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分離,處理情緒的繪本
死亡議題一直都是難以啟口的話題,比起與青春期的孩子談性教育更難以進入,那是因為有些成人自身都尚未具備冷靜面對生死分離的能力,成人若要直接與孩子談論此議題略顯沉重,透過繪本故事的陳述,可以以較柔和漸進的方式引導孩子慢慢進入情境,並對照自身經驗或對未來情境做心理準備,說者也可以在說故事當中自我安頓與學習。死亡議題繪本圖書很多,以下整理四本以分析如何面對分離、處理情緒的方式為主。
《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這本書用反向手法來談論生死,以一種離去的人的角度,反過來安慰在世傷心的人,這像是在傳達雖然家人已離去,但內心仍有我們,他不會拋下家人。書中離去的爺爺以穩定的口吻安慰小孫子,他說:「你可以哭,因為這本來就是很難過悲傷的事情」,爺爺要孫子正視自己的情緒,不要壓抑;爺爺又說喜歡帶著微笑的小孫子,似乎在告訴小孫子自己是帶著幸福的回憶離去的,這些回憶可以撫平彼此的憂愁;小孫子就算是愛哭鬼也沒關係,因為愛哭鬼懂得體諒別人的悲傷。爺爺甚至要小孫子忘了他也好,時間會讓人慢慢遺忘。這是多麼疼孫的爺爺啊!
《獾的禮物》故事中博學的老者-獾,並不怕死,因為他曉得,「死亡」只是離開自己的身體。獾平靜看待自己虛弱身體的盡頭,心裡卻擔憂著朋友無法接受,他希望朋友能夠接受他僅是走向長隧道的另外一端,因為這樣他才能真正解脫、獲得自由。以「換個地方」解讀死亡或許可以讓還在的人稍微釋懷,解除憂傷。故事中也傳達著死去的人不是真正的離開,因為他留給我們的回憶會留在彼此的腦海裡,那是一份帶不走的禮物。
《爸爸的圍巾》中說著,媽媽把一條爸爸的綠色圍巾圍在小男孩身上,他很高興媽媽和同學說:「好適合你喔!」圍上爸爸的圍巾,小男孩心裡碰碰跳,覺得自己不太一樣;遇上黑狗時,他更勇敢了;在學校裡,他有更多的朋友,玩遊戲時也跑得更快了⋯⋯。這些都是因為有爸爸的圍巾保護著他。
「以物增添力量」過渡失去父親的調適期,也許這圍巾上有父親的味道,圍著它宛如父親還守護著他。慢慢的,孩子充滿能量,即便圍巾飛走了,都能勇敢自主,圍巾的遠離代表著孩子已度過悲傷期,調適好而再度出發。
《收藏天空的記憶》這本書為一短篇圖書,從母親罹癌、接近死亡到離去後,小女孩面對沒有母親的房間時,獨自走出悲傷的故事。作者不刻意營造死亡的恐懼氣氛,而是用「收藏天空」的方式當作故事主軸,用一次又一次收集到的天空,紀錄故事中母親一點一滴的離去。女孩和媽媽相約好,只要想拍下天空畫面當作紀念,就互相捏一捏對方的小手,然後一起拍下天空的景象。當她們開始這計畫的隔天,媽媽發現她罹癌。僅是短短的八、九個月,故事中的媽媽就已離開人世,這期間她們拍了幾張天空的照片,每拍一張,媽媽的身體的狀況每況愈下。媽媽最後離開了,也許就像是天空永不停置在某一時刻,但因為透過收藏,好像留下了當下的天色與氣氛,細細想來,故事中的女孩似乎也間接留下了當時和媽媽對話的溫度以及母親淡然的身影,收集天空就這樣成了情感療傷的路徑,寬闊的天空是女孩思念母親的依靠。
※本文發表於親子天下「閱讀頻道網站」【Selena的讀寫日記】。
延伸閱讀:
這本幼童也很喜歡:上天堂這件事還真有想像空間。《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孩子,拋開對死亡的害怕
我們曾經都怕黑。《嗨!黑漆漆》
孩子怕怕:怕怪、怕黑、怕鬼鬼
[蝸牛]的故事阿公費盡心機才完成的文章不知飛到那個星球去了,自從這事件發生後我就 懶得再動手.剛才又看到(面對死亡分離)的故事我兴趣又回來了,但很可惜我要上市場了,這個時間點也可能是妳(你)們回高雄的途中.見面再敘~~~.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