更多「2024獵人帶路II」,Link

延伸閱讀:

【2024獵人帶路Ⅱ】(1)林鐵霞山線/南鞍營地 

【2024獵人帶路Ⅱ】(2)水鹿之路/白雪村 

【2024獵人帶路Ⅱ】(3)從白雪村返回起點特富野 

旅程中的動物們:黑尾鷗、羊駝、黃牛 

曾文水庫搭遊艇:山豬島的山豬不懷好意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