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無支配】茶山部落採收五節芒|烤肉開趴|茶山大橋下的肢體即興創作
是一個巧妙的機緣,日前寫訊息邀請茶山獵人巴蘇雅,作為小事報暑假營隊的講師時,我順口問了巴蘇雅,最近有沒有缺人手?沒想到他說:「有耶,我正需要有人幫忙採五節芒。」就這樣,我為Doch的無支配課程找到一門課,讓這些學生進入茶山部落,而這也是三年以來,無支配的學生進入部落,是多麽幸運的事啊!
▲【台3線】上的「西興觀景台」
三月二十九日,二〇二五
從南藝大走【台3線】接往曾文水庫,直到嘉義大埔鄉大埔橋,再轉入【嘉129縣道】進入茶山部落。茶山部落是鄒族、布農族與漢族共處交集的地方,我還記得第一次到茶山拜訪巴蘇雅時,一時找不到巴蘇雅的家,隨意問了人,「請問,巴蘇雅的家要怎麼去?」當下鄒族朋友反問:「哪一個巴蘇雅?」後來才知道,名叫「巴蘇雅」的人很多。
▲2023.09.01,黑白小時候
▲2025.03.29,經過一年半的黑白
巴蘇雅養的黑白狗長大了,當時牠還是個小可愛狗,但幾年不見,就充氣球到你認不出來。「小黑白」怎麼變成「大黑白」了?!而且變成一個機靈的前導狗,我們要去哪,牠就跑在最前面。
不浪費時間,十點抵達茶山就跳上巴蘇雅的貨車,到靠近溪邊的山坡地,有一處長滿了五節芒。先前小事報的報衝小組已曾在達邦助收五節芒,這次特地調來幾位小事報有經驗的夥伴,讓青澀無經驗的大學生可以一起學習。
▲鴻易經驗十足!從衣服就可以知道了
五節芒,禾本科,一般稱為芒草,生長快速,可生長在貧脊的土地,是一種先驅植物。葉緣有鋸狀小齒,容易割傷皮膚。為何稱「五節」芒?主要是因為花期大概在五月節前後(農曆五日節,端午節),所以也稱為「午節芒」。
巴蘇雅老師為何要採收五節芒?那用來做什麼?
就如我們先前到達邦助收五節芒一樣,這初老現象的五節芒,不青澀且部分枯黃正是獵人老師想要的,割採初老的五節芒,集結大量就可以鋪蓋在傳統屋、涼亭屋頂,達邦安孝明老師鋪五節芒在傳統屋,巴蘇雅則是為涼亭換屋頂。
採集的方法是用彎刀將莖部砍下,以葉為齊,疊放約莫十來株再綑綁。工作線分三,持鐮刀、獵刀者砍採;有人從林中拖搬出來;最後有人用葛藤最為繩綑綁十來束為一捆。
▲巴蘇雅正在剝開葛藤
葛藤
分布在台灣1500公尺以下山區,我們採五節芒的地方就出現了葛藤,它們大都攀附在植物上,屬藤本植物。藤蔓可以成為天然的繩索,所以人老師才用來綑綁五節芒。2021年來採集「松鼠的尾巴」展覽素材時,巴蘇雅也要我們抓著葛藤盪來盪去,像是森林裡的泰山。
大夥兒戴起手套分工進行,行前通知時,特地要大家留意別穿短袖,因為五節芒會採收的只有兩車的數量,實在是助益不足。如果能夠累積三車量是更好的。大夥兒沒有工作徹底,就迎來一烤肉大餐。
事先請好友冠彰協助購買肉品,他幫我們從嘉義的傳統市場帶來肉、香腸及國際肉粽,我們也帶來了六甲豆菜麵、玉井青果市場買的芭樂與番茄。還有巴蘇雅準備的草茶、媽媽準備的樹豆豬腳湯,這些好菜實在樂壞了年輕人。我笑說,我們這公司活動辦得好,少錢繳費就能吃大餐。
午後最後一堂課,是無支配三代固定的行程,在戶外活動過後,找尋適當場所進行肢體即興創作。巴蘇雅帶大家到河邊,位置就在藍色的「茶山大橋」下,無君們在曾文溪的河灘地進行表演。
還是三月天,天氣不冷不熱,但年輕人仍然忍不住溪水的誘惑,脫了鞋想泡泡水,了解水性的巴蘇雅比畫出一區,告訴我們只能在這區域內活動,雖然水流看起來平穩,還是得小心。
巴蘇雅動作敏捷,一下子就走入水中、躍上大石頭,他找到了年輕人表演的舞台。接著,他們要魚貫而行,習慣平地行走的菜鳥們東倒西歪的,試圖建立平衡感,「沒見過世面」的白皙雙腳,一步一步地走向水中大石頭。巴蘇雅就在一旁指引踩點,要這些年輕人走過來,還真是花了一些時間。
午後三點過後,我們離開了茶山部落,幸福飽滿地沿路回嘉南平原。謝謝幽默風趣的巴蘇雅老師為年輕人上了一堂課,又熱情招待我們,希望下回我們來可以協助更多事情,絕對不能只是享受開趴的歡樂感啊。
【2025無支配】跟著楊宏裕老師走水圳之路|曾文溪中下游水之線
【2025無支配】龍麟山步道|王爺崙山|石松子山:山上的肢體即興+玉井買水果果乾
【2024無支配】拔林ê波市集/影像展/歌唱表演/種書店一歲生日宴
更多「Isonomia無支配」課程,Link!
延伸閱讀: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