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淡水廟宇群:福佑宮、清水巖、龍山寺

你若搜尋「淡水老街 廟」,會發現出現相當多的廟宇資訊,想像一下!在清法戰爭期間,滬尾居民一定忐忑不安,到廟裡持香祈福,祈求各方神明讓法軍節節敗退肯定是常有的事。一八八四年十月初的「滬尾戰役」,清軍在短時間內擊敗法軍,滬尾老街上的廟宇都流傳著神蹟,我想走的就是這幾座廟,分別是主祀媽祖的福佑宮、主祀清水祖師的清水巖以及主祀觀世音菩薩的龍山寺,它們都有光緒帝賜予的匾額,甚至清水寺還有面牆的石雕,刻著清法戰爭圖。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紀錄著:

1884年10月8日 淡水

法艦仍然濫射,海關助理官舍圍牆、牧師家、得忌利士洋行、偕醫館、買辦阿生(Assoon)店鋪,或多或少受到損害。滬尾街一座廟被擊中,磚牆飛出,砸碎一個可憐老婦的腳踝,幸好金龜子的看護兵照顧她。(p.052)

這麼多廟,還真不知道是哪一座廟被擊中,但可以想像當時戰爭的激烈,已經打到人民生活中心。


▲結果福佑宮正在修復中

一月二十三日,二〇二五,Day 1

淡水媽福佑宮:「翌天昭佑」匾額

第一個想參觀的地方肯定就是福佑宮!怎麼說呢?我就是在閱讀台灣文學作家葉石濤〈福祐宮燒香記〉一文,萌生了解清法戰爭始末。

〈福祐宮燒香記〉的故事背景就在1885年,守備大人的千金麗花姑娘要到福祐宮燒香拜拜,坐轎路上遇上西仔兵轟擊淡水,以及阿火招兵迎擊。書裡提到,當麗花姑娘躲到廟裡去,就看到「翼天昭佑」的匾額題字,在這裡遇上法國人,與法國軍官皮耶爾‧羅蒂及通譯有了對話。

葉老文中有些字樣稍加改變,例如福佑宮改成福「祐」宮,「翼天昭佑」匾額的「翼」也與實際的「翌天昭佑」不同,最不同的是戰爭中,姑娘看到此匾額是不合理的,實際上是戰爭過後兩年,因為相傳媽祖顯靈助陣,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福佑宮才獲頒「翌天昭佑」匾額。


▲臨時拜拜的神明桌

我想去看的便是「翌天昭佑」匾額,結果竟然遇上廟方古蹟修復,正殿完全封起來,看不到「翌天昭佑」匾額。雖是如此,我看到臨時的參拜廳仍有信徒出入,我也在這舉手參拜。福佑宮官網說到,清朝乾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創建的福佑宮是淡水最早草創的廟宇,主要祭拜媽祖。

淡水清水巖:「功資拯濟」匾額+清法戰爭石雕壁飾

清水巖主祀清水祖師,清法戰爭時,淡水人將清水祖師佛像請到戰場祈福,滬尾戰役獲勝後,同樣也受到光緒皇帝賜「功資拯濟」匾額。從廟方一石雕壁飾來看,一邊法軍還刻上孤拔,另一邊是清軍,也刻上李鴻章,在清軍上方有清水祖師。可惜壁飾前方堆放太多餅乾紙箱,擋住了下方壁飾,讓參觀者無法盡興地觀看。

清法戰爭期間,清水祖師佛像都是奉祀於民宅,一直到日治時期1937年清水巖才建廟,而且是皇民化時期,這一點是比較奇怪的。

這天前往清水巖時已經接近關廟門的時間,走在一旁有坡度階梯的重建街特別有氣氛,尤其是許順記金紙店,在廟宇旁的金紙店也是個老屋代表。

淡水龍山寺:「慈航普渡」

一直到關廟門前十五分鐘,我們才趕上參觀這座非常重視燈光設計的廟宇,這完全就是像是一個展場似的,當我們向廟方工作人員表達喜歡這裡的燈光設計時,他們也很自信,告訴我們是特別找人設計的。

這座在菜市場旁的廟宇,也有一座光緒皇帝賜與的「慈航普渡」匾額,同樣也是神明顯神威助戰的廟宇。在《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一書中,茶商陶德寫著:

1885年2月14日~21日 

2月15日是中國農曆年,但除夕、新年、年初二皆顯得冷冷清清,沒有過年爆竹聲相伴,想必因戰爭關係,不許百姓放鞭炮所致。許多住在滬尾菜市場(今中正路8巷與清水街前段)的窮人,因封港關係,無法出海捕魚或當搬運裝船苦力,收入頓時無著。(p.097)

我們也在農曆年前走過這條菜市場路,進入龍山寺,似乎2025年與1885年無形中交集了。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走一段歷史 

新北淡水「Somni coffee」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淡水碼頭|馬偕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 

【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淡水廟宇群:福佑宮、清水巖、龍山寺

更多【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Link

延伸閱讀:

從北海岸到西岸:基隆、野柳到淡水(9.11ys) 

基隆港邊/和平島天后宮 

【2023暑浪漁港】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六館街尾洋式店屋、郭怡美書店咖啡館 

苗栗後龍慈雲宮:廟前美食止飢、擲筊少年 

【寫生】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親子市場+明日咖啡館(15.1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